因為黃疸、生病等緣故,新出生的寶寶不得不住院了!媽媽除了無盡的擔心和牽掛外,還可以幫寶寶做點什么呢?無疑是保持泌乳,為孩子保住口糧!我們在微博發(fā)起討論,看媽媽們都是如何保持泌乳的,同時也請資深哺乳指導們來點評一下!
@sssssddddd2261019:定時定量擠奶,多看寶寶照片,心里想寶寶幫助泌乳。
@橙橙小仙女:3小時吸奶一次,晚上也吸,停奶一星期就是這么做的,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到23個月。
@一匹小馬的大馬:吸出來放儲奶袋里冷凍。
@我是三寶你是誰:吸奶器吸奶!寶寶爸爸送奶!每天早上和下午送兩次。
@橙小橙子yc:出生第七天因黃疸住院照藍光,鬧鐘3小時一次,吸奶送醫(yī)院,每天看著寶寶照片流眼淚,身心的煎熬?。?/p>
周欣欣(IBCLC,大本營武漢地區(qū)認證講師,資深哺乳指導)——
需要注意三點:第一,擠奶或吸奶開始得越早越好;第二,頻率2小時一次比較好;第三,媽媽要知道,按時擠奶吸奶,這是可以幫助到寶寶的;第四,擠奶吸奶方法要正確。
使用手擠奶或者吸奶器,來保持泌乳,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建議媽媽以2小時,最長不要超過3小時一次的頻率擠奶或吸奶,每個乳房10分鐘。
自己手擠奶或吸奶的新媽媽往往很容易出現(xiàn)乳房問題。不擅長操作,加上心情、壓力等因素,都讓這些媽媽成為乳房問題的高發(fā)群體。
images/BZ_16_1008_1665_2309_1731.pngimages/BZ_16_1008_1727_2309_2124.png
images/BZ_16_1008_2185_2309_2251.pngimages/BZ_16_1008_2247_2309_2582.png
images/BZ_16_1008_2646_2309_2712.pngimages/BZ_16_1008_2708_2309_2898.png
盡早開始擠奶吸奶,不管是手擠奶還是吸奶器,都需要注意正確的擠奶吸奶,吸奶器還需要注意選購合適大小尺寸的吸奶器。
寶寶終于回來了!可是新媽媽往往會發(fā)現(xiàn),寶寶不太會吃奶!或者寶寶壓根不愿意媽媽抱著親喂!又或者媽媽發(fā)現(xiàn)寶寶一次能吃120,我少得可憐的奶……
images/BZ_17_172_868_1264_1698.png
images/BZ_17_172_1759_1264_2263.png
做好肌膚接觸,溫柔地讓寶寶開始吃奶。正確的瓶喂和銜乳可以幫助媽媽避免出現(xiàn)乳頭疼痛。
幾天,甚至幾十天的吸奶擠奶太需要媽媽的堅持了!我們在微博收到眾多媽媽的正能量,一起來看看堅持下來的媽媽吧,如果你也在進行中,要相信你也能!
@小狼郡主:我女兒就是這樣啊,一直吸奶就不會回奶。后來我爸爸生病了需要我回家鄉(xiāng)照顧,我在女兒2個月離開廣州,每天擠奶1公斤冷凍,每十天求機場的好心人幫我?guī)Щ貋?,一直到半歲。不過遺憾的是女兒已經(jīng)不認乳頭了……于是一直擠奶喂到1歲4個月斷奶。完全不會有什么奶不夠的情況。母乳喂養(yǎng),只要你想。
@墨媽幫幫團:2012年10月墨小寶4個月,爸爸車禍住院我去外地陪了10天,每天每隔4個小時左右要用吸奶器擠一次奶,印象深刻的是每天晚上睡在空蕩蕩的走廊上,半夜睡眼朦朧地靠在衛(wèi)生間里噗唧噗唧地擠啊擠啊。10天后回到家本來乳頭混淆的墨小寶居然可以讓我親喂了,吸了幾口奶之后抬頭看我哇哇大哭。
@恒寶他爸de艷妹妹:兩三個小時吸一次,10個月前沒喝過奶粉,出生肺部感染住院16天,出院就親喂。每天能擠1公斤左右冷凍,但是奶水太多,一直沒喝凍奶,都送給沒奶的娃了!還有一部分浪費了。
@陳貝貝BeibeiChen:當時還沒出院,Ethan就因為溶血黃疸被推去照藍光,每2小時推回病房讓我喂奶,結果第一次時不成功,只好給喂了液體奶。后來護士給了醫(yī)用吸奶器,累死累活才吸出5ml的初乳,大半夜一個人在病房哭,護士過來安慰說這5ml的初乳相當于30ml液體奶了,然后開始2小時吸一次送護士站。之后一直母乳至今。
@Jarlay121:剛生完兩個禮拜都是用手擠,乳房上的淤青到現(xiàn)在還沒退,量多了以后才開始用吸奶器。寶寶在NICU和GCU的50天,我在家一天7次,不分晝夜,晚上也開了鬧鐘起來擠,然后每天去醫(yī)院看她,把冷凍的一包包帶過去。出院接回來后順利全母乳喂養(yǎng),這份堅持讓我超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