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diào)指出,要抓好任務統(tǒng)籌,精準推進落實,加強調(diào)查研究,堅持問題導向,畫好工筆畫,提出的改革舉措要直擊問題要害,實現(xiàn)精確改革。用畫好工筆畫比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落實,通俗易懂、形象生動,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體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一貫強調(diào)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為我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樹立了典范。
工筆畫是以嚴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xiàn)方式,其特點是工整、精細、逼真;畫好工筆畫,需要用筆精準、嚴密細致、執(zhí)著耐心。其實,豈止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畫好工筆畫,做好任何工作,成就任何事業(yè),都需要畫工筆畫的精準、細致和耐心。凡事只有成竹在胸、直擊問題要害,用好科學的方法,用心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把工作做好、做成。畫好工筆畫、當好“施工隊長”,應成為每一個黨員干部的基本功。
精準施策是成事的前提。相對中國畫中的大寫意,工筆畫對用筆的要求更高,該從哪兒起筆、落筆以及線條走向,都必須精準對路,不能有絲毫閃失。任何工作都要堅持底線思維,摸清底數(shù)、分類施策,精當準確、有的放矢。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深入人民群眾、深入基層一線,更直接、更準確感受問題,更詳細、更透徹了解情況,在此基礎上制定解決問題的辦法和路徑,做到精準施策、實招更實。這些年,脫貧攻堅工作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其中一條重要經(jīng)驗,就是摸清貧困對象“家底”、找到致貧“窮根”、瞄準發(fā)展“靶向”,滴管到戶、靶向發(fā)力,“真扶貧、扶真貧”。這也從一個側(cè)面折射出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對成就事業(y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嚴謹細致是成事的關鍵。工筆畫貴在工整、細膩、逼真,這就要在用筆和布局上認真、嚴謹、細致。世間事,做于細、成于嚴,再好的想法、再偉大的藍圖,在推進過程中如果粗枝大葉、馬馬虎虎,每個節(jié)點都落實不到位,就會成為一張“空頭支票”,或者會半途而廢。當前,我們的改革發(fā)展正處在克難攻堅、闖關奪隘的重要階段,每名黨員干部都承擔著神圣而艱巨的重任。完成肩負的使命,需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和追求卓越的標準,從自身崗位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把嚴謹細致體現(xiàn)在自己經(jīng)手和處理的每一項工作中,按規(guī)矩和規(guī)律辦事,少一些大而化之,多一些腳踏實地,把最簡單、最平凡、最普通的事做好、做出成績、做出精彩。
執(zhí)著耐心是成事的保證。一幅完整精美的工筆畫,需要心無旁騖、專心致志,一筆一筆地描繪,一筆一筆勾勒,不能急躁、不得浮躁。人若無恒,萬事不成?!坝賱t不達”的道理告訴我們,無論是制定政策措施,還是推動工作落實,一味求快和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注定會留下粗糙、浮躁的弊端。為此,既要不等不靠、分秒必爭,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又要有釘釘子的精神,有一張藍圖干到底的恒心,明確目標任務、設置工作標準,劃定責任主體、規(guī)定完成時限,一項一項細分解、一件一件抓落實,一鼓作氣、一干到底,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只有持之以恒者,才能義無反顧,不達目標不罷休,邁著堅定不移的步伐,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
畫好工筆畫,既是一種工作作風,更是一種能力。只有加強學習修養(yǎng),注重實踐鍛煉,砥礪意志品格,才會有畫好工筆畫的自覺和本領。一方面,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高運用科學理論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到重大斗爭中去真刀真槍干,尤其要把調(diào)查研究作為基本功,在總結(jié)實踐經(jīng)驗中升華規(guī)律性認識,在集中群眾智慧中完善解決問題、推進工作的思路辦法,切實把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工作做實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