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對2019年高考復習備考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作文題型展示上,《考試說明》提供的仍是2017年和2018年全國卷6套高考作文題目,沒有新變化,這說明2019年高考作文題型、命題立意大方向不會變。
個人預測,2019年全國卷高考作文大概率沿續(xù)2017年、2018年命題方向,主題集中為“時代與青年,責任與擔當,奮斗與追夢”;關鍵詞有“改革開放、社會發(fā)展,新時代、新科技,愛國、青春、擔當、奮斗”;題型是“復合材料+任務驅(qū)動型”作文;題目形式是給出一組復合材料,以某一話題為切入點,給出一定的提示語和情境,要求考生完成某一寫作任務。
題目中給出的復合材料可能會涉及以下五個方面內(nèi)容:一是社會政治熱點,重點關注改革開放40周年、建國70周年、2019年全國“兩會”、2020年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發(fā)展目標等。二是科技領域的新成果,如第一艘國產(chǎn)航母開始海上航行測試,標志了中國海軍離“雙航母”時代又近了一步;華為5G走向世界,獨領風騷;港澳珠大橋建成通車;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成功實現(xiàn)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等。三是社會民生熱點,如環(huán)境與保護、民主與法治、文明與素養(yǎng)等。四是社會先進人物典型,如2018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科技領域作出巨大貢獻的先進人物、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等。五是名人名言,根據(jù)寫作主題需要來選取,包括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的金句等。
一、高考作文命題的時代背景
自2017年以來,全國卷作文題目提供的材料開始與社會發(fā)展和時代進步緊密關聯(lián),這是有時代原因的。
一是宏大時代背景下的歷史必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科技領域均取得巨大成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考作文題也會提升到國家層面,高屋建瓴,立意高遠,引導考生更多地從“青年與時代”這一大方向立意、探索與思考。
二是堅持立德樹人的命題導向。教育部考試中心將2018年高考命題定調(diào)為:立德樹人“一堂課”,服務選才“一把尺”,引導教學“一面旗”。這一命題基調(diào)在2019年不會減弱,只會加強。立德樹人“一堂課”在高考作文中表現(xiàn)得最為生動具體。通過作文題,考查考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考生從“小我”走向“大我”,把個人置于時代的大背景下,樹立家國情懷。高考是為國家選才,“少年強則國強”,通過高考作文來引導青年學生勇于承擔歷史使命,共筑“中國夢”??梢哉f,“堅持立德樹人”,高考作文就是一堂思想道德、理想信念修養(yǎng)課。
三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需求?!爸袊鴮W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標的“源頭”、中高考評價的“風向標”。高考各學科都在不斷強調(diào)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爸袊鴮W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xiàn)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六大素養(yǎng),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其中“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等要點已然成為高考作文命題的核心要素。
四是教育部考試中心的觀點指向。2018年12月25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在《中國教育報》上發(fā)表了署名文章《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深化高考內(nèi)容改革》,文中指出2019年新高考命題要重抓核心價值、學科素養(yǎng)、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等四個方面,強調(diào)“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yǎng)、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奮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這一點可以說是高考作文命題“立德樹人”的大方向。實際上,很多省份和地區(qū)的作文備考訓練已經(jīng)走在路上,“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改革創(chuàng)新、奮斗精神”等方面的模擬考題訓練已成熱點和主流。
二、應對小策略
1.審題要過三關
一是找出材料之間的有機關聯(lián),是從什么層面、什么角度來談什么話題的——復合材料雖然形式上有一些“散”,但必定有一根紅線貫串其中;二是找出寫作任務,注意寫作語境和寫作身份,如2017年全國Ⅰ卷是向外國留學生介紹中國的角度,2018年是給未來18歲的青年寫時光“漂流瓶”;三是找出題目中的引導語和關鍵詞句,如2018年全國Ⅰ卷新時代追夢、圓夢的寫作主題指向十分明確。
2.正確處理題目中的材料
題目中的材料要適當引用,在文中得到體現(xiàn),如果全文對材料內(nèi)容一字不提,就偏離了任務驅(qū)動的本意,不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引用時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不能全篇論述的都是題目中的材料,而要由題目材料以點帶面,深入挖掘、拓展,引出同類事例,使作文內(nèi)容豐富充實。
3.要有寫作身份意識
寫作身份意識表現(xiàn)為兩點:一是題目中有沒有要求考生以什么樣的身份來作文,如果有,這種身份就決定作文一定要有“我”與“寫作對象”之間的外在語言表現(xiàn),決定著“說什么”和“怎么說”的問題;二是要有“我”的身份意識,“我”是求知路上的學生,是奮進的中國青年,在作文中不能只是以第三人稱對社會現(xiàn)象作評論,還要主動融入時代和社會,在“時代與青年,責任與擔當,奮斗與追夢”這一話題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做法。如2018年全國Ⅰ卷,如果只是表面上寫自己與新世紀共同成長時經(jīng)歷過的事情,就沒有扣住主題要求,作文重點不是讓考生告訴未來青年你經(jīng)歷過什么,而是要借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來表達自己的成長體驗,把自己怎樣面對青春、面對時代的精神態(tài)度告訴下一代青年人。
4.就“青年與時代”話題,整理一段實用的話語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廣大青年應該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關注時代、關注社會,熱愛祖國、建設祖國,把個人的成長與社會和國家的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積極投身到時代建設的洪流中去,這是考生作文中要展示的重要內(nèi)容。考生平時可以多閱讀一些時評文章,在“時代與青年,責任與擔當,奮斗與追夢”這一主題的指引下積累寫作素材,然后整理出一段話,背下來,作為考場作文的“靈丹妙藥”。
5.擬好標題
考生可以參照一些時評文章的標題,如“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立鴻鵠志,做奮斗者”“讓青春色彩在接力奮斗中更加絢爛”“青春屬于奮斗者”“奮斗,青春的底色”“在激情奮斗中綻放青春的光芒”“青春的模樣,當以奮斗姿態(tài)呈現(xiàn)”“青年向上,時代向前”等,這些評論文章的標題十分醒目,很值得學習和借鑒。高考作文中引用標題并不算抄襲。
6.積累寫作素材
關注社會事件,關注時代人物,積累鮮活的寫作素材。素材有兩類:一是時事新聞,一是時評文。考生要特別關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主流媒體的時評文,其中好的語句可以背下來。好馬配好鞍,好作文要有好素材,要想作文出彩,不能在故紙堆里做文章,要多引用時下社會發(fā)生的新鮮事例,多給作文注入時代的“源頭活水”。建議考生準備一兩本寫作素材書籍在手邊參考,有一本素材摘抄本隨時翻閱。
7.其他細節(jié)
注意書寫工整,卷面清晰,書寫也是分數(shù),好的書寫還能在無形中加分。衡水中學學生手寫英語體接近印刷體,讓老外都吃驚;中文是我們的母語,漢字書寫更應該做到工整??忌€要熟悉一種自己喜歡的寫作模式,練就快速構(gòu)思、快速成文的技巧,注重文段分解,盡量做到除了首段之外,中間三到五段,讓文段的字數(shù)均衡分布,疏密有致,在可行的情況下,還要寫好段首主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