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雋
一步之遙,百威英博亞太上市計劃擱淺了。
7月13日,百威英博亞太的母公司百威英博發(fā)表公告稱,已決定不再推進百威英博亞太在中國香港的IPO計劃。消息公布后,百威英博這家號稱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股價應聲跳水,7分鐘內下跌近3%,此后雖有回升,最終收跌3.03%。
如果上市成功,百威英博亞太將成為2019年全球最大的IPO,也會成為僅次于阿里巴巴在香港IPO后的特大型項目,為什么會戛然而止呢?
“針對當前市場狀況,公司沒有再推進此項交易,公司將密切關注市場狀況,并基于嚴格的財務紀律持續(xù)評估各種選擇,以提高股東價值、優(yōu)化業(yè)務并推動長期增長。圍繞百威英博亞太在香港上市的定價問題,公司與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未能達成共識?!卑偻⒉┰诠嬷斜硎尽?/p>
此前,百威英博亞太上市計劃被資本市場譽為“啤酒界的阿里巴巴要上市了”,引起市場轟動。作為當今啤酒界的“巨無霸”,百威英博旗下啤酒品牌眾多,包括全球品牌百威、科羅娜、福佳等,地區(qū)性品牌凱獅、哈爾濱啤酒等。
百威英博亞太公司是百威英博的亞太區(qū)公司,截至3月31日,百威英博亞太的業(yè)務主要由位于中國、澳大利亞、韓國、印度及越南的62家釀酒廠(包括一家蘋果酒廠)及73個經銷中心組成。
百威英博亞太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2018年,該公司收入分別為77.90億美元、84.59億美元,毛利率分別為55.7%、55.2%,凈利潤分別為10.77億美元、14.09億美元。百威英博亞太全球公開發(fā)售約16.27億股,其中包括國際發(fā)售15.45億股股份、香港地區(qū)公開發(fā)售0.81億股股份,報價每股40至47港元之間。
按照原定計劃,7月5日起,百威英博亞太正式招股,截止時間為7月11日。若按招股價上限計算,百威英博亞太IPO最多可募集764.47億港元。業(yè)內人士測算,如果百威英博亞太上市,市值將介于4239億港元至4981億港元之間。若成功上市,這家公司有望成為2019年以來全球最大的IPO。
讓百威英博亞太沒有想到的是,7月12日傳出消息稱,盡管百威英博亞太按照最低價招股,但下單數(shù)額不足,相關投行仍在與百威英博亞太管理層協(xié)商,希望能夠降低募資額度、調低定價等方式重新上市,但未達成共識。
另有媒體早前報道稱,百威英博亞太在國際配售及公開配售已錄得足額認購,甚至有超購情況,但這次公司沒有引入基石投資者,令國際配售部分增添不確定性,因為投資者可以隨時改變主意。
香港一位券商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百威英博亞太這次對自己太自信,不僅不引入基石投資者,而且在和券商的定價上也不讓步,雖然百威英博亞太頂著光環(huán)而來,但是市場不太買賬。
在IPO停擺背后,百威英博這個巨無霸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資金缺口嚴重、高端啤酒格局突變及市場份額縮減等問題。業(yè)內人士認為,其最嚴峻的問題是債務危機,其母公司債務高企,此次的IPO籌資就是為了還債。
根據(jù)招股書披露,如果此次全球發(fā)售完成后,百威英博將間接控制百威英博亞太約84.48%股份。百威英博亞太將會用全部IPO凈籌資額清償其母公司收購韓國企業(yè)的債務,以及償還收購南非米勒的債務。
百威英博為什么欠下這么多債?這是因為過去幾年一直瘋狂買買買導致。
2004年,百威與巴西安貝夫合并,超越南非米勒,成為世界第一大啤酒公司。2008年百威并購安海斯-布希公司,稱雄美國市場。尤其在2016年,百威以1055億美元完成對行業(yè)第二名南非米勒公司的并購,一躍成為啤酒行業(yè)的巨無霸,但這一系列收購也讓百威資金壓力陡增。
截至2018年末,百威英博財報顯示,其凈債務為1025億美元。2019年3月,全球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下調了對于百威的評級,另一家評級機構穆迪也將其信用評級由A3降至Baa1。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百威英博不斷賣資產、裁員、降派息。
例如,百威英博將華潤雪花49%股權出售給華潤集團,分別以售價28億美元、78億美元將南非米勒西歐資產和東歐資產出售給朝日啤酒。百威英博還宣布2018財年的分紅將減少50%,節(jié)約40億美元用于償還因收購米勒公司欠下的高額債務。2017年以來,百威英博陸續(xù)從北美高端部門裁掉約380名銷售人員,又在今年年初裁掉(美國)圣路易斯釀酒團隊工作的員工。
目前,高端啤酒市場玩家眾多、競爭激烈。
以亞太市場為例,根據(jù)券商安信國際報告稱,亞太啤酒行業(yè)即將迎來拐點,不再以規(guī)模增長為主,高端化需求成為大勢所趨。
而中泰國際發(fā)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按消費量及價值計,亞太地區(qū)是全球最大啤酒消費市場,亦是全球啤酒消費量增速最快的地區(qū)之一,按市場份額劃分,百威英博亞太位列中國啤酒市場第三,2018年市場份額約為16.4%,排名前兩位的華潤啤酒及青島啤酒市場份額分別為23.2%、16.4%。
中國高端啤酒江湖基本被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5家寡頭壟斷。
例如,華潤啤酒積極布局高端市場,2018年11月通過收購喜力中國區(qū)業(yè)務及推出自有高端品牌,搶占中高端市場份額。青島啤酒也逐漸增加中高端啤酒比重。2014—2017年間,奧古特、純生啤酒等高端產品銷量占比從18.16%提升至20.38%,帶動啤酒噸價年均提升1.43%。
在中國市場,華潤啤酒和青島啤酒正不斷布局高端,百威英博所處的高端啤酒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