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趙然
我小的時候,媽媽經(jīng)常帶我去市場買菜。
一早兒,整個市場都是叫賣的聲音,每個攤位前總是站了好多的人,大家挑選著、比對著,更為重要的,則是大家和小販們討價還價的樣子,好似在爭斗一般,這種感覺經(jīng)常讓我心里像有只小花貓在撓,癢癢的。我想:啥時候有機會,我也試一試。
這不,機會來了。周末下午,正在書海暢游的我,忽然聽得外面?zhèn)鱽硪宦暋笆掌茽€嘍——”拉長了聲線的呼喊,看來小區(qū)里有人來收廢品了。媽媽也隨即開始整理家中的一些廢紙和紙殼準(zhǔn)備送出去。我開始央求媽媽讓我完成“交易”,媽媽看我躍躍欲試的樣子,竟然答應(yīng)了。
我提著廢品走出家門,叫住這位收廢品的叔叔,讓他稱一稱,竟然有兩斤。叔叔開口對我說:“你這廢品,每斤一塊錢。”此刻,我的腦海里正在過濾著菜市場的場景:講價,一定要“氣勢洶洶”,絲毫不讓的樣子。而且,要學(xué)會壓價。我急急地對那位叔叔說:“不行吧,你這價格是不是太高了?要不,八毛錢一斤吧!”我本以為叔叔不會答應(yīng),因為在菜市場第一次壓價菜農(nóng)總要找些借口夸大自己的質(zhì)量的。隨即也開始回憶著媽媽二次壓價的一些說辭。只是沒想到,這叔叔竟點點頭,說了一句:“行??!”同意了。我心里暗喜,自信心大增,沒想到我的第一次壓價居然成功了!
這時,心里也開始不安起來:何不再壓一壓價?我挺直腰板,滿臉“正義”地接著說:“要不,還是六毛吧?”不出我所料,叔叔看看我,又一次點點頭,答應(yīng)了。只是,看我的目光有些疑惑。難道他是驚訝:我這小小年紀(jì)就會壓價了?想到這里,我再次利用媽媽的一貫說辭與動作:一拍大腿,點點頭說:“算了,就五毛,成交!”這叔叔似乎明白了什么,對我笑笑,點點頭,掏出錢塞到我手里,拎著廢品轉(zhuǎn)身走了。
我真是沒想到,這位叔叔如此爽快?;氐郊?,我滿臉興奮地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媽媽。不料,媽媽聽完一副目瞪口呆的樣子,隨即又捧腹大笑,點點我額頭說:“他是買主你是賣家,你是怎么變得這么傻的,孩子,你沒事兒吧?”
我恍然大悟,我這是什么討價還價!雖然過足了癮,卻讓自己虧了一塊錢,我的天??!
(指導(dǎo)教師:李大鵬 ?樊德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