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y喬
近日,教師官啟軍這樣表達對教育的無奈:“現(xiàn)在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yōu)秀的標準,就是學習成績?!?/p>
演員孫紅雷發(fā)微博力挺:“學習成績是一切嗎?愚昧!”
話一出口,引起熱議:有人認同孫紅雷的觀點,覺得學習不是最重要的;也有人說,成績是普通人改變命運最直接的機會。
最怕你后悔
2008年,為了批判教育制度,安徽男孩徐孟南在高考試卷上寫滿了自己的獨立宣言,也因為這張0分考卷,成了網(wǎng)絡紅人。
可是,10年后,這個0分考生卻又重新走進了考場,承認自己當初做錯了。這10年里,他輾轉四方,做過各種苦工,組裝廣告箱、造井蓋、包裝產(chǎn)品,吃盡了苦頭,每次換工作,都要格外留意學歷要求,為此,高中畢業(yè)的他,屢屢遭遇挫敗。
那時,他才發(fā)現(xiàn),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所以,他又重新開始學習,想要彌補過去的遺憾。記者采訪他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話:“如果當時有人勸我,我一定不會這么任性?!?/p>
讀書雖然不是一切,但不讀書,卻能阻擋你得到很多東西。
成績代表什么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成績代表什么?點贊最高的回答是:成績是你對一件事的努力程度。
去年11月,世界十大奢侈舞會之一巴黎名媛舞會上,任正非的小女兒姚安娜首次亮相就刷爆朋友圈。能參加這場全球只有20個名額的盛宴,讓無數(shù)人羨慕??墒?,卻沒有人知道,姚安娜有多努力。她從5歲開始練習鋼琴、書法、繪畫,9歲時把興趣鎖定為芭蕾舞,11歲去上海開始專業(yè)學習。后來,姚安娜進入哈佛大學,主修計算機和統(tǒng)計,學業(yè)負擔很重,每天只睡4個小時,但她一直堅持跳舞,才有今天舞會上的窈窕淑女。
她說,父親雖然很厲害,但她并沒有打算依賴父親,只想靠自己的努力,換取真正的獨立。
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積月累的堅持。
郎朗的父親郎國任在《我和郎朗30年》中講述了兒子練琴的艱辛:2歲開始學琴,每天練習至少8個小時。可對此,郎朗卻很淡定: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是天賦并不意味著你會通過更少的努力獲得更大的成就。最怕你在最好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可能要用后半生的歲月來彌補。
著名作家劉墉有兩個孩子,兒子劉軒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女兒劉倚帆是哥倫比亞大學的高才生。劉墉一直堅持嚴父教育,培養(yǎng)孩子鍥而不舍的精神。他說:“成功需要很多因素,有些因素你無法掌控。比如你不能改變你的出身,人們的智商也是有差異的。但這些都不是成功最重要的條件,在我看來,許多人不成功的原因歸根結底只有一個——還不夠努力。”
有遠見的父母
有一個美國的廣告:一個小男孩在房間里偷看踢踏舞表演被爸爸發(fā)現(xiàn)。第二天一大早,爸爸送給他一個盒子,小男孩興奮不已,以為是舞鞋,可沒想到,是一套跆拳道服。隨之而來的是每天艱苦的訓練。
孩子不懂爸爸的用心,卻咬牙堅持,直到贏得跆拳道比賽那一天,爸爸又送給他一個盒子——男孩打開一看,正是自己心心念念的舞鞋。
很多人不理解這個爸爸的良苦用心,為什么要逼孩子去學他不喜歡的跆拳道。爸爸的一句話揭開了真相:“我尊重孩子的興趣,卻不想讓他覺得一切來得太容易。”
養(yǎng)育子女,從來不是讓孩子吃飽穿暖這么簡單,孩子未來要走的路還很漫長,他們最需要的是努力向上的力量,在坦途中茁壯成長,在逆境時也不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