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魁興
日前,中央文明辦公布了全國文明城市中的28個省會(首府)、副省級城市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測評結果。其中浙江省寧波市、江西省南昌市、河南省鄭州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等4個城市在報送的測評材料中有個別文件資料存在明顯弄虛作假問題被予以通報批評。據悉,每到評選全國文明城市期間,一些地方為了得到這份榮譽,或只抓形式不注重城市實際建設,或在評選過程與評選材料上弄虛作假,背離了評比的初衷。
眾所周知,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也是全國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由于其標準高,流程嚴,歷來受到地方政府官員的重視。何況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不只是榮譽稱號,也會給地方行政事業(yè)單位帶來“真金白銀”。然而正是因為這一稱號頗具“含金量”之故,個別參評城市弄虛作假的事情時有發(fā)生。比如,上面提到的這四個城市在報送材料中存在明顯弄虛作假問題。應該說,多數城市在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過程中都是實打實地的,都是認認真真的,但有些城市急功近利,愛做表面文章,有糊弄心理,形式主義嚴重也是事實。
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本是精神文明的需要,中央文明辦為把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實打實地搞好,注重創(chuàng)建活動的日常經常平?;?,保持創(chuàng)建常態(tài)長效性,贏得群眾認同滿意,堅決防止“牌子到手、創(chuàng)建到頭”問題。然而,明明知道創(chuàng)建文明城需要實地暗訪考察、入戶問卷調查、網上材料審核三種方式,還總有一些城市存在僥幸心理,紙上談兵、務虛不務實。
紙上談兵的城市不是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的審核,要多方面考量,申報創(chuàng)建城市文明的材料那是必需的,但紙上材料終究不代表實際上的文明,還必須實地暗訪考察看看該地創(chuàng)建活動是否存在勞民傷財的現象,還必須入戶問卷調查看看老百姓對政府是不是滿意,還必須慎重分析該地黨風政風和民風是否文明健康。如果一地在文明城市活動中,只注重形式主義,不抓內容,比如撿煙頭活動重在形式,卻不在控煙上做文章,這就是虛假文明行為,豈能讓這樣的城市評為文明城市呢?!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切莫紙上談兵。紙上文明是一種虛假的文明,是一種偽文明,群眾不認可,評選城市文明的組織者也不認可。
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