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敏
3月10日,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機墜毀,機上157名乘客全部遇難,其中包括8名中國公民。一名將于今年畢業(yè)的某學院新聞專業(yè)大四女生,她此行的目的是去埃塞俄比亞看長頸鹿。對于她的遇難,不少網(wǎng)友表示哀悼,但也不乏對她的人身攻擊。
女孩受到攻擊的主要原因,是她家庭條件相對優(yōu)裕。去非洲看長頸鹿,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以及她的微博上展示的相對富足悠閑的學生生活——愛美、買了新口紅、梳了新發(fā)型,外出住高級酒店,啃著鴨爪子追劇,很愛旅行:紹興、杭州、溫州……她還說:“初雪要和喜歡的人在一起?!?/p>
是什么惹得那些人攻擊她?就因為她生活相對優(yōu)裕?她是父母的獨女,父母愿意也有能力讓自己的女兒生活舒適一些,有錯嗎?那些攻擊她的人,究竟出于什么心態(tài)?仇富嗎?她和她的家庭,頂多也就是小康之家,談不上多么富有。那些攻擊她的人,說白了是出于一種“我窮你就不能富”的陰暗心理,甚至是“我窮是因你富”的可怕邏輯。
“我窮是因你富”的邏輯可怕,首先在于它的荒謬。雖說均富是人類永恒的追求,但一個正常的社會,永遠都會有貧富的差距。一些人相對富裕一些,另一些人相對貧窮一些,這是無論在什么社會,都無法徹底改變的。一個人的富有,并不一定是因為聰明和勤奮,可能來自財產(chǎn)的繼承和比較高的財富起點,所以,富人不必張狂顯擺;一個人的貧窮,并不一定是因為懶惰和愚昧,可能因為財富起點較低和機遇無緣光顧,甚至有的人,他追求的本來就不是財富,所以,窮人無需自怨自艾,更不必自慚形穢。
窮富之間,并不存在天然的邏輯轉(zhuǎn)移。一個貧窮的社會,可能所有的人,都比較貧窮;一個富裕的社會,可能它的貧困群體,都比一個貧窮社會的富人擁有更多。如果“我窮是因你富”的邏輯成立,那么,一個國家從窮到富,幾乎所有的人財富都增加了;一個國家從富到窮,幾乎所有的人財富都減少了;怎么解釋?一個國家是這樣,一個具體的人就更是這樣。這個不幸遭遇空難的女孩,與那些對她進行人身攻擊的人,八竿子打不著,你的貧窮與她的富裕,怎么能夠牽扯上關聯(lián)?
“我窮是因你富”的邏輯之可怕,其次在于它具有破壞性。魯迅先生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埃塞俄比亞空難,毀滅了157個鮮活的生命,給他們的家庭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對于這個大四女生而言,曼妙年華、美好青春、幸福生活到此為止,無疑是令人痛心的悲劇。悲劇的價值應該使我們更加珍視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價值。而對她進行幸災樂禍的人生攻擊,直接破壞了社會公德良序和環(huán)境氛圍。
同時,這個可怕邏輯的破壞性,還會體現(xiàn)在社會其他方面。因為這個邏輯導致的必然結(jié)果,就是見不得別人好,甚至可以發(fā)展到見不得任何美好。日??梢?,街頭好好的花壇,會被人無端破壞;美麗的鮮花,會被人折斷甚至連花盆都一起掀翻;新建的好好的廣場,花色燈飾會被人無端砸毀,花木會被人有意破壞……這里暗藏一種可怕的心理:老子什么都不如意,你們還要享受這樣美好的廣場;老子心情壞透了,你們還在跳舞歡歌……
“我窮是因你富”的邏輯之可怕,還在于它具有一定的蠱惑性。“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傳統(tǒng)觀念、“無商不奸”的社會猜忌、為富不仁的個案存在,以及某些輿論對富人的妖魔化宣教,都為“我窮是因你富”的邏輯提供了某種輿論支持和現(xiàn)實“合理性”。加之社會貧富分化的難以避免,造成確實貧窮和自覺貧窮的個別人,心氣不平且怨氣十足。這種不平和怨氣,要找到宣泄的出口,幸災樂禍就成為一種應運而生和無法避免的渠道出口。
對這種負面的宣泄出口,如果單純通過堵截和說教破除“我窮是因你富”的邏輯,恐怕難以奏效。根本的途徑在于強化社會公平正義,給窮人變富提供切實的通道;當窮人對富人的心態(tài)變成“有機會我會比他更富”時,問題或?qū)⒔鉀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