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鳳
塵肺指的是煤礦工人長期在生產環(huán)境中吸入粉塵所致的肺部病變總稱,以塵性炎癥反應、纖維組織增生為主要臨床特征,屬于慢性、進行性肺部疾病,存在潛伏期較長、病程緩慢而不斷發(fā)展等特點,且病變不具備逆轉性,引起了醫(yī)學界高度重視[1-2]。目前,CT和X線胸片作為塵肺影像學檢查中最常用的兩種檢查工具,各具優(yōu)勢,而有研究證明,部分早期塵肺患者的高仟伏胸片檢查結果表現(xiàn)正常,而經高分辨率CT檢查提示有典型的塵肺小陰影[2-3]。然而,究竟選取何種影像學診斷方式更佳,醫(yī)學界尚無一致結論,有必要研究證明。為此,特開展本次課題研究實驗,對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8例塵肺患者實施高分辨率CT診斷和高仟伏X線胸片檢查,并對其影像學檢查結果以及檢出率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研究在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監(jiān)督下進行,且患者與家屬均知情同意:納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醫(yī)院體檢科、呼吸內外門診科診治的塵肺患者108例。(1)納入標準:①本組患者均經高仟伏胸片檢查、臨床癥狀與體征檢查、工作環(huán)境等個人信息評估等綜合診斷為塵肺;②患者臨床資料和影像學檢查數據等均完整無缺;③患者神志清晰,可聽從醫(yī)囑指令行事,配合行為良好;(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肺部病變、影響診斷結果者;②既往有肺結核、肺炎、腫瘤等肺部疾病或者心胸肺部手術史者;③患者的高仟伏X線胸片和多層螺旋CT檢查圖像模糊,不符合診斷要求;④存在視、聽、說等功能,或者合并抑郁癥等精神疾病者。
本組患者個人信息如下:均為某市礦務局所述煤礦井下男性采掘混合工,年齡為33~75歲,平均年齡為(66.37±7.66)歲;接塵工齡為3~41年,平均接塵工齡為(22.64±2.19)年;參考塵肺病影像診斷新進展研討會制定的“新塵肺病診斷標準”[4]進行疾病分期:I期21例,II期43例,III期44例;工種:吸入純煤粉塵的采煤與造煤工人61例,吸入矽塵的巖石掘進工34例,掘進和采煤兼顧的混合工種13例。
1.2.1 高仟伏X線胸片檢查 應用日本島津生產的高仟伏X線攝影機實施高仟伏胸片檢查,參考新塵肺病診斷標準要求的胸片拍攝技術,采集患者胸部正位、后前位攝片,根據其胸厚度確定曝光量,將電壓控制在125~140 KV,管電流控制在4~6 mAs,而拍攝距離保持在1.8 m左右,應用自動洗片機進行膠片沖洗。
1.2.2 多層螺旋CT檢查 應用背景航衛(wèi)通用電氣醫(yī)療有限公司提供的GE Light speed ultra多排螺旋CT機進行容積掃描,安排經過專業(yè)培訓的技術人員完成操作。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雙手高舉、爆頭,掃描前,操作者應為患者詳細介紹檢查期間的注意事項,指導患者深吸氣,達到最佳的吸氣狀態(tài),訓練數次,合格后進行檢查。螺旋CT掃描范圍從患者雙肺尖開始直至肺底,掃描參數為:150 mAs、120 kV,顯示野為36.0 cm,矩陣保持512×512,螺距是1.375:1,重建層厚是0.625 mm,重建間距為0.625 mm。
表1 CT和X線胸片對本組不同分期的塵肺患者檢測準確率比較[例(%)]
統(tǒng)計CT和X線胸片對本組108例不同分期的塵肺患者檢測準確率。
以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檢出率等無序分類資料的樣本容量n>40,理論頻數T>5,實施χ2檢驗。數值變量資料以(±s)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CT對本組不同分期的塵肺患者總檢測準確率高于X線胸片(P<0.05),其中,I期檢測準確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II期與III期檢測準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煤工塵肺在全國塵肺病人中占比高達40.50%,塵肺患者一旦出現(xiàn)大陰影,即可進入復雜性塵肺階段,發(fā)生不良預后的風險系數大幅度升高[5-6]。因此,選取恰當、有效的診斷技術,早期檢出塵肺病變,及時發(fā)現(xiàn)塵肺大陰影,并及時提供適當處理,對于改善塵肺患者預后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7-9]?,F(xiàn)階段,塵肺診斷的主要依據為高仟伏X線胸片表現(xiàn)、生產性粉塵接觸史,但因密度分辨率不高、組織前后重疊等因素限制,X線胸片在塵肺及其并發(fā)癥早期鑒別、診斷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必要探索其他更高明的診斷方式[10-11]。
近幾年來,多層螺旋CT機涌現(xiàn),并不斷更新,其無間隔容積掃描技術提高了CT對于微小病灶敏感性,因而CT診斷方法開始用于塵肺診斷中[11-12],其中高分辨率CT可在次級肺小葉水平上顯示患者肺解剖結構、病理變化細節(jié),從而大幅度提高對細微病變檢出率?;诖耍茰yCT對于小病灶(早期病變)的診斷準確性更高,因而對于塵肺大陰影檢出率也隨之升高,因而在塵肺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若發(fā)現(xiàn)CT圖像上有可疑小陰影,利用多層螺旋CT機后處理軟件功能進行多平面重建,從而從多角度、多方位觀察早期塵肺并的小陰影大小、形態(tài)、分布、內部結構以及邊緣情況等,準確區(qū)分可疑病灶、假小陰影,降低誤診率、漏診率。本研究結果提示:CT對本組不同分期的塵肺患者總檢測準確率高達98.15%,高于X線胸片的87.96%,與祝軍偉等[12]研究結果一致,直觀體現(xiàn)了CT在塵肺診斷中的優(yōu)越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CT對I期塵肺檢出率高于X線胸片,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在II期與III期塵肺檢測中準確率比較差異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見CT更擅長檢測早期塵肺,漏診率較低。
綜上所述,CT診斷用于在塵肺臨床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更高,優(yōu)于X線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