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敦煌旱峽古玉礦遺址工具石及其巖石材料來源分析

        2019-08-02 11:39:16楊炯張躍峰丘志力陳國科王輝張鈺巖鄭昕雨
        關(guān)鍵詞:古玉敦煌遺址

        楊炯,張躍峰,丘志力,陳國科,王輝,張鈺巖,鄭昕雨

        (1.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廣東 廣州510275;2.泰山學院旅游學院,山東 泰安,271021;3.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 蘭州730000;4.廣東省地質(zhì)過程與礦產(chǎn)資源重點實驗室,廣東 廣州510275;5.廣東省地球動力作用與地質(zhì)災(zāi)害重點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275)

        自舊石器時代開始,石器工具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一直延續(xù)到新石器時代晚期才逐漸衰落。對石器工具的研究可以幫助人們復原歷史,了解早期人類文明演化發(fā)展的軌跡。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除了從考古類型學的視角分析石器工具的形制特征、制作年代、加工和功能外[1-10],開始嘗試利用地球化學分析的方法,如通過主微量元素或同位素的比較來約束石器工具產(chǎn)地[11-13],通過經(jīng)濟地理學的方法探討石器時代人地關(guān)系的發(fā)展[14],多學科交叉融合探討早期人類工具材料使用演化的軌跡是研究的基本趨勢。敦煌地區(qū)處于河西走廊的西段,是絲綢之路的要道。目前該區(qū)發(fā)現(xiàn)的史前考古學文化遺存較少,主要有西城驛文化、四壩文化和騸馬文化等文化遺存[15-17]。

        敦煌旱峽古玉礦(閃石玉)遺址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5年野外聯(lián)合考古及地質(zhì)勘察時確認,是繼2007年和2014年肅北馬鬃山徑保爾草場玉礦遺址、寒窯子草場玉礦遺址的發(fā)現(xiàn)之后,又一重要的發(fā)現(xiàn)。陳國科等[18]認為,敦煌旱峽古玉礦遺址開采時代大約在公元前一千紀,是國內(nèi)目前確認的年代最早的古玉礦(《敦煌旱峽古玉礦遺址考古調(diào)查報告》,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未發(fā)表)。旱峽古玉礦遺址的發(fā)現(xiàn),不僅為研究敦煌地區(qū)文化發(fā)展脈絡(luò)提供了素材,亦為揭示中國先秦玉石采礦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新的重要案例。

        目前有關(guān)敦煌旱峽古玉礦遺址采礦石錘材料地球化學方面的研究未見有報道。為此,本文利用偏光顯微鏡、X射線熒光譜儀(XRF)、等離子體質(zhì)譜儀(ICP-MS)等設(shè)備對敦煌旱峽古玉礦遺址9件石錘進行了綜合研究。

        1 旱峽古玉礦遺址的地質(zhì)概況

        敦煌旱峽古玉礦遺址位于敦煌市東三危山的東南部,面積約300萬m2,其東西及北部分布有榆林河、黨河及疏勒河3條河流。遺址共發(fā)現(xiàn)地面遺跡145處,其中采礦坑114處、采礦溝8條、崗哨12處、房址8座、選料區(qū)3處。已經(jīng)調(diào)查確認的玉礦礦脈3條,沿山體走向呈近東西向分布。各類遺跡沿礦脈走向分布于山體南北兩側(cè)。礦坑均為露天開采,多為古代遺存,也有部分現(xiàn)代居民采留下的礦坑。地表遺物包括玉料、石器和陶片等[18]。

        敦煌地塊位于塔里木克拉通東部,北側(cè)為北山造山帶,西北為且末-星星峽斷裂,東南為阿爾金斷裂(圖1),總體上處于塔里木克拉通、華北克拉通和中亞造山帶的連接部位。典型的敦煌雜巖出露于三危山、旱峽、黨河水庫、東巴兔山、石包城和紅柳峽河等地,在北山地區(qū)少量出露。研究表明,敦煌地塊西部地區(qū)自早古生代以來經(jīng)歷過廣泛的構(gòu)造-熱事件,出露有早古生代花崗巖、晚古生代埃達克質(zhì)花崗巖、斜長花崗巖和中生代基性巖墻[19-24]。

        圖1 敦煌旱峽古玉礦遺址地質(zhì)簡圖[23-24]Fig.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ancient Hanxia nephrite mining site in Dunhuang area[23-24]

        2 旱峽古玉礦遺址石錘的分布及形態(tài)特征

        石錘是石器時代較普通和常用的工具之一[1-3,25-27]。在世界范圍內(nèi),石錘自舊石器時代開始使用,一直沿用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但在部分落后地區(qū)或特殊的情況下(如采礦),石錘至今仍然有部分被使用。

        我國石錘分布較廣,主要分布于燕山南北的遼西、蒙東、鄂皖交界的長江沿岸古銅礦區(qū)以及中原的秦晉豫交界地區(qū),而新疆和甘肅等地采礦石錘也不斷被發(fā)現(xiàn)[9-10]。另外,先怡衡等[10]歸納了世界上已報道的亞腰石錘,除中國外,亞腰石錘還出現(xiàn)在愛爾蘭、印度、北美以及中美洲等地,尤其是美洲印第安文化區(qū)出土的亞腰石錘最多。

        野外考察發(fā)現(xiàn)(圖 2a),敦煌石錘散落在礦坑周邊幾米-數(shù)十米范圍內(nèi),部分石錘特征與礦區(qū)及附近出露的深色巖石脈體的外觀特相似(見圖2b-d)。根據(jù)其形態(tài)可以分A、B、C型。A型的形態(tài)呈近似梯形,一端較大,扁平狀,一側(cè)或兩側(cè)使用(圖 2f);B型為長條或長方形,一端或兩端使用均有(圖 2g);C型為近球狀,一端使用為主(圖 2h);其中發(fā)現(xiàn)一件帶鉆孔的殘件可能是和木棍結(jié)合使用的“組合石錘”(圖2e);石錘的大小多為10 cm×20 cm不等,個別大可達25 cm。石錘顏色主要為灰白色、黑色,部分淺綠色,顏色深色居多,比重較大,質(zhì)地堅硬。

        3 旱峽古玉礦遺址石錘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分析

        3.1 樣品及實驗方法

        旱峽古玉礦的石錘樣品采自旱峽古玉礦遺址礦坑附近。本文選取了其中代表性的9件石錘進行了薄片鑒定。薄片觀察在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廣東省地質(zhì)過程與礦產(chǎn)資源重點實驗室完成。

        9件敦煌旱峽古玉礦遺址石錘樣品的全巖主微量成分測試在澳實分析檢測(廣州)有限公司完成。主量元素采用ME-XRF06熔片分析方法進行分析,X射線熒光譜儀(XRF)儀器型號為荷蘭生產(chǎn)的PAN alytical AXIOS,檢出限為0.01%,分析精度和準確度優(yōu)于5%。微量元素分析采用ME-MS81方法完成,樣品粉末與LiBO2均勻混合后高溫熔融,冷卻后用HNO3定容,最后使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儀定量分析,測試儀器為美國生產(chǎn)的Elan 9000型電感耦合等離子質(zhì)譜儀,微量元素分析精度和準確度優(yōu)于10%[28-29]。

        3.2 石錘的巖石學特征

        薄片鑒定發(fā)現(xiàn),石錘的巖性以巖漿巖為主,包括中酸性的花崗閃長玢巖、閃長玢巖、英安巖、以及基性的玄武巖及輝綠巖等多種巖漿巖(圖3)。

        圖2 旱峽古玉礦遺址野外照片及代表性石錘照片(a)旱峽古玉礦遺址及露天礦坑;(b)基性巖脈穿插在基巖中;(c)風化破碎的基性巖脈;(d)礦坑邊上磨圓的礫石石錘;(e)帶有鉆孔的石錘(殘件)及軟玉碎片;(f-h)代表性樣品:DH-T01英安巖(A型);DH-T04閃長玢巖(B型);DH-T07玄武巖(C型,使用端有破口)Fig.2 Field photographs and typical stone hammer samples of Hanxia jade(nephrite) mine site(a) ancient Hanxia nephrite mining site and open pits; (b) basic dike intruded into bedrock; (c) weathered and broken basic dike; (d) stone hammers near mining pit; (e) stone hammer drilled and nephrite fragment; (f-h) typical stone hammer samples: DH-T01: dacite (A type); DH-T04:dacite (B type); DH-T07: basalt (C type)

        花崗閃長玢巖(DH-T08,DH-T11,DH-T12)和閃長玢巖(DH-T09):具似斑狀和聚斑結(jié)構(gòu),斑晶為斜長石、角閃石或黑云母,部分可見熔蝕邊和暗化邊,花崗閃長玢巖的角閃石含量較低,基質(zhì)中石英微晶含量較高。斑狀斜長石多具有環(huán)帶,含量在10%~12%,角閃石綠色或褐色,含量在8%~12%;基質(zhì)為微晶斜長石、角閃石、黑云母、石英,具顯微晶質(zhì)結(jié)構(gòu)和顯微交織結(jié)構(gòu)。部分樣品綠泥石化明顯、可見絹云母化、碳酸鹽化。其中DH-T12可能更接近火山巖,巖石特征與遺址區(qū)內(nèi)及周邊出露的常見火山巖類似。

        輝綠巖(DH-T02):具輝綠-次輝綠結(jié)構(gòu),主要礦物為長柱狀或板條狀斜長石和長柱狀輝石,呈放射狀分布,其間充填粒狀的單斜輝石和暗色不透明礦物(磁鐵礦),部分樣品含少量橄欖石。斜長石斑晶多為自形板狀,發(fā)生不同程度絹云母化;單斜輝石和磁鐵礦等暗色礦物填充于交錯的斜長石和輝石空隙中。

        玄武巖(DH-T07,DH-T03):具斑狀結(jié)構(gòu),斑晶為斜長石,基質(zhì)為間粒結(jié)構(gòu),主要礦物為單斜輝石,含少量磁鐵礦。含少量氣孔,氣孔內(nèi)充填碳酸鹽礦物。

        英安巖(DH-T01,DH-T04):斑狀結(jié)構(gòu),局部見流紋構(gòu)造。斑晶主要為柱狀或粒狀斜長石,10%~13%,環(huán)帶和卡鈉復合雙晶常見;少量黑云母,占6%,黑云母綠泥石化,可見暗化邊及靛藍異常干涉色;少量石英斑晶。基質(zhì)以長英質(zhì)微晶為主,隱晶質(zhì)、霏細結(jié)構(gòu)。

        3.3 石錘的主量元素特征

        9件敦煌古玉礦遺址石錘(XRF)主量元素測試分析顯示,SiO2含量變化范圍為48.9%~69.4%,可歸入基性和中酸性巖漿巖(表1)。

        在SiO2-(Na2O+K2O)圖解(TAS圖解中)(圖4a),基性巖漿巖石錘(DH-T02、DH-T03、DH-T07)投影點落在粗玄巖-玄武巖區(qū)域;DH-T09投影點落在安山巖區(qū)域,5件中酸性石錘(DH-T01、DH-T04、DH-T8、DH-T11、DH-T12)的投影點落在英安巖區(qū),靠近流紋巖,和薄片礦物觀察結(jié)果一致。

        圖3 敦煌旱峽古玉礦遺址石錘正交下顯微照片 Bt-黑云母,Pl-斜長石,Cpx-單斜輝石,Hbl-角閃石,Cal-方解石(氣孔填充)Fig.3 Microphotographs of the stone hammers from ancient Hanxia nephrite mining site Bt-Biotite, Pl-Plagioclase, Cpx-Clinopyroxene, Hbl- Hornblende, Cal-Calcite(filled pore)

        輝綠巖石錘(DH-T02)和玄武巖石錘(DH-T07)主量元素中SiO2含量(wB/%)分別為50.9%和51.5%,MgO含量為5.48%和5.91%,Mg#為47.3和50.7,Na2O+K2O為4.38%和3.96%,Na2O/K2O為3.92和5.09,里特曼指數(shù)δ分別為2.43和1.84,屬于鈣堿性巖;另1件玄武巖石錘(DH-T03)Mg#為42.7,里特曼指數(shù)δ約為4.17,屬于堿性巖;在FeOT/MgO-SiO2圖解中投影(圖4b),3件樣品均屬于拉斑質(zhì)巖石。

        石錘DH-T9 SiO2含量較低,為58.5%,里特曼指數(shù)δ約為1.45。另5件中酸性石錘主量元素組成相對穩(wěn)定,SiO2含量介于66.0%~69.4%之間,MgO含量從0.92%變化到1.48%,Mg#介于34.0~43.8之間,Na2O+K2O從6.75%變化到7.07%,Na2O/K2O為1.01~2.77,里特曼指數(shù)δ為1.45~1.98,同屬鈣堿性巖石。

        6件中酸性石錘A/CNK為0.88~1.00且CNK>A>NK,表明中酸性石錘為準鋁質(zhì)—偏鋁質(zhì)(圖4c)。

        3.4 石錘的微量元素特征

        9件敦煌古玉礦遺址石錘等離子質(zhì)譜(ICP-MS)分析結(jié)果見表1。其中,2件基性巖漿巖石錘DH-T02和DH-T07的微量元素和稀土特征較一致,與另一件玄武巖石錘DH-T03明顯不同。6件中性-中酸性巖漿巖石錘DH-T09、T01、T04、T08、T11、T12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基本一致,Eu輕微負異常,Ce無明顯異常。其中石錘DH-T11稀土元素總量偏低,且Eu、Ce無明顯異常。

        2件基性巖石錘(DH-T02和DH-T07)原始地幔標準化的微量元素蛛網(wǎng)圖(圖5a)顯示,它富集Rb、K、Sr等大離子親石元素,沒有Nb、Ta、P和Ti等高場強元素的明顯虧損,具有EMI型洋島玄武巖(OIB)的特征[30];基性石錘DH-T03大離子親石元素Ba、U、La富集,Ta輕微虧損,Th明顯虧損,但由于燒失量大,蝕變明顯,較難分析其原巖的特點。

        表1 敦煌旱峽古玉礦石錘主量元素(wB/%)及微量元素(wB/(μg·g-1))Table 1 The major element (wB/%) and trace element (wB/(μg·g-1))compositions of stone hammers from Hanxia jade mine site

        1)Mg#=100×MgO/(MgO+FeOT)

        圖4 敦煌旱峽古玉礦石錘SiO2-(Na2O+K2O) (a)、FeOT/MgO-SiO2(b)和A/CNK-A/NK (c)圖解Fig.4 Whole-rock SiO2-(Na2O+K2O) (a), FeOT/MgO-SiO2 (b) and A/CNK-A/NK (c) classification diagrams of stone hammers of Hanxia nephrite ming site

        5件中酸性巖漿巖石錘(DH-T01、T04、T08、T11、T12)的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標準化蛛網(wǎng)圖顯示(圖5b),除了大離子親石元素U、Th、K、Sr富集外,其高場強元素Nb、Ta、P和Ti強烈虧損,較低的Mg#和TNT負異常,呈現(xiàn)出島弧構(gòu)造環(huán)境下經(jīng)過復雜演化巖漿巖的特點。DH-T11較之其它5件樣品,除了Th虧損,高場強元素Nb、Ta的虧損更加強烈。

        全部樣品的稀土元素球粒隕石標準化配分曲線右傾明顯(圖6a,b),輕稀土富集,重稀土虧損的特點,Ce無明顯異常;其中,3件基性和1件中性石錘Eu異常不明顯(圖6b)。

        基性巖漿巖石錘DH-T02和DH-T07的稀土元素總量ΣREE分別為78.7 μg/g和69.0 μg/g,LREE/HREE分別為3.43和3.36,(La/Yb)N值比較接近分別為3.96和3.74。δEu分別為1.05和1.06,δCe分別為1.00和0.98;球粒隕石標準化配分曲線略右傾,較平坦且中稀土略有上隆的分布特征。

        圖5 旱峽古玉礦遺址基性(a)和中酸性(b)石錘及區(qū)內(nèi)部分巖石微量元素蛛網(wǎng)圖Fig.5 Spider diagram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basic (a) and intermediate-felsic (b) stone hammers from ancient Hanxia nephrite mining site and other similar rocks nearby

        6件中性及中酸性巖漿巖石錘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較一致,除了石錘DH-T11稀土元素總量較低外,另外5件稀土元素總量較接近,介于145~160 μg/g之間,LREE/HREE為10.8~12.5,(La/Yb)N為13.1~18.9,δEu 0.76~0.98,δCe為0.99~1.02。DH-T11的稀土元素總量偏低,僅為57.7 μg/g,但(La/Yb)N高達304,表明輕重稀土分餾明顯。中性和中酸性石錘具有富鋁、K2O/Na2O<1且高Sr的特征,在構(gòu)造環(huán)境判別圖中其投影點落在火山弧花崗巖VAG區(qū)域(圖7),認為它們的原巖形成于島弧環(huán)境。

        圖6 旱峽古玉礦遺址基性(a)和中酸性(b)石錘及區(qū)內(nèi)部分巖石球粒隕石標準化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圖Fig.6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ele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basic (a) and intermediate-felsic stone hammers (b) from ancient Hanxia nephrite mining site and other similar rocks nearby

        圖7 中酸性石錘與黨河水庫花崗巖體Nb-Y和Ta-Yb構(gòu)造環(huán)境判別圖[33-34]WPG-板內(nèi)花崗巖,ORG-洋中脊花崗巖,VAG-火山弧花崗巖,COLG-碰撞花崗巖Fig.7 Tectonic setting identification diagram using Nb-Y and Ta-Yb for intermediate-acidic rocks stone hammers and granite rocks in Danghe reservoir[33-34] WPG-Within Plate Granites, ORG-Ocean Ridge Granites, VAG- Volcanic Arc Granites, GOLC-Collision Granites

        4 討 論

        4.1 旱峽古玉礦遺址石錘與敦煌地區(qū)巖漿巖

        敦煌地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質(zhì)及構(gòu)造特征一直為學術(shù)界關(guān)注,前人對敦煌地區(qū)地質(zhì)構(gòu)造和出露的巖石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系列成果。研究認為,敦煌地區(qū)經(jīng)歷了多期構(gòu)造活動和巖漿作用的改造,其構(gòu)造演化具有復雜性、長期性和多階段性的特點[19-24,35-38]。

        本文對石錘巖石地球化學的測試結(jié)果與前人的研究的對比發(fā)現(xiàn)有如下特點:

        1)馮志碩等[20]對三危山基性巖墻群進行了研究,確定它為亞堿性輝綠巖,屬拉斑玄武巖系列。該類巖石富集大離子親石元素,特別是K和Sr富集最明顯;虧損高場強元素,其中Nb和Ta虧損程度明顯低于Th。該類巖石的稀土含量較低,介于69.0~107 μg/g之間,(La/Yb)N為3.93~4.66,輕稀土富集,Ce稍有負異常(δCe為0.75~0.84),基本無Eu異常(δEu為1.02~1.17),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曲線平滑。旱峽基性巖石錘DH-T02和DH-T07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與三危山基性巖墻的高度一致,后者可能是前者的產(chǎn)出地。

        2)旱峽古玉礦玄武巖石錘DH-T03的主微量及稀土特征和王曉豐等研究的酒西盆地中生代白堊紀基性火山巖(105 Ma)較為一致[32,35]。旱峽火山巖稀土含量相對較高,其總量介于212~237 μg/g;(La/Yb)N為12.5~13.8;Ce稍有負異常(δCe為0.84~0.86),基本無Eu異常(δEu為0.94~1.06),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曲線是一條右傾的平滑曲線。富集大離子親石元素,以Sr、Ba等大離子親石元素富集程度最高;相對富Nb(大于20 μg/g)但輕微虧損高場強元素Ta、Zr、Hf。根據(jù)巖石學和地球化學特征對比,DH-T03石錘的原料可能和酒西盆地白堊紀基性火山巖有關(guān)。

        3)6件中性及中酸性巖漿巖石錘巖石地球化學特征與黨河水庫花崗閃長巖相似,與敦煌三危山晚泥盆世斜長花崗巖((363±2)Ma和(365±3)Ma)明顯不同[22,33]。據(jù)王楠等[33]的研究,敦煌地塊黨河水庫早古生代的巖漿巖(461.7~438.1 Ma)的SiO2含量為63.2%~74.1%,F(xiàn)eOT含量為1.12%~4.67%,MgO含量為0.42%~1.79%,Na2O含量為3.16%~3.55%,K2O含量為1.71%~3.51%,Na2O+K2O含量為5.20%~6.99%,Na2O/K2O比值為0.93~2.03。在Na2O+K2O-SiO2圖解(TAS圖解)中,落入花崗閃長巖和花崗巖區(qū)域內(nèi)。王楠等[33]的研究還顯示,黨河水庫花崗質(zhì)巖石富集大離子親石元素K、Rb、Ba,虧損高場強元素Nb、Ta、P、Ti。巖體稀土配分模式為輕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對虧損的右傾型,ΣREE為113~252 μg/g,(La/Yb)N為11.6~41.9,其δEu為0.54~0.74,Ce基本無異常。上述研究顯示,中性及中酸性石錘的巖石地球化學特征與黨河水庫花崗質(zhì)巖石的十分相似。此外,在Nb-Y和Ta-Yb構(gòu)造環(huán)境判別圖上(圖7),6件中性及中酸性巖漿巖石錘與黨河水庫花崗質(zhì)巖石的投影點均落在造山的火山弧花崗巖(VAG)區(qū)。據(jù)此,本文認為玉礦遺址中性及中酸性石錘更可能和黨河水庫花崗質(zhì)巖石有關(guān)。

        與前人的研究結(jié)果的對比顯示,旱峽古玉礦遺址工具石錘宏觀和微觀特征、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成巖環(huán)境等幾個方面與遺址附近出露的巖漿巖體及其同源巖石明顯相似??梢哉J為,旱峽古玉礦遺址工具石錘均是就地/就近取材(以遺址為中心直徑100 km范圍內(nèi),部分很可能就在遺址附近)。

        甘青地區(qū)大約在公元前二千紀后半葉進入青銅時代。旱峽古玉礦遺址陶片以手制夾砂灰陶和紅褐陶為主,素面居多,部分有飾戳印紋、斜繩紋、刻劃紋等特征,敦煌旱峽古玉礦屬于騸馬文化遺存[18],大量選礦工具被遺棄散布在礦坑附近,可能和當時河西走廊石器工具已日漸式微,該礦為短暫礦場,以及河西走廊西部晚全新世由溫暖濕潤氣候轉(zhuǎn)入干旱期的環(huán)境[39-42],石錘材料較容易獲取有關(guān)。

        4.2 旱峽古玉礦遺址石錘的使用及工具屬性探索

        石錘是一種古老的石器工具,肯尼亞Lomekwi 3地點發(fā)現(xiàn)距今330萬年的石制品中就有石錘[26],中國在(70~60)萬年的遺址中也發(fā)現(xiàn)有較多一面經(jīng)過打制的砍砸器和石球。例如,百色舊石器時代遺址,洞庭湖區(qū)的澧水流域、安徽省東南部的水陽江流域舊石器時代遺址(68萬年)、漢中盆地、北京周口店等[7,25-27],這些石錘和石球通常與尖狀器、手斧、刮削器等石制品共存。石器大多數(shù)是用礫石直接加工而成,制作方法主要為錘擊法,個別使用碰砧法,單面加工,器身保留較多礫石面,材料來自附近河流(或河流階地)的砂巖、粉砂巖、石英巖等礫石,因此屬于礫石石器,是加工石器、狩獵或生產(chǎn)的古老工具之一[2,7,43]。

        從材料學的角度,敦煌旱峽古玉礦遺址的石錘既有原巖碎塊打制的,也有磨圓河灘礫石類型,但多數(shù)情況下,石錘可見雙面打擊痕跡。同時,石錘沒有和其它類型的細石器伴生,沒有見到其它類型的石器制品,顯示其與一般狩獵或生產(chǎn)生活聯(lián)系較少,應(yīng)該只是一種與選礦有關(guān)的工具。

        敦煌旱峽古玉礦遺址的石錘根據(jù)其形態(tài)特點可以分為厚餅A型、長方(圓)柱狀的B型和球-橢球狀C型3種類型,石器類型與敦煌地區(qū)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石器的器型不同,其中A型和B型石錘在形態(tài)特點與山東乳山縣史前遺址石錘[44](膠東半島)(大汶口文化遺存)及山東著名大辛莊商代遺址石器石錘的形態(tài)具有明顯相似性的特點[45],沒有在愛爾蘭、印度、北美以及中美洲等地采礦遺址常見的典型亞腰型石錘,與我國燕山南北遼西、蒙東地區(qū)、鄂皖交界長江沿岸古銅礦區(qū)以及中原秦晉豫交界地區(qū)、西北新疆和甘肅地區(qū)的采礦石錘也明顯不同[9-10]。

        根據(jù)以上特點以及旱峽古玉礦遺址石錘分布(遺棄)地點更多和選玉平臺有關(guān),可以推測,目前所見的石錘更多是作為選礦(玉)的輔助砸擊工具(由于遺址沒有正式發(fā)掘,是否存在其它的類型仍然需要等遺址發(fā)掘后進一步認識)。古人將開挖出來的礦石篩選后,用石錘砸去廢石料、去粗取精,然后帶走質(zhì)量較好的玉料,以節(jié)省運輸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

        科學考古學誕生之初,考古器物類型學除了被用來解決年代學問題外,在文化歷史學中還被用來了解考古學文化的時空分布和分辨人群身份[46]。近年來,雖然石器類型學研究的重要性已被“操作鏈”、“技術(shù)系統(tǒng)”等研究所替代;但石器產(chǎn)品作為人類行為和社會系統(tǒng)力量的“技術(shù)表現(xiàn)”,不同人群工匠大腦里特定的“概念型板”必將反映在器物的形制上的認識仍然具有合理性[47]。換言之,打制石器作為反映各種生產(chǎn)、食物加工和采辦活動的“產(chǎn)品”/“器物”,其形制必然和制作、使用人群的生活習慣、對工具效率的把握具有明顯的聯(lián)系。

        但就目前的證據(jù)而言,利用敦煌旱峽古玉礦遺址的石器來探索采礦人群的工作仍然有待深入,有關(guān)的研究有賴更多材料證據(jù)的發(fā)現(xiàn)。

        5 結(jié)論及認識

        得到初步的結(jié)論和認識如下:

        1)根據(jù)旱峽古玉礦遺址工具形態(tài)特點可以分為A、B、C三種類型,目前所見旱峽古玉礦遺址石錘工具主要為選礦(玉)工具。

        2)遺址的石錘巖性主要包括閃長玢巖、花崗閃長玢巖、英安巖、輝綠巖及玄武巖。2件基性石錘的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與三危山中生代白堊紀基性巖墻地球化學特征一致;1件基性石錘的主微量及稀土特征與酒西盆地白堊紀旱峽基性火山巖的特征基本一致;6件中性—中酸性巖漿巖石錘主微量及稀土特征與敦煌地塊黨河水庫早古生代的花崗閃長巖巖體的特征一致。

        3)遺址工具石錘材料與敦煌三危山附近地區(qū)出露的巖漿巖的地球化學特點高度一致,顯示其時選礦石錘的材料選用的范圍不會超過以遺址為中心的直徑100 km范圍內(nèi),主要是就地/近取材,大量遺棄散落石錘的存在顯示河西走廊四壩-騸馬文化時期石器工具日漸式微以及氣候干旱、石塊材料較容易獲得有關(guān)。

        致謝:感謝兩位評閱專家對論文提出的修改意見,有關(guān)建議對論文的完善有明顯的幫助。

        猜你喜歡
        古玉敦煌遺址
        誰偷了古玉?
        百花園(2023年11期)2023-12-06 14:04:55
        三星堆遺址
        神秘的地下遺址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考古學家怎樣發(fā)現(xiàn)遺址?
        英語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48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亮麗的敦煌
        當代陜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2
        絕世敦煌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18
        牛 人 荊歌
        南方周末(2015-03-05)2015-03-05 23:39:22
        劉家莊遺址的跌宕發(fā)掘
        大眾考古(2014年2期)2014-06-26 08:29:26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青青草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丰满熟女乱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国产播放隔着超薄丝袜进入|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有精品 | 美女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欧美大肥婆大肥bbbbb|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成人无码| 日韩精品少妇专区人妻系列| 日本二一三区免费在线|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有码av| 日本午夜剧场日本东京热|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久久AⅤ无码精品为人妻系列| av熟女一区二区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毛片无码国产|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日韩丝袜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精品国模人妻视频网站|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久久 | 奇米影视久久777中文字幕| av网站影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级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欧美| 国产99re在线观看只有精品| 加勒比特在线视频播放| 日韩在线 | 中文| 巨茎中出肉欲人妻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免费视频 |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 | 欧美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18 | 蜜桃视频在线看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泡妞视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