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運動員戴墨鏡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眼睛。在海拔低的地區(qū),濃度較大的空氣和一定量的灰塵可以吸收和遮擋陽光,使陽光不那么強烈;可在海拔四五千米以上的高山上空氣非常稀薄,空氣中的灰塵也很少,吸收和遮擋陽光的能力就會相應減弱,所以這里的太陽光特別強烈。另外,高山的山坡和頂峰上都積聚著厚厚的白雪,而白色是反光能力最強的一種顏色。即使你低著頭不看太陽,也躲不開刺眼的陽光。如果眼晴毫無遮蔽,強烈的紅外線和紫外線照射到眼睛的視網(wǎng)膜上,就會灼傷視覺細胞,嚴重時會引起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登山運動員戴的墨鏡與普通墨鏡不同,它不僅能遮擋陽光中的可見光,鏡片中還含有吸收紅外線和紫外線的化學藥物,可以全面保護運動員的眼睛。
鈔票是要有足夠的儲備才可以發(fā)行的,各國的鈔票是使用外匯儲備來支持它的幣值的。由于外匯儲備有一個固定的數(shù)目所以鈔票發(fā)行量也是有所控制的,而使用編碼來計算發(fā)行量是一個很方便的辦法。另外,紙幣持有人只要到發(fā)行銀行,發(fā)行紙幣的銀行就有責任給持有人“憑票即付”等值的外匯,所以紙幣編號也起到統(tǒng)計和防偽的資料。
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在設計多變、五顏六色的各國國旗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幾乎沒有使用到“紫色”。
這是因為紫色在以前是一種非常昂貴的染料,必須從某種海螺的粘液中提取,過程極度費工耗時,光是要提煉1克的染料就需要超過10000只海螺,而這種海螺僅生存在地中海東部的泰爾地區(qū)。這種珍稀染料的價格遠遠高過同時期的黃金,若要用在必須大量印制的旗幟上,實在是不符成本。
直到1856年,一位英國化學家研究出了合成紫色素
苯胺紫,紫色染料才被大量生產,并開始普遍用于制衣業(yè)。盡管紫色的使用變得普及,但當時幾乎所有國家的國旗都已經設計好,因此現(xiàn)今幾乎看不到紫色出現(xiàn)在國旗上。
不過也有例外,分別在1971年及1978年啟用新國旗的尼加拉瓜共和國、多米尼克,還有1931年成立1939年消亡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國,都在國旗上用到紫色。
貓瞳孔上的肌肉收縮能力特別強,就像彈力很大的皮筋一樣。光線強時,肌肉就會趕緊把瞳孔往里推,瞳孔就變小了;光線暗時,肌肉又會趕緊把瞳孔往外拉,瞳孔就變大了。原來貓的眼睛會變來變去,是因為貓的瞳孔會變。光線就是從瞳孔進入眼睛里的。當光線很亮的時候,貓為了保護眼睛,瞳孔就會變小,不讓亮亮的光全都跑進眼睛里;當光線很暗的時候, 貓的瞳孔就會變大,讓更多的光穿過眼睛,眼睛才能看清。
為何打開冰箱時,冷藏柜燈會亮冷凍柜卻不會?
要回答這個問題,經濟學家必然會對比相關成本與效益。不管是在冷凍室還是在冷藏室,安一盞打開門就會自動亮的燈,成本差不多都是一樣的。這也就是經濟學家所謂的“固定成本”。從收益方面來看,柜子里有一盞燈,你找東西更方便。由于大多數(shù)人打開冷藏柜的次數(shù),比打開冷凍柜的次數(shù)要多得多,顯然,在冷藏柜安裝一盞燈的好處更大。所以,既然加裝一盞燈的成本相同,那么,根據(jù)成本效益原則,在冷藏柜安燈就比在冷凍柜安燈更劃算。
目前,美國電力系統(tǒng)提供的家用電是110伏,還有不少國家為220伏。筆記本電腦的電源線內置變壓器,使得電腦可以在兩種標準下正常運行。然而,電視和電冰箱則只能在一種標準下運轉。要想在法國用美國冰箱,你必須要單獨買一個變壓器,把法國220伏的電源轉換成110伏。為什么這些家用電器不能像筆記本電腦一樣到處通用呢?
給所有電器內置變壓器,無疑能滿足這一需求,但這么做會增加電器的制造成本。絕大多數(shù)的冰箱、洗衣機、電視以及其他電器,恐怕不會有出國旅行的機會,所以,給它們加裝內置變壓器的額外支出,也就沒什么道理。
筆記本電腦卻是個例外,尤其是在它剛誕生那段時間。當時購買筆記本電腦的人,大多是需要帶著它們國內外到處出差的商務人士。對這些人來說,在國際航班上帶著沉重的變壓器,實在是一種無法接受的負擔。所以,筆記本電腦生產商從一開始就在電腦里內置了變壓器。
太陽光被月亮反射后,穿過地球大氣層。大氣層像個保護殼,是由很多的氣體組成的,而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7種主要色光混合而成的白光。
月亮像一面鏡子,把太陽的光線都反射到地球上,當夜空比較晴朗的時候,反射光穿過大氣層,遇到的灰塵和小水珠比較少,7種主要色光都沒被擋住,一起跑進人的眼睛里,白光就被看到啦,這時就是銀白色的月亮。
當天氣沒有那么好的時候,反射光穿過大氣層,遇到的灰塵和小水珠比較多,太陽光里的青光、藍光和紫光就都被擋住了,剩下的光混合起來,就成了黃色。
幾乎所有軟性飲料瓶子,不管是玻璃瓶還是鋁罐子,都是圓柱形的。可牛奶盒子卻似乎都是方的,因為方形容器能比圓柱形容器更經濟地利用貨架空間。那么,為什么軟性飲料生產商堅持使用圓柱形容器呢?
如果牛奶容器是圓柱形,我們就需要更大的冰箱??删退愦蠖鄶?shù)人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則也顯示,它們不大可能裝在圓柱形容器里賣。不錯,方形容器的確能節(jié)約貨架空間,但牛奶一例中節(jié)約的空間,顯然比軟性飲料一例中來得更劃算。超市里大多數(shù)軟性飲料都是放在開放式貨架上的,這種架子便宜。但牛奶則需專門裝在冰柜里,冰柜很貴,運營成本也高。所以,冰柜里的存儲空間相當寶貴,從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裝牛奶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