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yè)昕
(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聚乙烯(PE)的綜合性能很好,價格低廉,所以其應用領域不斷擴大[1]。近幾年來,一些對材料導熱性有更高要求的領域,如,換熱工程、換熱設備及摩擦材料領域等,也正試著用PE作導熱基材[2]。由于PE導熱系數(shù)比較低,所以提高其導熱性能才能讓PE成為導熱材料領域內炙手可熱的新星,而PE已成為了現(xiàn)階段的研究重點之一。由于實驗手段以及導熱機理的條件限制,使得PE導熱性能的研究困難重重,而分子動力學(MD)方法簡便,成本低廉,是目前研究導熱機理的最理想方法之一[3-6]。在高分子材料方面,針對分子鏈結構對于高分子材料導熱性能的影響比較少。本文采用了非平衡分子動力學(NEMD)方法模擬了PE分子鏈的熱傳導過程,研究了鏈長對PE導熱性能的影響。
圖1為PE分子單鏈模型。
圖1 PE分子單鏈模型
用Modules模塊中Amorphous Cell選項中的Construction(legacy)進行PE無定型分子鏈的構建。晶胞中添加2條鏈,密度為0.98,晶胞參數(shù)為:a=9.98,b=8.51。如圖2所示。
圖2 PE的無定型分子鏈模型
本文選取的是不同鏈長(L=100、200、300、400、500)PE分子鏈的分子模型,研究L對PE導熱性能的影響。
在進行NEMD模擬之前,首先需要判斷體系是否是出于動力學平衡,而對MD模擬達到平衡與否的判別標準有兩個:其一是溫度的漲落較?。黄涠悄芰康牟▌臃鹊?。一般情況下要求這兩者都達到恒定或著是在平衡位置附近微小波動(和<5%~10%),則認為是體系已經(jīng)達到平衡。
第9頁圖3a)、b)選取了L=200的溫度圖和能量圖,聚乙烯隨著鏈長的增大,但是在平衡能量過程中的溫度波動幅度較小,所以由此可以得知體系處于平衡狀態(tài)??梢詫隠AMMPS軟件對聚乙烯材料進行非平衡動力學導熱模擬。
體系中的熱流使分子鏈兩邊造成了方向相反的溫度差,而且兩端間的溫度成梯度分布,這一個溫度分布是NEMD模擬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溫度分布情況是否合理與是否達到穩(wěn)態(tài)有關,只有在熱流達到穩(wěn)態(tài),F(xiàn)ourier導熱定律才能適用于體系中熱導率的計算[7]。所以在熱導率計算之前,要先判斷溫度分布情況的合理性。
圖3 L=200的溫度圖和能量圖
圖4分別給出了NEMD過程中聚乙烯(L=100、200、300、400、500)的溫度分布情況。由圖4可以看出,不同鏈長的溫度分布情況基本一致,在模型的兩端均出現(xiàn)了明顯的波動,這是由于在模型端處聲子產(chǎn)生了明顯的邊界散射所致。
鏈長與導熱率存在式(1)關系:
(1)
式中,k為導熱率,為玻爾茲曼常數(shù);n是體系中原子的數(shù)密度;v是聲子的速度,為體系中的聲子平均自由程。由式(1)可以知道,導熱率會隨著L的增大而逐漸增加,增加的趨勢會逐漸變緩。
第10頁圖5為PE導熱率圖。圖5是由非平衡分子動力學模擬出來的,逐漸增大的聚乙烯鏈,而得到的導熱率圖。由圖5可以知道,當L=100時,體系的界面導熱率為9.5 MW/(mK),這是由于本文研究的PE分子鏈較短,此時分子鏈中聲子的熱區(qū)域分散的原因,使傳遞的熱量變少,所以導熱率比較低。當鏈長增加至300時,體系的導熱率持續(xù)增高。這是因為,當L逐漸增大時,彈道聲子傳熱轉換為擴散聲子傳熱。當鏈長增大到400時,體系的熱導率會逐漸變緩。當鏈長增大到500時,導熱率仍會增大。當鏈長持續(xù)增大時,這時擴散聲子傳熱,此時的熱量傳遞受的影響變小,導熱率增大。
圖4 不同鏈長PE的溫度梯度圖
圖5 PE的(鏈長L=100、200、300、400、500)熱導率
(2)
式中,rcm為質心離開原點的矢量;ri為各鏈單元離開原點的矢量。
圖6為聚乙烯L=100、300、500分子鏈均方回轉半徑模擬變化曲線。
圖6 PE分子鏈(L=100、300、500)均方回轉半徑的模擬曲線
圖6給出了300 K時NVE系綜下運行的MD模擬過程,在0 ps~500 ps的范圍內,鏈長100、300、500分子鏈的均方回轉半徑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由圖6可知,L=100的分子鏈波動范圍最大,L=300的次之,L=500的最小,說明L=100的高分子鏈構象最不穩(wěn)定,L=500的高分子鏈構象最穩(wěn)定。構象不穩(wěn)定,則原子振動比較劇烈。高宇飛等研究表明,原子振動增加導致聲子平均自由程減小,導致導熱率降低,與本文模擬結果一致,所以L=500的導熱率最大。
高分子鏈構象的穩(wěn)定情況是通過兩大函數(shù)來論述,一是均方回轉半徑,其可描述高分子鏈的構象大小,另一則是均方位移函數(shù),用于描述鏈段的運動情況。定義是:動力學過程中體系內原子自起始位置起不停移動,每一瞬間各原子的位置皆不相同,粒子位移平方的平均值稱為均方位移(MSD),公式如式(3)[9-10]:
(3)
式中,Ri(0)和Ri(t)分別是體系中任一原子i在初始時間和過時間t后的位移矢量;N為體系內的原子總數(shù)。
圖7給出了300 K時NVE系綜下運行的MD模擬過程,L=100,300,500分子鏈的MSD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從圖7可知,L=100分子鏈的MSD最大,L=300次之,而L=500分子鏈最小。說明當分子鏈越長,鏈段的運動能力受到限制,構象越穩(wěn)定,所以導熱性能有所提高。
圖7 聚乙烯(L=100,300,500)的MSD隨時間變化趨勢
本文采用了非平衡分子動力學模擬的方法研究了鏈長L對聚乙烯分子鏈導熱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
1) PE分子鏈的導熱率會隨著鏈長L的增大而提高,當鏈長分別為100、200、300、400、500時,其導熱率分別為9.6、13.51、17.64、19.69、24.5 MW/mK。由于受有限尺寸效應的限制,導熱率的增長趨勢逐漸變緩。
2) 均方回轉半徑顯示,PE的分子鏈越長,高分子鏈的構象越穩(wěn)定,導熱性能越好。
3) 均方位移的結果顯示,PE的分子鏈越長,均方位移越小,鏈段的運動能力受到限制,構象越穩(wěn)定,所以導熱性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