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敏 王一娟
位于香港地區(qū)黃金地段的灣仔集成中心商場內(nèi),一家時裝店鋪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店鋪門口沒有靚麗時裝,也沒有身材曼妙的模特兒,只有一個巨大的透明玻璃柜橫臥,隨意扔進的各種衣物,堆滿了大半個柜子。柜子上面寫著醒目的英文:“I SECOND”(我是二手)。
這家名為“GREEN LADIES”(綠色女郎)的店鋪是一家二手時裝店,8年前在香港率先創(chuàng)立二手時裝寄賣模式,目前已開了3家連鎖店,經(jīng)營范圍也從女裝延伸到童裝。在紡織品浪費已造成環(huán)保問題的時下香港,用自身探索踐行環(huán)保理念,助力消費品再利用文化的推廣。
時尚代價
走進店里,隨便在衣架上取出一件衣物,都印有“時尚何價”的吊牌,下面標著不同的數(shù)字,其下一行小字,揭示著與這一個個數(shù)字相關的沉重現(xiàn)實——“2700:生產(chǎn)一件T恤所用到的棉花量,要耗約2700升淡水來種植”“1400:港人每年丟棄超過11萬噸紡織物,相當于每分鐘拋棄1400件T恤”……
“這些都是我們從各種環(huán)保團體收集的數(shù)據(jù),制成吊牌,隨機掛在衣服上?!表椖拷?jīng)理李佩婷介紹說,對畢業(yè)于香港浸會大學環(huán)保專業(yè)的她來說,這些工作得心應手,“時裝日新月異的消費時代,香港每天都有大批衣服被主人淘汰,給環(huán)境帶來很大壓力。孩子長得快,童裝沒穿幾次就穿不了了,非常可惜。能否為這些仍有再利用價值的二手衣物另覓新主人?”這樣的思考成了店鋪創(chuàng)立的緣起。
時裝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產(chǎn)業(yè)之一。作為一個時尚之都,紡織品浪費已成為香港不可忽視的環(huán)境問題。有機構2017年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香港人_年花費250億港元購買衣服,香港女性平均擁有109件衣服,其中有20件不再穿著,逾五成受訪者擁有尚未剪吊牌的服裝。
舊愛仍是美。本著這一理念,“GREEN LADIES”于2008年創(chuàng)立二手衣物店,為舊衣延長生命。然而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開始時他們出售收集來的捐贈衣物,由于不能保證衣服品質(zhì),效果并不好。
2011年,他們首創(chuàng)寄賣經(jīng)營模式,與寄賣者三七分成。在收到衣物時,店里一定會檢查衣服包括潔凈度、款式、成色,都達到標準才接受寄賣,以確保衣服質(zhì)量,并經(jīng)過高溫蒸汽蒸熨處理后再予出售。經(jīng)此調(diào)整,服裝品質(zhì)得到提升,客人也明顯增多了?!笆圪u率從當初的25%提升到了60%以上?!崩钆彐酶嬖V記者。
“倒米”銷售
與想象中二手店的陳舊落伍完全不同,“GREEN LADIES”店鋪里,一排排時裝按照不同的品類和色系掛在不同貨架上,貨品琳瑯滿目,陳設靚麗時尚,大幅彩色海報高掛,木制首飾陳列臺、木門試衣間和木格子收銀臺,又透出幾分簡約古樸。
這里的女裝從20多歲到60多歲都有,款式和成色也都比較新。“我們這里的服裝都是3年內(nèi)、八九成新的款式?!钡陠T介紹。
與其他店鋪最大的不同,這里采用的是“倒米”的銷售方式?!盎浾Z‘倒米的意思類似于普通話的‘自己壞自己的事,店員不是積極推銷,反而用多種方式提醒客人多想想,是否真的需要購買,盡量避免沖動購物?!崩钆彐眯χf,“我們有‘倒米四部曲?!?/p>
第一部,吊牌。“顧客看中了衣服,第一反應就是去看吊牌上的價格,你看這上面是2700的數(shù)字。”她隨手掏出一件衣服的吊牌,“顧客會很驚訝,這么貴?!再一細看,下面一行小字:生產(chǎn)一件T恤所用到的棉花量,要耗約2700升淡水來種植。讀完這一行,再往下,才是這件衣服的標價?!?/p>
第二部,試衣。香港很多打折店或者折扣衣服都不讓試,但是“GREEN LADIES”鼓勵試衣。在試衣間的木頭門上,醒目地刻著一行英文:“Try before you buy?!保ㄔ囋囋儋I)
第三部,試衣間的墻上,用英文寫著“買還是不買?再想想”。
第四部,收銀臺的背景墻是各種原色木盒搭成,面板上寫著“簡單是美”“花費更少,挑選更好”等提示語。
記者看到,在這里逛店的顧客還不少。“在這里逛店,我都喜歡先看看吊牌,總會提醒自己不要買多了?!痹诟浇患夜旧习嗟牧中〗愎び喑3磉@里逛逛?!耙郧拔沂莻€購物狂,但買得越多厭倦得越快,有的衣服吊牌還沒剪掉就不喜歡了?!彼弥患路f,“這家店雖然賣二手衣服,但都比較新而且款式時尚。我覺得自己過去太浪費,現(xiàn)在買東西會克制。自己的衣服也會捐贈,算是為保護環(huán)境盡點心意?!?/p>
匯聚同道
環(huán)顧四周,小小的店面頗像一個小型環(huán)保教育平臺,“寄賣二手時裝,讓舊愛成為別人的心頭好”,隨處可見的牛皮紙小冊子用醒目的黑體字提醒顧客:“改變,源自您的一小步”。墻上多處張貼著“停收皮草”的海報——“您的時裝選擇,它的生死關頭”。
“這里匯聚了一批熱愛環(huán)保的同道。”李珮婷指著頭頂上的大幅海報說,這些參與海報制作的環(huán)保大使來自各行各業(yè),都是無償來為店里助力的,他們本身也都是環(huán)保愛好者和踐行者?!氨热邕@位尹寶燕就是環(huán)保二手衣平臺‘執(zhí)嘢的創(chuàng)始人,還有這位克里斯蒂娜·迪恩也一直在國際市場上推動服裝再利用?!崩钆彐酶嬖V記者,灣仔店這家房東也是熱心公益的人士,一直比較支持他們。
按照約定,如果寄賣的衣服超過兩個月未能售出,店里會將這些衣服捐贈給不同團體,或者舉辦小型賣場,低價售賣。售賣收益拿出1/4用于“綠色教育”,舉辦一些環(huán)保活動。
在環(huán)保親子活動中,小店長體驗活動特別受歡迎,店員笑著介紹:“問孩子們,什么是‘二手?孩子們都天真地伸出了雙手?!蓖ㄟ^這樣的活動給孩子們普及“二手”和環(huán)保再利用小常識,在活動中提醒孩子們注意不要弄臟了自己的衣服,愛惜使用,將來還可以分享給別的孩子。
目前,“GREEN LADIES”在香港的三家店平均每年收集18萬件服裝,可售出13萬件,這個比例比開店之初提升了15%,經(jīng)營上基本達到了收支平衡。
“‘舊愛仍是美,‘再利用也可以很時尚。我們希望更多人打破對二手衣物的成見,嘗試二手衣物,為環(huán)境作貢獻?!崩瞰樻谜f。(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