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英
三十四、捐款
臨近中考,老師和同學們都鉚足了勁對中考發(fā)起沖鋒。有的孩子因為初中三年從來也沒認真學習過,考上普高無望就只能到中職學習技術(shù)去了。
康勇就是其中的一個。
康勇在他不到十歲的時候,媽媽離家出走,杳無音訊。由于父親過于憐憫他這個沒有母親的兒子,使勁給康勇零花錢??涤赂赣H每天吃得飽飽的。什么香就吃什么,既不講究營養(yǎng),也不講究搭配,只講究美味。所以,他也是我們班的七個胖子之一。
我規(guī)定了學生吃早餐的時間,而且檢查他們所食之物,膨化食品、方便面之類一律不讓吃,也不讓他們吃街邊攤販的刨冰,開家長會我也不厭其煩地強調(diào)孩子們的飲食問題,雖然不能全面禁止,但最起碼他們當著我的面不敢吃,在班里不敢公開吃。
馬上要中考了,康勇爸爸給我打電話說康勇病了,具體什么病名,由于我理解不了,也復述不出來。我記得好像有“胰腺”兩字,就是說孩子以后病好了,也不能喝牛奶吃糖和肉類的東西。他爸爸雖然沒有明說,但我感覺到他在經(jīng)濟方面有困難,想讓我?guī)鸵话选?/p>
康勇雖然以后不在我班上了,但我也為他付出了三年的心血。我發(fā)動全班同學捐款。我準備了個紙袋放在講桌上,帶頭放進兩百塊錢,然后讓孩子們捐款,讓他們把錢和自己的名字寫在上面。有三塊、五塊的,也有幾百塊的,我提前就跟孩子們說明,康勇和我們師生同學情誼一場,我們盡我們的情誼,能捐多少算多少,不捐也不要有壓力,因為每個人的家庭經(jīng)濟情況都不一樣。
中午,我騎車來到醫(yī)院,先在8樓看了因闌尾炎剛做完手術(shù)的李博。我放下剛才在路邊買的香蕉和蘋果,轉(zhuǎn)身走的時候,李博媽媽塞給我200塊錢,她說,康勇不容易,讓我不要拒絕,我打開紙袋讓她放進去。
到了12樓,我進去了,看見躺在病床上的康勇,瘦了,也干凈了,瘦了反倒比原來漂亮了,旁邊坐著一個40歲左右的女子。康勇爸爸說,這是康勇媽媽。
康勇媽媽一個勁地抱怨康勇爸爸沒把孩子照顧好,我心里說:“你跑為什么不把孩子帶上,還好意思說”。我聽著??涤掳职植恢?。我想,康勇爸爸被抱怨心里也應該是滿足的吧,當初對妻子好一點,何至于此!
希望天下的孩子們都能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有父母,有愛,都能在父母的呵護下幸福健康的成長。
三十五、李鑫成績的質(zhì)變與毛毛成績的飛躍
可能有人說,這個女老師真倒霉,所有不學習的學生全讓她攤上了。非也!不學習且惹是生非的學生讓你記憶深刻,學習踏實且認真的學生讓你省心,學習進步或一直在努力的學生讓你感動。
我班上有兩個特別讓我感動的學生,一個是李鑫,一個是毛毛。
毛毛是個女孩子,長得是那種讓人看了很踏實的、很有味道的越看越想看的好看,不是那種妖艷欲滴的水靈,也不是那種剛看好看越看越?jīng)]味道的美麗。
她體育好,無論是跑還是跳都是班里獨一無二的好苗子。在我的印象里,體育好的學生往往很聰明,但是坐不住,所以考試成績好的不多。但毛毛不是這樣的,她體育好,能坐得住,動作優(yōu)雅,學習很努力,但是成績一直不太好。
這一直讓我既可惜又焦慮。
李鑫是個男生,初一不努力,初二上半年不但不學習還搗亂。但膽子小,搗亂也是悄悄地、偷偷摸摸地進行。有一次,在物理課上,老師在黑板上板書,我在教室的后門上往里窺視,李鑫在隔了同桌的結(jié)了冰霜的玻璃上抻著脖子伸著胳膊費力地忘我地作畫,讓我抓了個正著。我把他叫到辦公室,讓他給家長打電話,電話還沒撥,他眼淚就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轉(zhuǎn)過年來,是初二的下學期了。
一開學,我就發(fā)現(xiàn)李鑫變了,首先是氣質(zhì)上的改變,神情是那么莊重,也不再和同學們嬉笑打鬧,上課認真聽講,作業(yè)完成得也非常好。期末考試差點就超越了第一名馬琮。
中高考結(jié)束了。李鑫在預料中取得了好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毛毛在預料之外情理之中也取得了好成績,上了重點高中。
人生可貴少年狂,一狂就狂出了自己的理想。人生可貴少年強,一強就強出了人們的預料。
三十六、“被競爭”下崗的老友
送走了初三畢業(yè)生,又該接下一屆新初一了。不同尋常地忙碌了三年,終于能歇一歇了。
一位無比傷心的老友來訪,痛苦得半天都不知道從何說起。我給她倒了杯茶,我們倆靜靜地坐了一會兒,她終于開口了:
“我被競爭下崗了,”頓了頓又說,“年級組長選班主任沒選我,班主任們選任課老師也沒人選我?!?/p>
“為什么?”
“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們學校是自由組合,校領(lǐng)導任命年級組長,年級組長選班主任,班主任選任課教師?!庇终f,“人際關(guān)系無比復雜。當然,我被競爭下崗也有你一份功勞?!?/p>
“此話怎講?”
“你用你的思想說服我,讓我不要變相轟攆學生,我也同意你的觀點,讓只能考個位數(shù)的學生也一直念下來,還參加了中考。你說,‘孩子考上考不上,哪怕是考幾分呢,經(jīng)歷過大型考試對他來說也是一種人生經(jīng)歷和體驗,國家給我們發(fā)工資是讓我們首先把學生教成大寫的人、合格的公民,并不是非得把他教會了,讓他考清華上北大 。我照你的話做了,可成績不行的學生得給我拉多少分呢?”
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要的是成績,比哪個學校升入重點高中的人數(shù)多。比哪個班的成績超越了其他班。重點學校都從社會辦學機構(gòu)挖生源,甚至從別的學校搶生源,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學校生源越來越好,有的學校生源越來越差。實現(xiàn)教育均衡的路還很漫長?。?/p>
三十七、教育到底是什么
我一直在思考,我們的教育目的到底是什么? 教育難道不是喚醒靈魂、挖掘潛能的一項需要教育工作者們付出極大耐心和心血的工程嗎?說工程也不準確,工程有完工的時候,但教育無期,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一個“大寫的人”。
我經(jīng)常有一些感慨,一些成績不好的孩子,上課蔫兒蔫兒的,一下課眼睛明亮神采飛揚,你根本就看不出他是個成績不好的孩子。
有一些孩子,上課不聽下課不學,作業(yè)天天完不成,你無論怎樣批評他都不計較,課外見了老師總是甜甜地跟你打招呼,你能嫌棄他嗎?
不要嫌棄孩子們成績差,我們自己為什么不能成為愛因斯坦、鄧稼先、袁隆平那樣的大家呢?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彩人生。每個人都具有其他人所不具有的優(yōu)點。人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有他獨到的理由,誰也不能歧視誰。
學生更是這樣。
在我眼里,學習成績科科優(yōu)秀的孩子固然好,一門功課非常突出的孩子也非常好,各科成績分數(shù)不高的學生也是好孩子。各科成績都不好的孩子也不能說他沒出息,他將來可能是個藝術(shù)家、作家或其他方面的天才,即使他們將來就是一個普通的公民,我們也不能給學生貼標簽,下斷言,更不能嫌棄、放棄他們。
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孩子們的能力也是不能預測的,只要我們的教育踏踏實實,多關(guān)注、關(guān)心,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激勵孩子,不歧視孩子,哪怕他是一顆最無名的小花,也要讓他自豪地發(fā)出自己的清香;哪怕他是一棵最不起眼的小草,也要讓他頑強地、信心百倍地翠綠著。
沒有一朵小花、一棵小草是無用的,有了它們世界才多姿多彩。沒有一個孩子的生命是不精彩的,他生命本身的價值就是精彩的。
(全文終)
編后:三萬字的《女教師手記》歷經(jīng)8個月,終于連載完畢,這是《內(nèi)蒙古教育》辦刊史上第一次這么久地連載一篇長文。讓編輯長長出了一口氣的,不僅僅是因為文章的冗長,而是故事的沉重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故事是作者的親歷,思考是作者的自悟。那些不安分的男孩女孩應該感謝在青春期能遇到一個這么寬容、慈愛自己的老師,十五歲也許不懂,二十歲也許不懂,到了四十歲或許就懂了,該怎么感恩這個在我們鴻蒙未開的時候費盡心血扶持、矯正我們的女老師???
張老師遇到的難處不是個案,而是一個今天教育面臨的普遍性問題——有龐大氣場的應試教育模式;盲目攀比的升學率;義務(wù)教育學習內(nèi)容的繁難偏舊;一把尺子量所有孩子的評價觀;家庭教育的嚴重匱乏……我們可以找出無數(shù)個使教育偏離教育的原因,但我們沒有一個理由可以鄙視、放棄孩子。
“一個也不能少”,即使達不到“愛”,也要竭力去“悅納、寬容”那些不盡如人意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盡管我們的力量微薄,盡管我們的視野有限。
我想,這大約就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一點樸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