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珣
(太原市人民醫(yī)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上消化道出血,也就是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內(nèi)腔出血,其主要表現(xiàn)為嘔血與黑便,嚴重時可有不同程度的周邊循環(huán)衰竭與血容量減少現(xiàn)象[1]。該病誘發(fā)因素較多,以肝硬化和潰瘍最為常見。該病屬于突發(fā)性急癥,如果救治不及時,可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故此,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體征、全面做好護理工作、改善癥狀、減輕患者痛苦是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前提。本文選取1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旨在探討出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護理方法,在此報告如下。
本研究所選184資料為本院 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資料,根據(jù)其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全部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嘔血和黑便表現(xiàn)。對照組92例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0例,年齡為31~71歲,平均年齡為(53.3±12.5)歲;研究組92例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38例,年齡為30~72歲,平均(52.4 ±11.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
1.2.1 對照組進行病情觀察、心理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方法。
1.2.2 研究組進行全面護理,具體方法為:(1)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病情嚴重、起病快速、疼痛劇烈且具有反復性等特點,對患者身心健康的危害較為嚴重,易于誘發(fā)各種負面心理情緒(焦慮、抑郁、消極悲觀、絕望等)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護理人員應首先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耐心細致地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各種疑慮和提問,消除他們的未知恐懼。同時進行健康宣教,介紹成功案例,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樹立治療信心,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2)對患者的出血情況進行嚴密觀察,認真查找出血原因,對咯血還是嘔血進行嚴格區(qū)分,為醫(yī)生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提供依據(jù)。詢問患者病史,掌握前后表現(xiàn),注意口腔和鼻部等假性消化道出血情況。(3)活動性出血狀態(tài)下應禁食,停止出血6h后可食用半流質(zhì)或流質(zhì)食物,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止血前 2d 應禁食。指導患者科學合理飲食, 加快胃腸蠕動,對胃酸進行中和,維生素與營養(yǎng)補充增強體質(zhì)。不宜過量攝入鈉與蛋白質(zhì),避免誘發(fā)肝性腦病或腹水加重。(4)積極開展對患者的生活協(xié)助,禁食應注意強化營養(yǎng)補充,對輸液量嚴格記錄,保證導管的通暢度,對患者的受壓皮膚進行按摩,防止褥瘡發(fā)生,同時做好患者的口腔護理,防止口腔潰瘍等并發(fā)癥。(5)認真做好出院指導工作,宣傳上消化道出血知識,讓患者對自身的病情有正確認知,叮囑患者養(yǎng)成科學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戒煙禁酒、堅持適當?shù)腻憻?,特別叮囑患者在感覺不適時及時前來醫(yī)院復診。
治愈:無活動性出血現(xiàn)象、大便潛血實驗結果為陰性。有效:活動性出血基本停止,大便潛血實驗結果為陽性。無效:仍有活動性出血、病情惡化[2]。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
表 兩組臨床效果對比
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發(fā)病急突、痛感強烈等特點,大多數(shù)患者由于對疾病缺乏了解,正常的心理素質(zhì)難以抵御,茫然無措、抑郁焦慮、悲觀絕望等都會嚴重影響到治療。因此,心理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護理人員應高度重視患者的心理護理,積極進行健康宣教,令患者及其家屬盡可能掌握早期出血征兆和緊急處理方法避免病情加重。比如,若出現(xiàn)黑便或者嘔血癥狀,應立即叮囑患者臥床休息,避免體力活動,保持環(huán)境安靜。臥床休息宜平臥位,如果是大出血應稍微抬高下肢,確保腦部供血,患者嘔吐時,應指導其將頭偏向一側,避免窒息或誤吸,確保呼吸道暢通,必要時給予吸氧。
護理人員應嚴格遵照醫(yī)囑指導患者合理用藥,不可隨意更改處方或停藥。如果患者有復發(fā)傾向,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病情,加強全面護理,加快康復速度,必要時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本研究中,研究組通過全面護理效果良好,總有效率高達95.6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43%,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該結果與相關的研究文獻比較接近[3]。由此可見,全面護理有利于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及時快速有效止血,對患者的早日康復有重要意義,建議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