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金流
(廣西梧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廣西 梧州 543002)
本次實驗研究通過對比分析氨磺必利與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旨在探討何種藥物對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更佳。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間來我院進行就診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共收集住院觀察病例9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上述病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組均納入病例45例。本次實驗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有患者家屬均已簽署同意知情書。
對照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療,起始劑量為每天5mg,隨后依據患者實際病情變化和不良反應情況逐漸增加用藥量,1-2周逐漸加至治療劑量,但仍需注意患者每天最大服藥劑量不可多于30mg,持續(xù)治療6-8周。觀察組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療,起始劑量為100mg/d,時刻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和不良反應情況,1~2周逐漸加至治療劑量,持續(xù)治療6~8周。
應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價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具體療效評定標準為:①痊愈:PANSS減分率不低于75%;②顯效:PANSS減分率處于50%~74%之間;③有效:PANSS減分率處于25%~49%之間;④無效:PANSS減分率低于25%。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PANSS評分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PANSS評分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PANS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PANSS評分比較(±s,分)
組別例數治療前治療2周治療4周治療6周觀察組4586.88±12.0370.12±6.4363.14±4.1556.13±6.16對照組4587.82±11.0175.13±5.2170.21±6.1461.33±4.88 t 0.3874.0616.4004.439 P 0.7000.0000.0000.000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5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2 2%,經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χ2=4.050,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精神分裂癥主要是一種慢性遷延性的精神疾病,其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1]?,F階段,臨床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以早期、足量、足療程為主要治療手段,應當為全病程治療。多采用氨磺必利和阿立哌唑等藥物治療[2-3]。阿立哌唑作為新型非典型性的抗精神疾病類藥物,能夠對DA神經系統進行雙向調節(jié),屬于DA逆質穩(wěn)定劑,在D2、D3、5—HT1A和5—HT2A受體方面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不僅具有對5-HT1A和D2受體的激動作用,還具備對5-HT2A受體的拮抗作用,兩種作用相互結合有助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產生良好的治療效果。氨磺必利屬于苯甲胺的取代物,對D2及D3受體具有極高的選擇性,且對DA的合成與釋放具有控制作用,繼而可以達到抗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癥狀的目的[4-5]。
本文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95.56%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82.2 2%;兩組患者于治療前PANSS評分無統計學差異,治療后PANSS評分均有所下降,而觀察組患者PANSS評分下降幅度更為明顯;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除肌肉功能異常(錐體外反應)狀況兩組患者差異顯著外,其余不良反應兩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這兩種藥物治療均有明顯效果,不良反應均較少,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氨磺必利治療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