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伊寧市人民醫(yī)院 新疆 伊寧 835000)
成人腹股溝疝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其危害較大,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往往需采取手術進行治療。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是治療成人腹股溝疝的常用術式,具有一定的療效,但創(chuàng)傷性大,術后康復慢。腹腔鏡疝修補術是一類先進的微創(chuàng)手術,相比于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應用效果更佳,患者認可度更高。本次試驗就腹腔鏡疝修補術與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對治療成人腹股溝疝的療效進行對比。
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78例成人腹股溝疝患者參與本次試驗,入選病例均來自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依據(jù)隨機雙盲法將其分為治療組(39例)與對照組(39例)。治療組中男性、女性分別有30例、9例;年齡最小26歲,最大68歲,平均年齡為(48.6±5.5)歲。對照組中男性、女性分別有32例、7例;年齡最小23歲,最大69歲,平均年齡為(48.1±5.2)歲。治療組、對照組患者以上資料的差異不明顯,P>0.05,試驗可行。
治療組采取腹腔鏡疝修補術治療,行氣管內(nèi)插管麻醉,在臍輪下方正中處作一縱形切口,長度約為1.5攻防,將腹直肌前鞘切口,用手指將腹膜外間隙拉開,在腹腔內(nèi)置入腹腔鏡和套管針,充入二氧化碳氣體,將腹壓維持在12至14mmHg,使腹股溝韌帶、恥骨結節(jié)、Cooper充分暴露出來,并對其進行分離處理,置入并展開聚丙烯補片,排空二氧化碳,退出腹腔鏡。
對照組采取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行硬膜外麻醉,切口作于腹股溝韌帶平行處,呈斜形,長約5公分,之后對疝囊進行橫斷和高位結扎,之后將聚丙烯補片置于精索后方,將其固定在聯(lián)合腱、腹股溝韌帶、恥骨膜等組織中。
1.3.1 就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術中出血量、術后VAS評分、恢復活動時間、住院時間)進行比較。
1.3.2 就兩組患者在術后發(fā)生排尿困難、皮下積液、陰囊腫脹等并發(fā)癥的總發(fā)生率進行比較。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治療組、對照組患者的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組間對應的計數(shù)資料與計量資料統(tǒng)計對比采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較之對照組更少,術后VAS評分較之對照組更低,恢復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較之對照組更短,兩組相比P<0.05,見表1。
表1 治療組、對照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表1 治療組、對照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住院時間(d)治療組3926.1±3.52.0±0.3155.3±25.13.5±1.4對照組3940.6±4.33.0±0.6180.3±33.96.6±1.8 t 16.3329.3093.7018.490 P 0.0000.0000.0000.000組別例數(shù)術中出血量(ml)術后VAS評分恢復活動時間(h)
治療組、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7.7%、35.9%,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治療組、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成人腹股溝疝的發(fā)病率較高,屬普外科的常見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男性,其病因復雜,一般認為與腹內(nèi)壓力上升和腹部組織強度降低有關,會給患者的日?;顒釉斐蓸O大的負面影響,進而降低其生活質(zhì)量。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是治療成人腹股溝疝的常用術式,其療效尚不十分理想,且存在諸多局限性。腹腔鏡疝修補術是一類先進的微創(chuàng)手術,其創(chuàng)傷小,切口美觀,患者疼痛輕微,發(fā)生感染的幾率較低,且該類手術易于操作,術后康復快,可作為治療成人腹股溝疝的首選術式[1]。腹腔鏡疝修補術已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價值。汪文峰[2]的試驗認為腹腔鏡疝修補術治療成人腹股溝疝的總有效率超過90%,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10%,這一術式安全、有效。本次試驗結果顯示,腹腔鏡疝修補術相比于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對治療成人腹股溝疝更具優(yōu)勢,其術中出血量更少,術后VAS評分更低,恢復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更短,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僅為7.7%,且兩組患者上述指標對比P<0.05,曾斌[3]的研究結果與本次研究結果類似。
綜上,腹腔鏡疝修補術治療成人腹股溝疝具有顯著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