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進入21世紀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精神世界的需求也分外重要。攝影在群眾文化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發(fā)展。這是屬于一場親民的文化藝術,逐漸豐富著人們的業(yè)余生活。人們對周邊事物用手機或相機加以記錄,把美好的瞬間留在照片中。從攝影藝術中,人們不僅獲得了快樂,還能從其中提高文化修養(yǎng)。
關鍵詞:普及 文化生活 攝影藝術
藝術有很多種表現(xiàn)形式,攝影藝術作為其中的方式之一,其表現(xiàn)形式與其他表現(xiàn)形式有所不同,差別在于人們可以通過攝影把周圍美好的事物加以生動形象的記錄,更真實、更直觀的表現(xiàn)出當時的場景。在我國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攝影藝術已經逐漸得到普及,相機的操作也變得簡單明了。近年來我國對精神文明建設很是重視,攝影藝術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人民群眾文化的發(fā)展。
一、攝影藝術在人們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攝影藝術是一門高雅的行為藝術,它的存在不僅能夠記錄人們生活中美好的瞬間,更能提高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這些照片的存在,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樂,更能讓人們通過照片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使人們充滿對生活的向往,進而引發(fā)對人生的思考,這也是攝影藝術在人民群眾中廣受歡迎的原因。社會在發(fā)展,人們生活在提高,攝影設備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操作越來越簡單已經是攝影技術的一種方式,因此大眾對于攝影工具的接受度很高。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要根據當?shù)厍闆r,對攝影藝術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有個大概評判,從而對提高群眾文化生活能有相應措施,進而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文化素養(yǎng),群眾的生活質量提升了,文化素養(yǎng)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文化生活進而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二、攝影藝術在人們生活中的推動作用
(一)攝影可以促進小區(qū)和諧化建設。在群眾生活的小區(qū)環(huán)境普及攝影藝術,是促進社區(qū)和諧化建設的一種方式。讓攝影藝術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文化素質,讓生活更加的有姿有色,豐富多彩。藝術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攝影藝術需要依靠人們對生活的真實感情,以群眾文化為前提,以身邊生活為原素材,表達創(chuàng)造出有靈魂的藝術體現(xiàn)形式。通過照片把生活的點滴展現(xiàn)出來,更能讓人們了解到藝術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進而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yǎng)。
(二)攝影藝術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藝術修養(yǎng)。人們對攝影藝術的學習,一方面是學習如何進行拍攝,另一方面從攝影的過程中可以全面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從拍攝中注入自己的感情感染自己、感染別人,從知識技能到美學藝術雙重結合。不但可以強化人們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讓人們業(yè)余愛好更加豐富,而且攝影藝術還能提高人們的審美標準和鑒賞美學的能力。普及攝影藝術在人們生活中的常態(tài)化,能夠讓更多的人認識攝影、學習攝影,增強藝術審美和鑒賞能力,提高文化藝術的水平。
(三)攝影藝術可以加快旅游文化的蓬勃發(fā)展。我國地大物博,許多名勝古跡都是有文化底蘊的,如果缺少了文化沉淀,魅力將不復存在。人類文化遺產分為兩種,一種是物質遺產,一種是文化遺產,景區(qū)有些是只有其中一種遺產表現(xiàn)形式,一些景區(qū)是二者皆是,比如泰山、黃山、故宮、兵馬俑等,不但是物質遺產,更是文化遺產。攝影藝術是增加自然景觀的文化含量的,讓自然景區(qū)不但擁有迷人的自然風光,更增加獨一無二的文化風光。
(四)攝影藝術可以開放人們審美的方向。我國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悠久,中國文化藝術中攝影藝術占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歷史無所不有,比方說居民建筑、人文服飾,也可以是某一地區(qū)的風俗習慣、宗教文化等。這些美好的事物都可以借助攝影藝術加以保存,記錄當時的美好景象,這是目前為止最為科學也是最為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從另一個方面出發(fā),攝影藝術無疑是對大眾審美創(chuàng)造了多個的接入點,讓照片記錄美好,賦予當今時代獨有的藝術魅力和重要意義。通過靜態(tài)的表現(xiàn)形式,把美好的事物定格在當時,創(chuàng)造出無限美好的意境,使人們的審美方向更加寬闊,審美角度更加多樣。
三、如何在群眾文化中普及攝影藝術
(一)組織人們進行攝影藝術培訓,講解攝影知識。想要照出完美的照片,必須掌握豐富的攝影知識,在攝影技巧上也要下大工夫。對于攝影藝術工作者來說,掌握這些技能是必備條件。只有對攝影技術了如指掌,才能在群眾教學中游刃有余,在教學過程中生動形象的傳授人們攝影技術,能讓群眾們感受到攝影的獨特魅力,從而愛上攝影。在文化傳播站建立攝影藝術培訓中心,創(chuàng)立培訓班,開展攝影藝術教學,可以邀請一些攝影藝術家進行現(xiàn)場教學,講一講攝影的經驗,對有一定基礎的群眾也可以開設高一級的培訓班進行學習,在社區(qū)可以組織一些攝影園地,把攝影作品進行展示,讓攝影藝術工作融入到人們生活中去,進而提高群眾的攝影藝術水平。
(二)創(chuàng)建攝影網絡系統(tǒng)。如果想全面開展攝影藝術的工作,必須要建立攝影網絡系統(tǒng),這是由于將每個人民都能宣傳到攝影藝術的知識是不可能的,只能依靠網絡體系??梢栽谏鐓^(qū)建立攝影愛好者俱樂部,讓有攝影愛好者們統(tǒng)一起來,常聯(lián)系、常溝通,在俱樂部里設置管理人員,定期和其他俱樂部管理者進行經驗交流,尋找有效措施確保攝影網絡系統(tǒng)能夠正常有序的進行。
(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增強攝影藝術素養(yǎng)。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中,不缺乏美的事物,缺少的只是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攝影師們要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努力創(chuàng)造攝影環(huán)境,能利用的人物、景觀都能有效利用起來。比方說小區(qū)的綠化,四季的景色等等。這些景觀都不受限制,可供人們多角度進行拍攝。在拍攝過程中,最讓我們注意的一項問題就是安全。一切活動要以安全為前提,攝影愛好者在拍攝的時候常常到達忘我的境界,只顧拍攝不顧周圍的情況,很容易造成事故,我們一定要杜絕此類事件的發(fā)生。在完成作品后,可以舉辦攝影展覽,通過相互鑒賞提出建議,也能促進人們相互學習、相互進步,提高攝影藝術素養(yǎng)。
(四)提升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加大管理力度。在攝影藝術領域,工作人員的素質尤為重要,興趣和愛好是一個工作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好的攝影工作人員要有一顆熱愛攝影和樂于助人的心,只有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更好的傳授群眾攝影知識,讓人們更加了解攝影的魅力,從而普及攝影藝術到群眾中去,讓人們對攝影更進一步有所認識。在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同時,也要科學的建設管理體系,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對工作人員要嚴格進行專業(yè)技術考核,管理層必須都是攝影的專業(yè)人士,要充分保護藝術推廣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結束語
社會在發(fā)展,科技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尤其是精神文化方面,國家也在大力進行推廣,攝影藝術是最方便、最親民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它不但豐富了群眾的業(yè)余生活,更提高了人們的藝術素養(yǎng),它是人們追求美好事物的體現(xiàn),是人們留住美好的一種藝術方式。在群眾中普及攝影藝術,有助于提高國民素質,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作品為藝術領域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安滌非.淺析攝影普及對群眾文化的推動[J].赤子(上中旬),2016(01):63.
[2] 錢天明.如何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普及攝影藝術[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07):137-138.
[3] 張岳林.如何在群眾文化中進行攝影藝術的普及與推廣[J].傳播力研究,2018,2(30):22.
作者簡介:朱晗(1985.8-),男,漢族,湖北省十堰市人,現(xiàn)為十堰市群眾藝術館攝影部干部,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畢業(yè),主要研究群文攝影藝術的創(chuàng)作及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