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凡淳
不論是哪些原因,讓孩子大多數的成長時間,都是與祖父母在一起,在孩子的心理層面,或多或少會出現不同的疑問。心理層面的改變與自身經歷有關。孩子慢慢長大后,心里不免會出現“為什么自己是被祖父母帶大”這類的疑惑,若從小與祖父母關系好,可能會認為只是因為爸媽在忙,不得已才會這么做,然而對成熟的孩子來說,就會想說“賺錢是不是比自己重要”,更負面的還可能出現“我就是沒人要的孩子”的心聲。
在每天觀看的新聞中,不免看到關于孩子行為偏差、犯錯等內容,進一步發(fā)現,有些孩子是因為家庭狀況不佳,或是由祖父母帶大,而造成此結果,讓大眾對于隔代教養(yǎng)抱持了刻板印象,現今社會中祖父母的教育水平些有提升,也較重視孩子的教育,并不代表經由這樣的教養(yǎng)方式,孩子就會變壞。
但她也提到,隔代教養(yǎng)對于孩子成長過程的影響確實存在,可能是因為長輩體力有限,無法陪著孩子做很多事,或是覺得孩子失去父母的關愛,所以多寵愛一點,以彌補空缺,卻也同時模糊了教養(yǎng)孩子的原則及界線。
對于雙薪家庭而言,工作時間必須將孩子交給祖父母照顧,是不得不的選擇,但這樣的照顧責任,彼此之間該如何妥善分配?“照顧”可分為生理層面及心智發(fā)展層面,生理方面指的是能讓孩子吃得飽、睡得好,而心智發(fā)展層面則包含課業(yè)狀況、交友情況、人格發(fā)展等?!耙粋€孩子的成長重點在于認識自己”,因此她建議這方面由父母親主導較佳,祖父母以照顧、滿足其生理需求即可,原因在于多數父母親的教育程度比祖父母好,身教對于孩子來說也極為重要,透過父母親的親身體現,更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幫助往后的發(fā)展更完整。
(編輯/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