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洪甜
“黎老師,你昨天裝上的鎖,今天已經(jīng)被學生撞壞了。”課間接到宿管員打來的電話,我真是氣不打一處出。重點班的學生不好好學習,天天要班主任管紀律,這難道是他們應(yīng)該干的事情?由于準備上課,我盡量控制住自己的火氣,先把撞壞鎖的宿舍男生請出教室,了解具體情況,到底是誰干的“好事”?但他們個個面面相覷,既不出聲,也不承認,一副事不關(guān)已的樣子。既然沒有人愿意主動站出來,勇于擔當,我只能讓他們整個宿舍的男生都先不上英語課,回宿舍把鎖修好再回教室上課。
下課后,有個男生主動找到我,承認門鎖是他撞壞的,但態(tài)度很不好,還責怪我不應(yīng)該讓全宿舍同學停課修鎖,如此影響不好。我明確表示,一開始,我是問了幾次是誰把門鎖撞壞的,可是沒人承認,那我只能由宿舍全體成員共同負責。我向他了解:什么要把門鎖撞壞?他最初很不以為然地告訴我是不小心撞壞的。我不相信,怎么不可能一不小心就撞壞了?怎么不小心法?再且,我不是專業(yè)的裝鎖人員,我裝的鎖,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既然宣布了不可以用,為什么還要去撞?他立馬大聲回應(yīng)“我就是不小心撞壞的,如果你不相信就算了。你覺得我是小人咯?!钡谖骞?jié)上課鈴聲響了,先上課。
上課前,我還是覺得有必要花幾分鐘在班上對這件事進行全班教育,要讓他們知道做這樣的事情是在破壞公物、違反校紀校規(guī)。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在高一開學初,年級領(lǐng)導(dǎo)考慮到我們班是全年級的重點班,班上兩個男生宿舍之間有一個自習室,主要是為了方便他們課后用來學習。但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觀察,這間自習室并非用來學習,更多是成為吃夜宵或打鬧的場所。樓下的同學也經(jīng)常投訴他們拖動椅子影響休息,更為嚴重的是,因為這個自習室的垃圾問題導(dǎo)致班級被扣了幾次重分,影響了班級的集體榮譽。上學期,年級領(lǐng)導(dǎo)也因為這些問題建議我把自習室鎖上,不允許使用。但出于對同學們的信任,我遲遲沒有上鎖,讓他們繼續(xù)使用。所以,在本學期第一周周一早上的班會課上,我提前聲明不允許男生使用宿舍自習室,并將把門鎖上。當天下午,我花一個小時終于裝好鎖,并專門拍照留存,心想著這樣可以少一點被扣分了。結(jié)果沒想到,當天晚上他們就故意撞壞門鎖!
從表面上看,這是把鎖頭撞壞的一件小事,但實際上,卻是體現(xiàn)了重點班的學生沒有組織紀律性、沒有班級榮譽感、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識。有時,小事小節(jié)也能反映人的精神狀態(tài)和思想動態(tài)。我于是決定利用這次機會,好好給他們做一次思想教育工作。
我先讓撞壞門鎖的學生寫一份檢討書,看看他對這件事件認識態(tài)度,視情況再作下一步的處置。收到檢討書之后,看到他三言兩語輕描淡寫,還是態(tài)度不端正,不僅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不斷地在為自己開脫。事件還在升級,處理不好,毫無疑問,必將導(dǎo)致師生之間的隔閡,形成一道無形的“心靈之鎖”。
眾所周知,學生的成長不能完全依賴學校、依賴老師,家庭教育也不可缺位。鑒于學生檢討態(tài)度不端正,思想認識不到位,我決定請他的家長配合,通過家?;?,共同做好學生思想教育。于是告知家長學生破壞公物、違反紀律,請他們到學校配合開展教育。家長到學校之后,我和家長溝通,講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也講清了問題的嚴重性,以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第一,學生破壞學校公物在先,必須恢復(fù)原樣。第二,班主任查實學生破壞公物,學生仍以各種借口推脫責任,沒有改過之心。第三,認錯態(tài)度不好,在辦公室公然頂撞班主任,不懂得尊敬教師。請家長來學校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學生認識自己的錯誤,并盡快端正思想態(tài)度,盡量減少對抗抵觸情緒,盡快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來。
在學校老師和學生家長的教育引導(dǎo)下,該名學生終于認識到自己在思想認識上、日常行為以及在尊重他人方面存在的錯誤與不足,并鄭重地向班主任表示歉意。很快,這名學生走出情緒波動期,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軌道,師生之間也有說有笑。我深知,我們之間已順利完成了從打爛“有形之鎖”到打開“心靈之鎖”的轉(zhuǎn)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