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春華
久居廣州,當(dāng)我對這里的飲食文化了解較為深入以后,便認識到所謂“南甜北咸東辣西酸”的地域口味劃分并不全面。廣州屬濕熱之地,我印象中人們會以清涼飲品或蒸煮清淡的菜品除濕消暑,但沒想到還有一種風(fēng)味十分奇特,口感酸臭甜香的美食——豬腳醋。都說山西人愛吃醋,可你要是看到了廣州人如何將豬腳醋當(dāng)寶,就會覺得廣州人喜酸的程度并不亞于山西人。
初識豬腳醋,是我參加朋友孩子的滿月酒。菜未上桌,服務(wù)員先端上來一大盤豬蹄作為開味菜,聞之臭中帶香,香中帶酸,酸中帶咸鮮。我的口中不禁津液連連,好奇心滿滿,忍不住問主人為何先上這道菜?主人笑言:“這是我們廣州的豬腳醋,孩子出生三個月之前就由姥姥開始制作?!笨次衣冻隽梭@訝的神色,熱情的主人興致勃勃地向我介紹了豬腳醋。豬腳醋的制作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制醋前,要將糯米和黃黏米按二比一的比例調(diào)合,炒黃、炒香以后放到陶壇中,加入純凈水,密封三個月以后成醋液。醋壇子要一直存放在避光通風(fēng)的陽臺上。用釀造好的醋液煮豬蹄、雞爪、雞蛋、黃豆,可以給產(chǎn)婦健脾開胃祛風(fēng)祛濕。這里說的“風(fēng)”,是指產(chǎn)婦身體毒素。吃豬腳醋可以幫助產(chǎn)婦避免患上頭疼等月子病。
除給產(chǎn)婦食用,普通人也愛吃豬腳醋。用這種醋來煮食物,或直接飲用醋液,老少皆宜,飲后通體舒泰,可以預(yù)防感冒、軟化血管。廣州農(nóng)村家家都會備好陶制的醋壇子,方便隨時制醋食用。舊時,在山西,遇到給自家女兒提親的,主婦會問對方家有幾口酸菜缸,這是在打聽對方的家底子厚不厚。在廣州,婚嫁前,主婦會關(guān)心女兒婆家有幾個醋壇子?這是打探對方家里會不會過日子。如果回答有兩三個壇子,主婦就放心了。
我夾起一塊豬蹄,一股濃郁的醋香飄散開,喝下一碗湯,酸中帶著甜,甜中裹挾著濃香,背上馬上出了一層汗,似乎七經(jīng)八脈都增添了活力,頭頂都通上了一股熱氣。細一打聽,豬蹄和雞爪并非直接放入醋液中煮食,而是需要先洗凈焯水,以嫩姜炒出味道,再沒入醋液中慢火煮兩個多小時撈起備食。黃豆則需要先泡發(fā)好,才能放進醋去煮,煮好就撈出。廣州人吃豬蹄和雞爪時,除搭配醋液食用,還要配一道梅菜,梅菜是泡洗過后蒸好的。
豬腳醋有“液體榴蓮”之稱,因有益健康又叫“長壽醋”,有學(xué)者曾建議將這種醋申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在廣州繁華的北京路美食街,走一段路就能發(fā)現(xiàn)小攤販?zhǔn)圪u豬腳醋、甜醋或靚醋,它們其實都是豬腳醋。這類商品,通常是在一個小碗里放一個雞蛋、兩小塊豬蹄,帶湯,售價十五元人民幣左右。廣州豬腳醋這種難得的飲食文化,給廣州美食增添了別樣的風(fēng)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