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行吟澤畔的屈原

        2019-07-17 07:02:14靳懷堾編輯吳冠宇
        中國三峽 2019年6期
        關(guān)鍵詞:楚懷王洞庭楚辭

        ◎ 文 | 靳懷堾 編輯 | 吳冠宇

        初春的屈原故里 攝影/ 吳名洲

        寫下屈原這個名字,眼前便出現(xiàn)一幕蕭索悲凄的畫面:一個白發(fā)披散、形銷骨立的身影在湘江畔徘徊,破舊的衣衫在寒冷的北風(fēng)中瑟瑟顫抖,嗚咽的波濤伴著他杜鵑啼血般的悲吟: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但屈原本來不是這樣的,他出身于貴胄之家,為“楚之同姓”,血管中流淌的是貴族的血?!拔└嵋越怠钡乃ǔ錾谝辍⒁?、寅日,按照古人的意識,生于此日者吉祥無比),具有先天稟賦的“內(nèi)美”。偉岸俊朗,才華橫溢,意氣高張,懷抱“美政”的理想,“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芍^指點江山,英氣橫溢。只是后來他一心要舉賢授能,變法革新,在政治上有一番大的作為,觸及了權(quán)貴奸小的利益,造成了大半生顛沛坎坷,直至被逐出郢都,踏上顛簸悲吟的流放之旅。

        楚地山川孕育了屈原和楚辭

        屈原的出地在湖北秭歸,位于長江北岸的臥牛山麓,那里是楚國最初建國的地方,也楚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

        很多年前,秭歸老縣城還未搬遷時的一個深秋,我去屈原故里拜訪,見秭歸一帶的許多名勝都打上了屈原的烙印。秭歸老縣城東門外,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牌坊,上書“屈原故里”四個大字,系當(dāng)代大文豪郭沫若所書;旁邊還有兩塊石碑,分別刻有“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漢昭君王嬙故里”字樣。我的同伴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小小的秭歸,竟孕育出一男一女兩位蓋世人杰,真可謂地杰人靈??!走入屈原的故鄉(xiāng)樂平里,撲面而來的便是濃郁的屈原文化的氣息,香爐坪、照面井、讀書洞、“玉米三丘”等古跡,都在無聲地講述著有關(guān)屈子的動人故事。

        當(dāng)時正值秋季,滿目都是柑桔林,紅桔絢麗,隱沒于茂密的青枝綠葉中,如詩如畫,讓我不禁吟起了屈原的名篇《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是啊,這橘樹不但有“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的美好的外表,精純甘美的果實,更有獨立不移的高貴品質(zhì),難怪“蘇世獨立,橫而不流”的屈原會以之為榜樣,詠之頌之。

        移步間,一條碧玉帶般的河流淌入眼簾。它從崇山峻嶺中蜿蜒而來,在三閭鄉(xiāng)樂平里一帶卻放慢了載歌載舞的腳步,潺潺流淌,似有戀戀不舍之意。河面寬闊,溪水清澈,卵石、白沙、綠萍清晰可辨,水中游魚歷歷可數(shù);掬水入口,甘甜可口,唇有余香……不用說,她的名字應(yīng)叫香溪,是屈子家鄉(xiāng)的母親河。立于河岸遠眺,滿目青山綠水,巧云藍天;河上波光閃閃,輕舟點點,鷗鳥盤旋。我在想,智者樂水,這不舍晝夜的香溪,當(dāng)年該會給屈原多少人生的啟迪?。?/p>

        說到屈原,自然離不開楚辭。楚辭的世界,博大精深;楚辭的世界,色彩斑斕;楚辭的世界,令人神往。楚辭是我國戰(zhàn)國末期在江漢流域的楚國培育出的一種瑰麗雄奇、深沉真摯、悲壯奔放的嶄新詩歌,它的開山鼻祖就是屈原。楚辭連同它的偉大作者之所以產(chǎn)生于楚國,并非偶然,它是由楚國所處的地理和人文環(huán)境共同交融激蕩的結(jié)果。“楚人信巫鬼而重淫祀”,這是楚地民風(fēng)的一大特點。同時,楚地有瑰麗的山水,豐饒的物產(chǎn),加之地處“荊蠻”,較之中原,那里的人民不太把禮教當(dāng)回事,他們生性浪漫,我行我素,喜歡唱歌跳舞聽音樂,再加之信鬼好巫之風(fēng)的吹拂,更助長了音樂舞蹈的發(fā)展,影響到詩歌的創(chuàng)作。

        左:2019年端午節(jié),屈原故里挑戰(zhàn)“最多人一起包粽子”吉尼斯世界記錄。 攝影/鄭家裕

        我以為,屈原之所以成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除了楚地具有生產(chǎn)楚辭的溫床外,還是以下元素合成的結(jié)晶。首先,屈原的天賦一流。《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他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強,通曉律令,熟習(xí)外交,口若懸河,其超一流的天分,遠非常人可比。其次,屈原的母國地位“卑下”。荊楚是我國南方一個古老民族,它曾參加周武王伐紂的戰(zhàn)爭,因有功被封為子爵。不過,由于當(dāng)時的經(jīng)濟文化中心在中原一帶,楚國長期受到中原列國的歧視乃至敵視,被看作“披發(fā)左衽”的“荊蠻”,這就使楚人生命的基因中多了一層憂患意識、國家觀念和鄉(xiāng)土情結(jié)。而屈原呢?由于與楚王同姓,加之對自己有著極高的期待,他的家族意識、國家意識比其他楚人更熱烈、更持久。其三,屈原的命運多舛?!拔恼略髅_”,屈原的不幸,讓他心中洶涌著難遏的“憂憤”之氣,正所謂“屈原放逐,乃賦《離騷》”。于是,一個風(fēng)流千古的“東方詩魂”誕生了——從屈原開始,中國才有了以文學(xué)名世的作家;屈原創(chuàng)立的“楚辭”,不只是詩的高峰,文學(xué)的高峰,也是中國文人精神上的高峰。他的詩篇與《詩經(jīng)》合璧,共同形成“風(fēng)騷傳統(tǒng)”——一部楚辭,啟百代文心!在他之后,詩歌之河滾滾流淌,于今不絕。

        右:屈原后裔在秭歸屈原祠祭祀祖先。 攝影/黎明

        行吟澤畔寄情山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活所必須,是古人最為崇拜的自然力之一。華夏文明是典型的大河文明,中華民族祖祖輩輩離不開江河的哺育,同時也承受著江河暴怒鼓蕩洪水帶來的災(zāi)難,因而對江河充滿了愛恨交織的感情,愛悠悠,恨亦悠悠。

        湘江是楚國南境的巨川,滔滔南來,浩浩北去,注入洞庭,匯入長江。應(yīng)該說,湘江和洞庭湖對楚人尤其是南部楚人的繁衍生息影響巨大,因而楚人對湘江和洞庭湖的敬畏遠甚于其他江河湖泊。自古以來,湘水流域和洞庭湖一帶便是個水災(zāi)頻發(fā)之地。八百里洞庭,納湘、資、沅、澧湖四水,北與長江接通。四水中,湘水獨大,如果把湘水之神“擺平”,其他三水的水神自然不在話下了。關(guān)于湘水之神的來歷,和虞舜與娥皇、女英之間生死相隨的凄美愛情故事有關(guān):上古之時,唐堯有二女,長曰娥皇、次曰女英(稱“二妃”),一同嫁給虞舜為妻。舜老的時候,到南方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娥皇、女英千里尋夫,來到九疑(一作嶷),得知舜帝已死,悲痛欲絕,“以淚揮竹,竿盡斑”。后來二妃投湘水而死,化為湘水水神,人稱湘妃、江娥。屈原依據(jù)這一傳說,翻陳出新,作《湘君》《湘夫人》(又稱“二湘”),在“二湘”中塑造出一對彼此傾慕的青年男女追求美好愛情的形象。《湘君》寫湘夫人苦苦等待湘君,主人公是湘夫人;《湘夫人》則寫湘君期待與湘夫人約會,主人公是湘君。但陰錯陽差,有情人卻沒能聚首。

        每年端午,屈原故里都會在三峽大壩前水域舉行傳統(tǒng)龍舟賽。 攝影/黎明

        “二湘”首先是寫給湘水水神的祭祀之歌,但不可否認,這里也有屈原“借題發(fā)揮”的意味,我們可以從詩本身“讀出”作者是在借用“二湘”之口,宣泄自己政治上、情感上的困頓和執(zhí)著,傾訴對楚懷王愛與恨糾纏、失望與期待交融的復(fù)雜感情。于是,便有了“中國古代最具藝術(shù)意味也最為感人的愛情詩”——《湘君》、《湘夫人》,開啟了中國古代詩歌中以香草美人比喻君臣遇合的傳統(tǒng)。

        《湘夫人》的開首四句,更是屈子作品中寫景抒情的極致: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

        秋到洞庭,秋風(fēng)吹來陣陣涼爽,茫茫洞庭,清波蕩漾,落葉紛紛,這分明是一幅洞庭秋水圖。再看我們的主人公,望穿秋水也沒見到心上人的影子,于是面對浩渺的洞庭,“心波”起伏,愁緒四溢。情與景,水乳交融,把讀者帶入一個別樣的意境?!把U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這兩句是寫秋天洞庭的絕唱。有人說,“洞庭”一句抵得上唐人絕句千首,話雖說得夸張,但如果把前后文的意思貫穿起來,仔細玩味,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佳言妙句。深秋的洞庭,盛滿夏秋汛水,水勢浩蕩;秋風(fēng)勁吹,樹葉凋零,登高遠望之人的視野頓時開闊起來,透過樹干的夾縫就可將浩闊的洞庭盡收眼底。有了這兩句絕妙好詞的引導(dǎo)和啟發(fā),便有了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有了晏殊的“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有了無數(shù)詩人、詞人在“秋風(fēng)”“落葉”中悲秋情緒不絕如縷的傾訴……

        在屈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楚地山川風(fēng)物的描寫,屈子登山臨水,不止在流涕,在嘆息,也在尋求心靈的慰藉,將政治與精神上的不得意,滿懷的憂悶,流放路上的上下求索,對故國熾熱的愛與憂寄托于山水草木之中:

        ——“去故都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橈L(fēng)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凌陽侯之汜濫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結(jié)而不解兮,思蹇產(chǎn)而不釋。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保ā毒耪隆ぐй罚┰娭兄魅斯酥圻h去,沿著長江、夏水、洞庭一帶顛簸、流亡,冒著洪波大浪不知漂于何方,詩句凄婉動人、如泣如訴地表現(xiàn)出屈原離郢時的眷戀之情、痛苦之狀;而“上洞庭而下江”的漫長水路,汜濫的洪波,下浮的運舟,都成了直接、具體、實在地承載屈原戀闕思鄉(xiāng)、憂國憂君之思想感情的載體。

        ——“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保ā毒耪隆ど娼罚┣鎰e國都,滿懷憂傷地踏上了流放江南之路,看這湘江之水,好像深深地懂得他的戀戀不舍,回旋倒轉(zhuǎn),滯留行船。倘若問屈子對故國的愛有多深,流水代表他的心!

        ——“朝吾將濟于白水兮,登閬風(fēng)而緤馬。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保ā峨x騷》)山疊嶂水縱橫,盡管流放之路沒有盡頭,但屈原對國事仍然念念不忘。這不,他在想象中周游求索,渡白水登閬風(fēng)(神話中地名,在昆侖山上),又來到高丘山上訪求神女。對此,王逸在《楚辭章句》這樣解釋道:“楚有高丘之山。女以喻臣。言己雖去,意不能已,猶復(fù)顧念楚國無賢臣,以為之悲而流涕也?!?/p>

        ——“馮昆侖以澂兮,隱(文山)山以清江;憚涌湍之磕磕兮,聽波濤之洶洶?!渖舷沦猓磉b遙其左右。汜潏潏其前后兮,伴張弛之信期。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水之相擊?!保ā侗仫L(fēng)》)屈原設(shè)想自己死后,靈魂不滅,神游太空。但轉(zhuǎn)側(cè)之間忽然驚醒,又起故國之思:憑倚昆侖仰觀云霧,依傍(文山)山俯瞰清江水流。波濤洶涌,水石相擊,令人膽寒。心思也如湍急的流水一般,翻飛漂浮,忽上忽下,時左時右。這是屈原借著水流之“漂翻翻”的態(tài)勢,來表達心的困惑,不知所釋,不勝悲愴。

        “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磺恢阅芏幢O(jiān)(鑒)風(fēng)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保铣ち骸③摹段男牡颀垺の锷罚┦堑?,荊楚瑰麗的江山無時無刻不在熏陶啟迪著屈原,也撫慰著他那顆孤獨寂寞又愁凝苦結(jié)的心。

        志不得通,不如效彭咸之水游

        屈原是偉大的詩人,這樣的評價,恐怕不會有人提出異議。但當(dāng)年的屈原,他的理想可不是做一個詩人,而是做一個輔佐君王匡正時弊、濟世報國,從而實現(xiàn)“美政”理想的賢臣良相。盡管他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有“雖九死而猶未悔”的執(zhí)著信念,但由于他太追求完美,太過正直,太不諳世俗政治,在登上政治生涯的頂峰——任左徒之職,獲得短暫的輝煌之后,便跌入了“被疏”和“流放”的深淵,終日在無邊的忿懣和痛苦中掙扎;至于詩,不過是忿懣和痛苦衍生出的副產(chǎn)品,但卻“玉成了他成為一個空前而且恐怕絕后的偉大詩人”(郭沫若語)。

        戰(zhàn)國大勢,起初基本的走向是“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兩國勢均力敵。但這種格局,后來卻因楚王的昏聵和楚國上層的腐敗而改變。

        在屈原任左徒期間,秦惠王派張儀使楚,開出“許以商於(今河南淅川一帶)六百里”的空頭支票,并用重金賄賂楚國權(quán)臣,說動楚懷王與齊國絕交。齊楚絕交后,當(dāng)楚王派使者赴秦索要土地時,卻被秦相張儀以無賴的方式拒絕了。被“忽悠”的楚懷王感到十分恥辱,怒而興師,發(fā)兵與秦戰(zhàn)于丹陽(今陜西漢中),結(jié)果楚軍“死甲士八萬”,敗得一塌糊涂。屈原為此寫了《國殤》詩,以悼念為國犧牲的將士。惱羞成怒的楚懷王又“悉發(fā)國中之兵”,在秦楚邊界與秦軍再戰(zhàn),又遭慘敗。面對慘痛的現(xiàn)實,楚懷王認識到齊楚聯(lián)盟的重要性,也想起了被他冷落的屈原,于是派他作為使者兩次赴齊,在屈原的努力下,齊楚關(guān)系得以修復(fù)。齊楚再結(jié)聯(lián)盟,讓秦國頗為忌憚,于是秦國再施“連橫”之計,這一次,昏聵的楚懷王又一次受騙上當(dāng),放走了死敵張儀。

        楚懷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年),秦昭襄王初立,再次向楚國示好。楚懷王在身邊親秦派的鼓動下,徹底背棄了“齊楚聯(lián)盟”,與秦楚訂立黃棘(今河南新野縣東北)之盟。眼見得楚懷王“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一誤再誤,屈原心急如焚,多次直言強諫,惹得楚懷王一怒再怒,為了使自己耳根清靜,干脆下令貶謫屈原到漢北(今湖北鄖陽、襄陽一帶)?!冻樗肌酚性疲骸坝续B自南兮,來集北漢”,說的就是屈原第一次被流放北漢一事。四五年后,屈原才被召回。

        楚懷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昭王“邀請”楚懷王在武關(guān)(今陜西商縣東)相會。屈原深知秦國沒安好心,力勸懷王不要赴約,懷王不聽,果然上當(dāng),成了秦國的階下囚,三年之后客死異邦。新繼位的頃襄王,“暗主亂俗,汶汶嘿嘿,以是為非,以清為濁”(劉向《新序》)。在這樣的君王手下,屈原哪會有什么好果子吃。果然,頃襄王六年(公元前293年),“復(fù)放屈原”,這一次屈原的流放地是荒蠻的江南,流放的時間十二年,是他第二次流放,也是永遠的流放。這里的“江南”,是指楚國的“江南”,即現(xiàn)在的洞庭湖一帶。這一區(qū)域開發(fā)較晚,長期以來一直號稱荒蠻,歷來是楚國“黜臣竄逐之所”。屈原“上洞庭而下江”,漂泊于沅湘一帶,“九年而不復(fù)”,最后悲憤絕望,懷沙自沉,結(jié)束了悲劇的一生。

        秭歸樂坪里,屈原雕塑。 攝影/黎明

        “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這應(yīng)該是屈原生命歷程中最后一段時光的真實寫照?!氨橹z風(fēng)”(《九章·哀郢》),屈原是熱愛生命的,他在死之前,曾在大江之畔久久徘徊,尋找遺存的古風(fēng),產(chǎn)生了無限的悲慨,也有過許多躊躇、思考和選擇,但結(jié)果是無路可走——在屈原流放的最后幾年中,接連聽到了楚懷王客死異邦和秦破郢都的噩耗(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即公元前278年春,秦國大將白起率軍攻下楚都郢,頃襄王棄城而逃,“東北保于陳城”)。國破家亡,理想毀滅,希望無存,同時在這個世上,他沒有一個知音——“哀南夷之莫吾知兮”(南邊的少數(shù)民族,沒有一個理解我),只有極度的孤獨和痛苦,再茍活下去,實在沒有一點意思,于是作《懷沙》絕命詞,下定了“知死不可讓,原勿愛兮”的決心。

        公元前278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夜晚,屈原來到汨羅江邊?!百|(zhì)本潔來還潔去”,屈原把自己的歸宿放在清潔的水里——“懷抱沙石以自沉”。其實,屈原的水死,并非倉促行事,而是深思熟慮后的選擇。何以見得?在《悲回風(fēng)》中,屈原便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赴淵的意向,“凌大波而流風(fēng)兮,讬彭咸之所居”,“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彭咸和伍子胥的兩位先賢的遭遇,屈原是清楚的,但詩人已無路可走,只有追隨彭咸和伍子胥,赴水而死。其實,屈原以水為靈魂的歸宿,還另有深意。楚人源自巴蜀,古巴蜀人崇拜水,認為周流不已、長存不泯的水既是生命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生命的歸宿,還是生命輪回轉(zhuǎn)換的媒介。顓頊(五帝之一,號高陽氏)是楚族的祖先,在神話傳說中,顓頊即是死后在水中復(fù)生的。屈原作為“帝高陽之苗裔”,自然也是水神的后代,他自水中來,也希望最后浴水重生。

        粽子,聯(lián)結(jié)著屈原和今天的中國人。 攝影/鄭家裕

        我要說,屈原以水為自己人生的最后歸宿,是死得其所!因為,水的世界使詩人最終擺脫現(xiàn)世一切羈絆和束縛,使充滿傷痛的靈魂得到徹底安歇的地方;同時,水的世界是清潔的,與屈原一貫所持的不肯同流合污、清高獨處的品質(zhì)是契合的。

        坦率地說,屈原不是完人,他的人生悲劇有社會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他的自殺根源于美好人生理想與殘酷人生現(xiàn)實的矛盾。屈原是一個社會責(zé)任感非常強的人,一生都以治國安邦為己任;屈原對政治十分狂熱,但他的追求完美的性格又不適合做官,注定是個失敗的政治家?!扒恍?,在于他那浪漫天才的鋪設(shè)與幻想,縱橫馳驟揮灑自如的感情,沖決一切形式的酣暢氣力,令人眼花繚亂的七彩文章?!边@幾句對屈原充滿崇拜的話語是一個叫張煒的作家說的,我深表贊同。不過,我還是認為,屈原的不朽,除了“屈平詞賦懸日月”(李白語)外,更取決于他的精神境界,是他的忠君愛國、獨立不遷、上下求索、好修為常的高尚操守,是他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潔品性——在屈原的詞典里,沒有隨波逐流、同流合污、妥協(xié)退讓之類的字眼。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更同意楚辭專家周建忠對屈原所下的評語:“屈原的偉大之處與悲劇之源,就是對故鄉(xiāng)、故國過分的眷戀,對人格美的過分珍惜。屈原至死沒有離開楚國,用生命殉了自己的理想,用畢生追求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物質(zhì)的紀(jì)念碑,從而對民族傳統(tǒng)、倫理意識產(chǎn)生了巨大作用?!保ㄖ芙ㄖ摇肚v演錄》)。我們看到,屈原之后的中國歷史,每當(dāng)暴虐橫行、生靈涂炭的時候,每當(dāng)外族入侵、國難當(dāng)頭的時候,每當(dāng)天災(zāi)降臨、身處逆境的時候,屈原精神就會在神州大地上激蕩,成為炎黃子孫維護正義、抗擊外侮、共克時艱的力量之源。

        屈原故里的端午詩會 攝影/鄭家裕

        隨著時間的推移,屈原的形象在中華民族的心中不但扎下了根,而且越來越高大,以至于逐漸演化成讓他“獨享”了一個節(jié)日——端午節(jié)。

        屈原自沉的日子是五月初五。五月初五這一天為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起自周代。其起源的說法很多,比如,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紀(jì)念伍子胥說,惡月惡日避災(zāi)說,等等。但后來,這個被賦予豐富內(nèi)涵的民族節(jié)日,卻被屈原“獨享”了。

        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xiàn)出多少個叱咤風(fēng)云的英雄人物,又誕生了多少個世界級的文化巨匠,但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拿出一天來專門紀(jì)念的,惟屈原一人而已。所以,聞一多先生在《人民的詩人——屈原》中擲地有聲地說:

        惟其端午節(jié)是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和中國人民同樣的古老”,足見它和中國人民的生活如何不可分離;惟其中國人民愿意把他們這樣一個重要節(jié)日轉(zhuǎn)讓給屈原,足見屈原的人格,在他們生活中,起著如何重大的作用;也惟其遠在屈原死后,中國人民還要把他的名字,嵌進一個原來與他無關(guān)的節(jié)日里,才足見人民的生活里,是如何不能缺少他。悲哉屈原,偉哉屈子!你的楚辭永存,你的精神不朽!

        猜你喜歡
        楚懷王洞庭楚辭
        屈原行吟沉江
        淺析《屈原列傳》中楚懷王的性格特點
        余元君:一生只為洞庭安瀾
        洞庭謠
        心聲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0
        《楚辭·九章·惜往日》校讀一則
        屈原和楚辭
        秋夜讀《楚辭》
        《星月一舡壓洞庭》
        散文詩(2018年22期)2018-05-08 07:44:50
        端午節(jié)
        魏晉南北朝時期楚辭的接受
        免费黄色福利| 婷婷射精av这里只有精品|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香蕉尹人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视频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牲交|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久久无码一一区| 91久久国产露脸国语对白| 图片小说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熟少妇在线播放999| 欧美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不卡二区 |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aⅴ天堂亚洲国产av|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妇女|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欲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97国产精品麻豆性色| 在线免费观看黄色国产强暴av|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精品亚洲午夜久久久久| 亚洲一码二码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 精选麻豆国产AV| 精品人妻av中文字幕乱| 男女做爰高清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亚洲愉拍自拍视频一区| 美女脱了内裤露出奶头的视频| 免费无码黄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