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羽
有一種題叫“小明N歲了”,有一種口頭禪叫“完蛋了”。
馬恩博老師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在數(shù)學課堂上,他用教鞭敲著黑板問同學們:“小明今年8歲,他妹妹比他小一半,請問:小明100歲的時候,他妹妹多少歲?”
全班同學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50!”
“完蛋了!完蛋了!”馬恩博老師拍著講桌,“你們傲嬌什么呀?我的天哪!他妹妹要是長得那么慢,誰不想當妹妹呀!”
班長劉靈花的大眼睛忽閃兩下:“哎呀,壞了壞了,這不是純粹的1+1=2的數(shù)學題,好像潛伏著推理小說式的腦筋急轉彎哪!馬老師挖坑??!一個坑全班人往里跳?!?/p>
馬恩博老師瞄了一眼班長劉靈花:“你糾正一下?”
劉靈花站起來,說話節(jié)奏很快:“東風是向東吹的嗎?西風是向東吹的嗎?”
馬恩博老師堅定地回答:“不是?!?/p>
全班同學有笑的有不笑的。劉靈花說:“分兩步解,東風是向東吹的嗎?不是。西風是向東吹的嗎?是。”
馬恩博老師不好意思地撓頭:“我繞進去了。”
班長劉靈花補了一句:“您的題也把全班同學繞進去了。”
“好吧。”馬恩博老師講,“我和同學們一起分析。首先,要搞清楚學數(shù)學該怎么學?其次,要搞明白學好干什么?嚴謹,是學好數(shù)學的基本要求;聯(lián)系實際思考,是學好數(shù)學的本質要求。學習數(shù)學就是為了應用,應用題就很能說明這一點?!?/p>
他從教室前面走到后面,又從后面走到前面:“實際上,小明妹妹只比小明小四歲,過去小四歲,現(xiàn)在小四歲,將來永遠小四歲!歲數(shù)增長是變量,這四歲之差是不變量?!?/p>
班長劉靈花興奮地接過老師的話:“小明100歲時,他妹妹96歲!他長,他妹妹也在長,他一歲一歲地長,他妹妹不可能半歲半歲地長?!?/p>
“對的?!瘪R恩博老師十分贊賞,“這就理解對了,回答完全正確!”
全班發(fā)出“哦、哦”的聲音,表示聽明白了。
馬恩博老師站在講臺上,明亮的銀色教鞭優(yōu)美地畫了個弧形,然后在空中停?。骸霸俾狀}。小明5年前是5歲,5年后是多少歲?”
全班齊聲回答:“10歲?!甭曇舨豁懥粒f明不肯定。
“完蛋了!完蛋了!”馬恩博老師又著急了,“你們這叫什么?和廣告上說的‘小明今年20,明年18一樣,越活越年輕哪!”
班長劉靈花想了想,打算站起來,欠了欠身,又坐著不動了。她想到了什么,可一閃念后,還是沒有想清楚。
馬恩博老師發(fā)現(xiàn)了劉靈花細微的舉動,本想聽她解釋一下,見她又沒有要發(fā)言的意思,也就沒強求。
馬恩博老師也害怕劉靈花又東風西風地說個不停。他一手執(zhí)教鞭,一手舉起三個指頭:“看這里看這里!這道題中有三個階段,5年為一段,分前、中、后三段?!?/p>
班長劉靈花嗖地站起來:“小明5年前5歲了,中間還長了5年,5年后又是5年,三個5年,他應該15歲!”
“嘭、嘭、嘭!”馬恩博老師響亮地敲了幾下講桌:“同學們,都理解了不?班長的回答完全正確!”
“理解!”全班回應。有昂著頭的,有斜著肩的,有眼神飄忽著的,有愣神的……好一幅百態(tài)圖。
馬恩博老師的臉色告訴大家,他對全班同學的回應是有看法的。有人反應機敏,真理解了;有人明白了一點兒,但還沒理解透;有人絕對糊涂著呢,云里霧里的,裝懂。
“劉靈花,”馬恩博老師叫道,“課后檢查檢查,沒懂的,輔導一下?!?/p>
“Yes!”有人大聲贊同,暴露了真實心跡,這類人是多么期待班長幫助分析,拆除自己在理解上的障礙啊!
“再聽題?!瘪R恩博老師在黑板上寫著:小明7歲時,他哥哥比小明大11歲。10年后,小明比他哥哥小幾歲?
今天的課,全班同學第一次出現(xiàn)回答混亂,讓老師聽不清。
“完蛋了!完蛋了!你們能不能一個個站起來回答?”馬恩博老師催促。
沒人站起來。馬恩博老師看著班長,班長劉靈花也沒有站起來的意思。
“全班沒有一個敢吃螃蟹的嗎?”馬恩博老師問。
劉靈花站起來:“現(xiàn)在沒人吃螃蟹,改吃天鵝了。其實,吃一條蛇也可以,眼鏡蛇。”
“劉靈花,你啥意思?我招你惹你啦?”外號眼鏡蛇的男生氣憤地說。
“不是那意思。此眼鏡蛇非彼眼鏡蛇也,不是指的你?!卑嚅L劉靈花解釋。
外號眼鏡蛇的男生還要回擊,被馬恩博老師擋住了:“好了好了,回到正題?!彼翱瓤取眱陕?,繼續(xù)說,“這道題,運算相對麻煩些,但也可以推理?。『唵蔚孟瘛畠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哪!”
許多同學開始低頭運算,有的同學在黃鸝白鷺間徘徊,想象著一幅畫里,如何能跳出兩三個數(shù)字來。
“這還用算嗎?!”馬恩博老師頓腳,“小明的哥哥比小明大11歲,10年后,照樣大11歲,100年后,還是大11歲。反過來,也就是小明比他哥哥小多少歲?”
“11歲。”全班異口同聲地回答。馬恩博老師的提示很重要,沒有人不茅塞頓開。
“對嘛對嘛,大的比小的大多少歲,反過來,小的就比大的小多少歲,雖然問法不一樣,相差的數(shù)是完全相同的。10年后,50年后,100年后,相差的數(shù)是外甥打燈籠——照舊(照舅)!”馬恩博老師加重語氣說,“學習要靈活,我不要你們死板地學數(shù)學,只要理解了,找捷徑、走不尋常的路更好?!?/p>
全班鼓掌。馬老師的這段表述說進了同學們的心坎里。
“最后一道題。”馬恩博老師說,“小明在數(shù)九寒天迎著北風吃雪糕,有大人勸他別吃,小心吃壞了身體,小明邊吃邊回答:‘我爺爺活了103歲!請問:小明前言不搭后語,潛臺詞是什么?”
全班同學齊聲回答:“他爺爺吃雪糕吃得很健康,他要向爺爺學習?!?/p>
“完蛋了!完蛋了!”馬恩博老師的口頭禪脫口而出,“大冬天吃雪糕,能越吃越健康?連鬼都不信!”
“神都不信。”班長劉靈花跟了一句。
“牛都不信,馬都不信?!边€有人跟著附和。
“對呀,可我信了嗎?”馬恩博老師接話,同學們會心地大笑。
“小明的潛臺詞是……”班長劉靈花特別想知道。
馬恩博老師邊收拾講桌上的教本邊講:“小明的意思是,他爺爺之所以高壽,就是從來不管閑事?!?/p>
全班同學起哄:“噢噢,愛管閑事的大人,報應嘍!噢噢!”
“但小明的做法、說法是不對的。”馬恩博老師嚴肅地說,“該管你們的時候還得管。樹不剪,不成材;生不教,師之過。最后一道題,是批評題,同學們記住嘍!”
大家還想說什么,馬老師向班長劉靈花示意:時間到,下課。
(編輯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