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
一個夏天的晚上,成千上萬人聚集在大街上,試圖在戶外尋找一絲涼爽,但只能將手機閃光燈作為手電照明……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這樣的情景確實發(fā)生在紐約。當?shù)貢r間13日,紐約曼哈頓發(fā)生大規(guī)模停電,影響超過7萬人。美國《紐約郵報》不無諷刺地報道稱,“我們本希望成為金融、科技與傳媒中心,但我們甚至無法在周六晚上開燈”。
從13日傍晚開始,紐約曼哈頓中城與上西區(qū)一帶的30個街區(qū)大面積停電,導致知名地標時報廣場陷入黑暗,百老匯的音樂劇取消,部分地鐵無法運行,甚至還有上百民眾被困電梯內。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15日稱,官方已經(jīng)排除網(wǎng)絡或物理恐怖主義行為,但仍不確定停電的原因。
盡管如此,大停電依然讓美國輿論把矛頭對準到陳舊的基礎設施上。美國??怂剐侣劸W(wǎng)15日稱,“我們大部分基礎設施都是過時產品,它們迫切需要數(shù)十億美元的投資來修復”。報道提到,對于這些“古老的”基礎設施,一些小問題就會引發(fā)連鎖反應。2003年,一根樹枝落在俄亥俄州的一條電線上,導致美國和加拿大5000萬人遭遇停電。
作為美國的金融中心,紐約老舊的基礎設施已成為當?shù)孛癖姸嗄陙淼耐虏蹖ο?。曾長期在紐約曼哈頓居住的李先生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回憶稱,2014颶風桑迪襲擊美國東北海岸,導致當?shù)卮笠?guī)模停水、停電、停手機信號,整個街區(qū)都陷入黑暗,下城區(qū)的地鐵站也被淹沒。“過了兩天,一輛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的直播車來附近采訪,周圍的人都擁過去給自己的手機充電?!崩钕壬硎?。
英國《衛(wèi)報》此前報道稱,紐約從天然氣到橋梁均已變成“廢墟式構造”:有127年歷史的天然氣管道,使用百年的自來水主管道以及1904年開通的地鐵。其中,《環(huán)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對紐約地鐵印象深刻。該市地鐵運行緩慢,信號系統(tǒng)老舊,地鐵拋錨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此前,紐約市曾計劃動用370億美元翻修地鐵系統(tǒng),但該計劃由于需要長期關閉地鐵而被迫取消。
NBC援引匹茲堡大學電力工程教授格雷戈里·里德的話稱,美國各地都需要在基礎設施方面投入更多資金?!拔覀冇写罅坷匣幕A設施和過時的系統(tǒng),必須為此建立更多的備份或冗余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