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宇,黃東,何純,劉錚,譚曉偉,馮超
江油九〇三醫(yī)院胸外科 (四川江油 621700)
肺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較高,其中,非小細胞肺癌是其常見病理類型,在肺癌中占80%~85%。相比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的癌細胞生長慢,擴散晚,早期對癥治療可改善預后。目前,肺葉切除術是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常用方法[1]。本研究探討單孔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醫(yī)院收治的82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1例。對照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54~78歲,平均(64.91±5.68)歲。試驗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51~83歲,平均(65.87±6.1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非小細胞肺癌診斷標準,經病理檢查確診,具有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手術指征,同意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不愿參與研究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壓、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精神障礙、意識障礙、耳聾啞巴、無法正常交流的患者;腫瘤有2個或2個以上肺葉或者癌細胞遠處轉移的患者;有手術禁忌證患者。
入院后,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檢查,入室后,給予雙腔氣管插管,并行全身麻醉處理,患者取健側臥位,單肺通氣,常規(guī)消毒并鋪單。
試驗組行單孔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在腋中線第5肋間做1.5~2.0 cm切口,放置穿刺鞘,并插入胸腔鏡,結合術前影像學資料,認真仔細觀察胸膜腔狀況,了解腫瘤部位、大小和浸潤情況,查看是否存在粘連。若無致密粘連,延長切口至3~4 cm,放置切口保護套,涂抹石蠟油,將手術器械送至胸腔中,切除肺葉,清掃淋巴結,切除組織放置于無菌標本袋中,移出時,避免切口污染,用0.9%氯化鈉注射液反復沖洗胸膜腔2~3次,常規(guī)放置28號胸腔閉式引流管1根,關閉胸腔。
對照組行三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選擇腋中線第7肋骨間1.5 cm切口作為手術的觀察孔,肩胛線第8或第9肋間2.0 cm切口和腋前線第3或第4肋間1.5 cm切口作為兩個操作孔,操作方法與試驗組相同,術后,常規(guī)留置28號胸腔閉式引流管1根。
(1)比較兩組的各項手術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術后帶管時間和住院時間;(2)比較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感染、肺栓塞、肺不張。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術后帶管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帶管時間、住院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帶管時間、住院時間比較(±s)
6.648 3.595 7.390 P 0.000 0.001 0.000組別 例數(shù) 術中出血量(ml)術后帶管時間(d) 住院時間(d)試驗組 41 174.58±29.81 2.93±0.35 9.78±1.42對照組 41 221.74±34.27 3.41±0.78 12.31±1.67 t
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比較[例(%)]
肺癌是一種發(fā)病率高、危害大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與吸煙、電離輻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遺傳、大氣污染等多種因素有關。臨床上,肺癌可通過直接擴散、血行轉移和淋巴結轉移3種途徑散播轉移,大部分患者以咳嗽為典型癥狀,部分患者伴有胸痛、胸悶、氣急、聲音嘶啞、咯血或痰中帶血等癥狀[2]。非小細胞肺癌主要包括鱗狀細胞癌(鱗癌)、腺癌、大細胞癌,發(fā)現(xiàn)時,多發(fā)展至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較低[3]。近年來,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非小細胞肺癌發(fā)病率逐年升高,成為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臨床上一旦確診非小細胞肺癌,需根據患者實際病情,綜合患者身體狀態(tài),制定可行的治療方案,改善預后。單孔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造成的軟組織損傷小,可預防感染,由于僅開了一個肋間,對肋間神經造成的損傷小,減輕疼痛程度,增強有效咳嗽能力,在排痰和早期活動中,促進肺復張,促使患者早日康復,減少并發(fā)癥,改善預后[4]。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各項手術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比三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單孔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與微創(chuàng)理念更相符,但是,其操作難度較大,需醫(yī)護人員熟練掌握解剖知識,準確合理分配器械的位置,保證手術術野與需求相符[5]。
總之,單孔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確切,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