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靚,黃星武,楊海松
福建省腫瘤醫(yī)院放療中心 (福建福州 350014)
惡性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患者通常需在手術后輔以放射治療,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為其常用的放射治療方式[1]。全腦全脊髓照射技術對定位技術具有較高的要求,定位的準確性決定了放射治療的質(zhì)量,可更有效地保障治療效果。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可對全腦全脊髓靶區(qū)進行精確定位,明確劑量分布,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本研究探討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定位技術在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于福建省腫瘤醫(yī)院采用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定位技術進行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患者38例作為試驗組,另取同期醫(yī)院38例未采用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定位技術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對兩組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試驗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21~76歲,平均(41.73±5.27)歲;腫瘤分期,Ⅰ期7例、Ⅱ期11例、Ⅲ期15例、Ⅳ期5例。對照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19~78歲,平均(40.24±5.34)歲;腫瘤分期,Ⅰ期5例、Ⅱ期10例、Ⅲ期17例、Ⅳ期6例。兩組性別、年齡、腫瘤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體位固定。指導患者俯臥于治療床上,選用俯臥枕的固定方式,使患者的額頭和下頜骨下緣與俯臥枕緊密貼合,雙手置于體側,下肢自然伸直;身體平躺,確保頭顱正中線、脊突正中線和體中線矢狀線處于同一體中線矢狀面內(nèi)。因全腦照射是由兩個水平野對穿,全脊髓照射包括上野(頸胸部)和下野(腰骶部),所以分別使用塑面膜和塑體膜固定患者頭部、身體,將固定膜置于70 ℃水中,靜置1~2 min,待其變透明即取出,清除水漬。由2名操作人員配合,迅速將塑面膜置于患者頭部,將塑體膜置于頸胸交界、腰骶部,勻速牽拉并將其固定于床壓槽內(nèi)。待固定膜徹底冷卻,于患者體表皮膚以及面膜和體膜上做好“十”字標記,以此確保重復擺位過程中體位的準確度。(2)定位?;颊呷「┡P位,利用制作完成的塑面膜和塑體膜予以固定,采用三維適形金點定位法對全腦全脊髓進行定位,包括3組金點,每組均由3個“十”字組成,3組金點逐一在CT模擬定位機(飛利浦大孔徑螺旋CT)對患者進行螺旋掃描,參考CT掃描床水平方向屏顯讀選取3組金點,減少擺位誤差。對照組采用核通Simulix-HQ型數(shù)字化模擬定位機為未使用三維CT定位的患者進行拍片定位。(3)數(shù)據(jù)采集。定位結束后進行方案設計以及復位驗證,然后將方案數(shù)據(jù)傳送至直線加速器Elekta PRECISE拍攝0°和90°的驗證片,對射野邊界和骨性解剖標記點的偏移情況進行觀察,空間坐標x、y、z分別表示射野空間的左右方向(左方向為正)、頭腳方向(頭方向為正)、腹背方向(腹方向為正)。
統(tǒng)計兩組擺位誤差,包括患者左右、頭腳、腹背方向的擺位誤差,并比較。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左右、頭腳、腹背方向的擺位誤差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擺位誤差比較(cm,±s)
表1 兩組擺位誤差比較(cm,±s)
組別 例數(shù) 左右方向 頭腳方向 腹背方向試驗組 38 0.167±0.062 0.212±0.104 0.186±0.137對照組 38 0.264±0.094 0.342±0.127 0.365±0.172 t 2.53 2.06 2.16 P<0.05 <0.05 <0.05
化療和放射治療是臨床惡性腫瘤疾病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技術主要通過CT對腫瘤結構進行三維重建,依照重建結果對照射野進行設置,從而確保病灶得到有效的治療,同時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顯著提升了放射治療的安全性[3]。目前,隨著該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成熟,其在臨床上的應用逐漸普遍。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被廣泛應用于惡性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顱內(nèi)腫瘤患者的臨床治療,常作為外科手術的輔助治療。在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的過程中,采用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定位技術可解決放射均勻度、靶區(qū)位置定位的準確性、正常組織的保護等問題。傳統(tǒng)的定位方法擺位方式較為復雜,患者體位的舒適度較低,對患者下頜骨等組織造成損傷,不利于放射治療效果的正常發(fā)揮。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技術能有效提高大劑量分布靶區(qū)的適合度,使射野范圍覆蓋盡可能少的正常組織,進而降低對周圍組織的傷害。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照射野較多,照射時間長,因而體位固定十分關鍵。塑面膜和塑體膜的同步使用不僅能有效避免頭部的移動和身體的扭曲,還能減少胸腹因呼吸而引起的誤差,采用CT定位建立3組金點,更好地保證了擺位的精準性和重復性[4]。將全腦全脊髓治療床和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定位技術應用于放射治療中,能有效防止放射治療過程中脊髓野和頭頸野的銜接因劑量分布不均出現(xiàn)的冷點或熱點問題,使頭脊髓野上界和頭頸野下界密切貼合,避免兩野間散射線交叉引發(fā)的不良情況,改善射野交接區(qū)劑量分布不均的情況[5]。在放射治療中,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定位技術具有多方面的優(yōu)勢,可將其作為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的常規(guī)方案。本研究選取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患者中,采用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定位技術進行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的患者與未采用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定位技術的患者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結果顯示,試驗組左右、頭腳、腹背方向的擺位誤差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定位技術有利于提升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的精確度,進而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定位技術在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中有良好的應用價值,能明顯降低擺位誤差,為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