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林,司應明
(襄陽市中醫(yī)醫(yī)院,湖北 襄陽 441000)
股骨粗隆間骨折又稱股骨轉子間骨折,是指發(fā)生在股骨頸基底部至小粗隆下緣之間的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屬于髖部骨折的一種,多因車禍、跌落等外力因素所致,臨床較為常見,以中老年人群居多。股骨粗隆骨折導致髖關節(jié)變形和活動功能障礙,預后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2]。本研究觀察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療股骨粗隆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5年3月-2017年3月襄陽市中心醫(yī)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100例,其中男43例,女57例,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73.2±6.78)歲,Evans分型Ⅲ型59例,Ⅳ型41例。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54例,男21例,女33例;年齡61~83歲,平均年齡(72.9±5.28)歲,Evans分型Ⅲ型32例,Ⅳ型22例。對照組46例,男22例,女24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73.8±6.01)歲,Evans分型Ⅲ型27例,Ⅳ型19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和分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行常規(guī)攝髖關節(jié)正側位X線片以明確骨折診斷;②所有病例均符合WHO推薦的臨床診斷標準,并經(jīng)雙能X線吸收法測定骨密度,骨密度峰值減少2個標準差以上者診斷為骨質疏松癥;③患者生存期預計≥3個月;④患者自愿參加臨床觀察且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藥物過敏史者;②合并惡性腫瘤、糖尿病者;③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等影響骨代謝疾病的患者;④參加本研究但未能完成規(guī)定臨床療程及中途退出者。
兩組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PFNA)手術治療。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同時對照組患者口服鈣爾奇D片(惠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029),1片,bid。治療組患者靜脈滴注鹿瓜多肽注射液(哈爾濱譽衡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0001),24 mg 稀釋于0.9%生理鹽水250 mL,15 d為1個療程,根據(jù)患者病情持續(xù)給藥2~3個療程 。
1.4.1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jù)《骨科臨床療效評價標準》[3],參考其股骨粗隆骨質治療效果判定標準進行評分,按百分制計算,根據(jù)疼痛、骨折愈合情況、髖內翻畸形、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動等綜合評估。治療效果分為優(yōu)(治愈)、良(顯效)、可(有效)、差(無效)四個等級:優(yōu)為占總分的90%以上,良為占總分的70%~89%,可為占總分的50%~69%,差為占總分的50%以下??傆行?優(yōu)+良。
1.4.2 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 疼痛強度分為0~10級,其中無疼痛為0級,輕度疼痛為1~3級,中度疼痛為4~6級,重度疼痛為7~10級。
1.4.3 不良反應觀察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經(jīng)過治療,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7.7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7.8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兩組患者用藥前疼痛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治療組患者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疼痛程度比較 (n)
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均無皮膚壞死、感染,未發(fā)生褥瘡、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
骨質疏松是骨骼系統(tǒng)常見代謝性疾病,是由多種因素或疾病導致的骨骼單位體積內正常礦化的骨組織減少,骨小梁排列紊亂,骨的脆性增加,最終易在力的作用下發(fā)生骨折[4]。隨著年齡的增加,骨吸收和骨代謝兩個正常骨代謝過程失衡,骨量減少,誘發(fā)骨質疏松[5]。人均壽命的增加直接導致老年人口增多,骨質疏松的發(fā)病率也逐漸上升。骨脆性增高和骨量減少是骨質疏松性骨折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且好發(fā)于髖部[6]。骨強度取決于骨礦密度,骨密度低與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fā)病率緊密相關。骨質疏松患者經(jīng)常會有明顯的骨痛,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
骨折愈合是機體結締組織的再生修復,過程非常復雜,受多基因和骨生長因子的調節(jié)。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臨床治療常使用促進骨細胞生長的藥物,目的是為骨質疏松部位提供新的骨細胞生長環(huán)境[7]。目前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主要包括骨礦化藥物、骨吸收抑制藥以及骨形成促進劑,但不良反應較多。
鹿瓜多肽注射液為復方制劑,由梅花鹿的骨骼和甜瓜的成熟籽提取而來,含有誘導骨形成多肽類生物因子、甜瓜籽提取物、多種游離氨基酸、有機鈣和有機磷等。誘導骨形成多肽類生物因子之間相互協(xié)同作用,可促進體內影響骨形成和吸收的骨源性生長因子,包括β-轉化生長因子(TGF-β)、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BMPs)、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的生成[8]。TGF-β可促進骨細胞和成骨軟細胞增殖,抑制破骨細胞活性,調節(jié)骨形成。BMPs能促進骨痂形成,誘導形成新骨。FGF刺激內皮細胞復制和新生血管形成,促進骨骼發(fā)育和骨折愈合。這幾種生長因子協(xié)調互補,刺激成纖維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和成分改變,增加骨鈣素含量,促使骨組織成熟。甜瓜籽提取物能降低骨折部位局部的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不良血運得到恢復,改善局部循環(huán)。骨折通常會損傷局部組織,釋放大量炎性介質,產(chǎn)生炎癥反應,對局部痛覺感受器產(chǎn)生刺激,引起疼痛感。甜瓜籽提取物可抑制前列腺素釋放,發(fā)揮止痛效果[9]。多種游離氨基酸可促進骨源性生長因子合成。此外,有機鈣、磷還可通過調節(jié)骨代謝平衡,刺激成骨細胞增殖,促進骨折愈合[10]。這幾種成分共同促進骨折修復及誘導新骨形成。
本研究采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療股骨粗隆骨質疏松性骨折,通過與對照組治療后臨床療效和疼痛程度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治療組大多數(shù)患者在治療1個周期后疼痛程度明顯改善,2個周期后活動量增加,生活質量也得到提高。表明鹿瓜多肽注射液能促進骨折愈合,減輕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質量,利于骨折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