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禮建
(海南省第二衛(wèi)生學校,海南 五指山 572200)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高血糖是因胰島素分泌缺陷或人體的生物作用受到損傷,或是兩者共同引起[2]。糖尿病患者因長期血糖過高,極易出現(xiàn)組織、器官功能受損,如眼、腎、心、血管、神經(jīng)等[3]。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 90%以上[4],發(fā)病年齡為 35 歲之后[5]。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6]。據(jù)報道,2型糖尿病患者極易合并肺部感染,占2型糖尿病患者的40%左右[7]。2型糖尿病病情相對穩(wěn)定,癥狀多不明顯,大多數(shù)患者不會出現(xiàn)明顯消瘦,但是體重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下降[8]。高血糖不僅是導致各種并發(fā)癥的主要因素,也是使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9],而合并肺部感染不僅會影響患者血糖水平,還會誘發(fā)感染,使患者病情加重[10]。胰島素是治療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方法,可使血糖水平保持穩(wěn)定,代謝紊亂得到糾正。基于此,筆者選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效果及對血生化指標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療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75例。觀察組,男44例,女31例,年齡42~79歲,平均(62.49±3.78)歲,肺部感染病程7~ 15 d,平均(10.40±2.80)d;對照組,男46例,女 29例,年齡 41~80歲,平均(63.11±3.21) 歲,肺部感染病程8~14 d,平均(10.80±2.20)d。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納入標準:(1)符合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與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療標準;(2)空腹血糖(FPG)≥7.0 mmol/L,餐后2小時血糖(2hPG)≥11.1 mmol/L;(3)伴有發(fā)熱、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癥狀;(4)肺部出現(xiàn)實變體征與濕性啰音;(5)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家屬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肺部腫瘤、肺結核、肺水腫、肺栓塞等疾病;(2)有精神疾病;(3)患者存在溝通障礙、認知障礙;(4)重要臟器,如心、肝、腎存在嚴重疾病或功能障礙;(5)患者或與家屬不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對照組與觀察組均實施常規(guī)治療。具體方法如下:對癥治療,根據(jù)患者情況給予抗感染、營養(yǎng)支持、呼吸支持以及平喘化痰等相應治療。使用常規(guī)降糖類藥物二甲雙胍(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081)0.5 g/次,每日1次;拜糖平(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05)50 mg,每日3次。上述藥物均為口服,服用劑量根據(jù)患者血糖情況調(diào)整。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腹部皮下注射胰島素(江蘇萬邦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20220614),治療期間胰島素用量需根據(jù)血糖情況及時調(diào)整,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FPG<7.0 mmol/L,2hPG<11.1 mmol/L)。
臨床療效分為治愈、有效、無效3種,治愈:指患者各項癥狀消失,體溫、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肺部病灶組織被完全吸收;有效:大部分臨床癥狀消失,體溫與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肺部病灶部分被吸收;無效:患者臨床癥狀、體溫、血常規(guī)等各項指標均無顯著改善,肺部病灶未被吸收??傆行?治愈率+有效率。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機離心獲得血清后,將血清存放于-20℃環(huán)境中備檢。使用自動生化分析儀(珠海普利德醫(yī)用設備有限公司)檢測FPG、2hPG以及血糖達標時間。使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降鈣素原(PCT)水平,使用免疫比濁法對患者血清中C反應蛋白(CRP)水平進行測定。治療后檢測患者血鈉、血鉀、血漿膠體滲透濃度。
所有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臨床療效采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治療前后糖代謝指標、血清中炎性因子、血生化指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8.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5.33%,差異具有顯著性(P<0.001),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FPG、2hPG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后,兩組FPG、2hPG均顯著下降,差異無顯著性(P>0.05)。但觀察組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血糖水平比較()
表2 治療前后兩組血糖水平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前組間比較治療后組間比較組別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t值P治療前治療后t值P t值P t值P 2hPG(mmol/L)18.04±4.29 10.21±4.00 11.561<0.001 17.69±3.78 11.31±3.61 10.571<0.001 0.53>0.05 1.768>0.05血糖達標時間(d)9.20±3.10 11.7±4.78 3.800<0.001 FPG(mmol/L)8.50±3.85 6.18±3.34 3.942<0.001 8.56±4.13 6.68±3.54 2.993<0.05 0.092>0.05 0.890>0.05
治療前,兩組 CRP、IL-6、PCT 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后,觀察組CRP、IL-6、PCT下降,治療前后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對照組CRP、IL-6下降,治療前后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PCT雖有所下降但差異無顯著性。治療后,兩組CRP、IL-6、PCT比較,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 3。
治療后,觀察組血鈉、血鉀、血漿膠體滲透濃度等生化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4。
2型糖尿病患者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該狀態(tài)對于病原菌生長非常有利[11-12]。 肺部感染是 2 型糖尿病的常見并發(fā)癥[13],可致患者糖尿病痹癥惡化,導致肺部感染久治不愈[14]。免疫功能下降患者肺部感染后自身各項血生化指標會顯著升高[15-16]??诮鹨娴龋?7]研究結果表明,感染可使血糖升高。胰島素是治療2型糖尿病直接有效的方法,可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糖過高的情況[18]。
表3 治療前后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表3 治療前后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前組間比較治療后組間比較組別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t值P治療前治療后t值P t值P t值P IL-6(pg/ml)1.20±0.15 0.77±0.15 17.555<0.001 1.19±0.17 0.97±0.1 9.66<0.001 0.382>0.05 9.608<0.001 PCT(mg/L)0.12±0.04 0.07±0.10 4.020<0.001 0.11±0.08 0.10±0.03 1.014 0.312 0.968>0.05 2.489<0.05 CRP(mg/L)11.40±1.92 4.38±1.65 24.015<0.001 11.31±1.98 6.57±1.57 16.245<0.001 0.283>0.05 8.327<0.00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使用胰島素治療后臨床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胰島素分泌能力不足,而胰島素的使用可以讓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控制[19]。本研究根據(jù)患者血糖指標實時監(jiān)控數(shù)據(jù)調(diào)整藥物用量,能夠更準確地按照患者需求給藥,更加準確、快速、平穩(wěn)地控制血糖水平。胰島素的使用讓患者糖代謝異常的情況得到改善,免疫功能得到恢復,由于注射胰島素起效快,因此抗感染治療能夠更快見效。
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胰島素治療后患者FPG、2hPG水平均顯著降低,血糖達標時間也顯著縮短,CRP、IL-6、PCT顯著降低,血鈉、血鉀水平也顯著下降,血漿膠體滲透濃度顯著升高。原因是口服藥物需要一定時間,導致患者血糖下降速度過慢,而注射胰島素可在更短時間內(nèi)讓患者血糖達到正常水平。因高血糖狀態(tài)得到改善,病原菌生存環(huán)境改變,也會使抗感染效果提升,使得炎性指標水平下降,代謝紊亂情況得到顯著改善,這也與呂愛玲等的研究結果一致[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