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蓮蓮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充分認識和領悟德育滲透的要點,學習美術可以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豐富的藝術修養(yǎng),那么在美術教學中如何憑借教材向?qū)W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提高繪畫基礎知識、技能與陶冶美好心靈和諧發(fā)展呢?下面就針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滲透作進一步的探討。
一、小學美術教學對德育滲透的獨特優(yōu)勢
1.美術教學的綜合性。德育本身關乎社會的方方面面,美術教學中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能夠為德育滲透提供更多的途徑和方式。
2.美術教學內(nèi)容的多元化。一成不變的教育模式會讓人產(chǎn)生惰性,產(chǎn)生疲勞,而小學美術學科的教學形式豐富多樣,可以分為繪畫技能課、寫生課、欣賞課、造型設計課等等,提升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也增強了德育滲透工作的有效性。
3.美術教學評價方式的多樣性。美術教學的評價是較有藝術性的一種評價方式,它的方法有很多種,教師會根據(jù)實際情況,在活動開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采用不同指向的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它具有開放性、自評性、豐富性、多樣性以及適切性等特點。小學生正處在一個易于思想教化的時期,對直觀的語言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美術活動潛移默化地實施道德教育,使其內(nèi)化為德育思想。
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策略
1.充分挖掘美術教學中的德育素材。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要注重挖掘課本中的德育知識,因課來選擇德育主題并進行德育滲透,通過備課的方式將德育知識融入進去。例如:在上三年級美術“變廢為寶”這一課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廢舊的材料,如舊掛歷、易拉罐、吸管等進行組合和創(chuàng)造,制作出個性鮮明的立體造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仔細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廢舊材料,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將各種廢舊材料加工成各種物品。通過制作,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又培養(yǎng)了學生對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以及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品德。
2.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首先,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yǎng),要把握好每個學生的心理,從心理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在遇到學生的問題時,能用科學的、合理的方式方法去處理。例如:小學的美術課堂是比較活躍的,教師經(jīng)常會在課堂上遇到同學之間互相吵鬧,在這個時候教師要心平氣和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并教會學生用恰當?shù)姆绞絹硖幚韱栴}。另外,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善于把握小學生的心理,適時推進一些情感教育。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節(jié)假日(國慶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等)或重要的日子(父母的生日、紀念日等)與美術教學結(jié)合起來。并且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把教學中所需要的圖像、語音、音樂、影像以及文字進行有機結(jié)合,通過生動、直觀、形象的視覺效果展示給學生,刺激他們的感官,增強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
3.教師要注重在細節(jié)上的德育滲透。首先,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以身作則,在教學中要有優(yōu)雅文明的言談舉止,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對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和文化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其次,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細節(jié),在細節(jié)的問題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例如:在上剪紙課時,提醒學生在用剪刀時要小心,不要把刀尖對著同學。如果是有同學忘帶工具時,建議同學們合作完成作業(yè),引導學生互相幫助,讓他們體驗到團結(jié)互助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不但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和注意力,同時也能讓學生感悟到勞動和協(xié)作精神,分享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與人交流、互助合作、珍惜藝術作品的意識等等。
總之,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思想、動機、興趣發(fā)展的關鍵階段,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德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和靈魂,滲透式的德育教育在德育教學中非常重要。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美術學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美術教學內(nèi)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既有效又有趣的方法,把這些情感充分地展現(xiàn)給學生,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更多地體會到生活中的情感和樂趣。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增強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