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
(臨沂市婦女兒童醫(yī)院 山東 臨沂 276004)
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小兒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中最常見的病原,近年來,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RMPP)的比例也大幅度增加,大多數患兒病情重,病程遷延,表現為大片肺實變、可合并肺不張、較多量胸腔積液,甚至可導致遺留性肺不張、閉塞性細支氣管炎、肺壞死、支氣管擴張等肺部后遺癥,并且常伴隨肺外并發(fā)癥,如肝損傷、心肌炎等,嚴重影響患兒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病情嚴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臨床治療上以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保守治療效果較差。早期診斷和治療對疾病恢復和預后有非常重要意義。常規(guī)的治療不能滿足患兒的診治,纖維支氣管鏡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被廣泛應用,其優(yōu)勢在于易插入、觀察范圍廣、安全性高等等[1]。為了分析在兒科肺炎支原體大葉性肺炎診治中纖維支氣管鏡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臨沂市婦女兒童醫(yī)院小兒內科一區(qū)住院確診為肺炎支原體大葉性肺炎患兒80例為對象。診斷MPP參考標準:符合實用兒科學第7版肺炎診斷標準;血清學檢測起病4周內雙份血清IgG抗體的滴度有4倍以上的升高或下降到原來的1/4,或者單份以上血清MP-IgM≥1:160。入選肺炎支原體大葉性肺炎參考標準:在符合MPP入選標準的基礎上,X線胸片或肺CT示肺葉或節(jié)段性實變、大片密度增高影。入選患兒TB-Ab(-)、PPD(-~+)。纖支鏡檢查排除氣道異物、先天性肺發(fā)育不良等情況。入選的80例患兒根據家長意愿是否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術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對照組行常規(guī)治療,根據患兒實際情況提供止咳、化痰、解痙、營養(yǎng)支持、抗感染等對癥藥物,低流量吸氧補充機體氧容量,補液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
實驗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纖維支氣管鏡布地奈德混懸液灌洗,其中常規(guī)治療方案內容、藥物來源等均同對照組,纖維支氣管鏡布地奈德混懸液灌洗方法如下:術前常規(guī)禁食禁飲4~6h,術前30min經口鼻途徑將2%利多卡因泵吸局麻,鎮(zhèn)靜選用咪達唑侖肌肉注射,根據患兒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型號的纖維支氣管鏡,治療時自鼻孔或口腔將支氣管鏡插入,觀察各級呼吸道情況,進鏡過程中可予以2%利多卡因滴入行支氣管內粘膜麻醉,根據術前影像學檢查結果(CT)仔細探查病變部位,可見粘稠痰液、壞死粘膜、痰栓等情況應予以生理鹽水布地奈德混懸液灌洗,即利用活檢通道將37℃、2~5ml生理鹽水灌洗后于支氣管內保留30s,之后經活檢通道將生理鹽水有效回收,重復3~5次。之后于活檢通道予以2ml布地奈德混懸液+37℃、3ml生理鹽水灌洗病變重點部位,混合液于支氣管內保留30s后經活檢通道有效回收。
觀察實驗組和對照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治療有效:胸悶、咳嗽、喘息困難等癥狀消失;治療好轉:胸悶、咳嗽、喘息困難等癥狀明顯好轉;治療無效:胸悶、咳嗽、喘息困難等癥狀沒有改善。治療有效率=(有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治療有效率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兒治療有效率對比(例)
兒童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高發(fā)人群,其中以支原體肺炎較為常見[2]。研究表明[3],支原體肺炎患兒常伴有氣道分泌物增加、氣道狹窄等現象,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診治,癥狀不能緩解,嚴重了會導致患兒出現心力衰竭的癥狀,甚至會威脅到患兒的生命。纖維支氣管鏡的檢查可以直觀的看到患兒是否存在黏膜充血、水腫等病變現象,是否有支氣管炎性狹窄及分泌物阻塞現象,纖維支氣管鏡可以通過對患兒病變部位的觀察,明確病因,從而做進一步的治療[4]。利用纖維支氣管鏡對肺炎支原體大葉性肺炎患兒行灌洗治療,布地奈德混懸液可直接送達局部并發(fā)揮局部抗炎作用,抑制氣道高反應,減少腺體分泌,促進氣道擴張,并使氣道黏液分泌減少,肺通氣功能改善,起效快,反應小,安全性高。本次選取80例患兒,對兩種治療方式進行綜合對比,實驗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纖維支氣管鏡布地奈德混懸液灌洗治療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纖維支氣管鏡布地奈德混懸液灌洗應用于肺炎支原體大葉性肺炎患兒輔助治療效果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