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舒寧
(遼寧科技大學體育部,遼寧 鞍山 114051)
小場地通常指的是一種短式網球的標準化場地。短式網球的標準場地長13m、寬6m,端線至擋網的高度不低于4m,場地之間設置間隔應該控制在2m,網柱的高度在0.185m,網長7m,球網中央高度為0.18m,另外網柱之間的長需要控制在7m左右(用羽毛球網就可以)。場地面質不受限,可以采用沙土和水泥以及木板、瀝青和塑料等材料,而且要求表面平整就行。小場地訓練時的初級階段可以不使用擋網,優(yōu)勢在于學生在打球的時候不會受到擋網的限制,進行多回合擊打球,借此來有效提高手感。
念動練習屬于是網球基本功教學中的一種常見有效的練習方法。此方法的采用主要是指通過學生的意識練習激起其對應的運動反應,同時還可以結合對應的一些回憶及想象運動項目,以此來引發(fā)肌肉的變化,終究喚起運動者的臨場感覺。但是在念動練習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可以發(fā)現能通過網球運動和知覺最終激起或者實現學生的心理因素。
在高校體育網球課小場地教學過程中,整個念動練習的過程可以將其比擬為物理實驗的理想過程,合理利用場地資源,引導學生嘗試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生一系列動作的想象,相較傳統(tǒng)教學方法更能提高教學效率。念動練習的成功,首先要求學生具備穩(wěn)固的學習基礎,通過反復觀看網球訓練的比賽視頻和訓練資料來加深印象;其次練習的過程中身體要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確保形成正確的動作想象。
例如,在高校體育網球課基本功教學的對墻練習過程中,合理利用小場地有限資源,便于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網球訓練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就是對墻練習,而且這種方法也比較有效。在實際練習的過程中,能夠使得練習者很好地把控對球的控制感及靈敏度,之后再由遠球到近球,或者由輕球到重球,慢慢地展開練習。這種方法不同階段球技的球員在練習過程中會發(fā)生不同的效果。結合念動練習方法的要領,便于解決小場地網球投擲對墻教學難題。在規(guī)定區(qū)域的墻壁上標記投準練習范圍,給出時間讓學生思考如何有效提高網球投準率,形成想象中的運動記憶。繼而教授學生學會正確的握拍姿勢、站位姿勢,要求學生投球盡量不超出練習范圍2m外,提高學生的投擲技術。此外,處于初級階段的學生剛開始可以從輕物投準開始,在練習范圍標記處畫上練習射擊或射箭的靶子,網球擊打墻壁發(fā)出的聲響,為學生帶來了一定的感觀刺激,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化大為小”“化長為短”的場地改編,合理控制網球練習場地,方便學生撿球,有助于引起學生心理方面的條件反射動作。
在國外這種教學方法已經延續(xù)了近20年了,它的基本含義即初學者能夠快速準確地掌握網球的基本技能。而且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設定好的游戲,將網球訓練融合于游戲當中,這樣來激發(fā)起學習者的興趣??煲拙W球法和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是不大相同的,它的整個過程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地位,即學生才是真正完成任務的主角。教師僅作為參與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出現,但是在步伐移動的過程中,同樣可以提升教師自身的技能。對于初學者而言,他們往往更希望能夠參與到網球訓練及網球比賽中。對處于這個階段心態(tài)的學習者而言,最主要的教學手段即教學生以對打的方式,初學者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以小場地來真正體會到網球練習過程中的樂趣所在,借此來激起學生的學習樂趣和潛能。
快易網球教學重在“小場”與“大球”兩個關鍵對象,小球場使得學生減少了擊球力度,而用大球(海綿球)也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控制擊球方向,自然而然地形成更多的回合數,繼而通過不同階段30次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網球學習技巧。例如,在高校體育網球課揮拍練習過程中,限于小場地的規(guī)模大小,教師按每組3~5人成立學習小組,便于學生有效掌握小場地比賽實用技能。揮拍練習實際上就是沒有球的練習。打球者從發(fā)球開始,在發(fā)球上網時停頓,然后就開始準備第一次的截擊,此后進行第二次截擊,接下來就要后退,再擊打高壓球,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側步或移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保證動作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各小組按場地規(guī)模選派揮拍練習計分主持,合理規(guī)劃每一邊角地帶,制作適合學生普遍身高的邊角體育設施,如梅花樁等,開展2人揮拍比賽、單人揮拍計時等活動,合理分配學生之間的站立位置,方便學生高效進行一連串的揮拍動作訓練。又如,在練習拍球時,運用球拍練習能夠訓練學生的手眼配合能力,如此也可以同時練習自身的球感,這個方法看似簡單,但想要連續(xù)性彈拍卻還具備一定的難度。在小場地上按小組成員人數畫上4~5條白線,嘗試自制五顏六色的小沙包或紙飛機,將其當做海綿球擊打的練習輔助物,并合理規(guī)劃小組成員所處的練習白線站位,使得狹小的空間能夠更好地容納學生,為后續(xù)更多的網球練習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
所謂球星案例教學展開的案例主角主要是一些比較有名的球星,比如費德勒和納達爾等。然而我們在網球課實際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對于球星的成功故事案例的分享,往往能夠激發(fā)起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幫助他們對網球基礎知識進行普及。這種教學方法也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為所欲為,即所有現在或者將來發(fā)生的事情,而學生也可以盡快地投入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景當中,對整個事件進行討論和分析,亦可以將自己假定為其中的一員,以及設想未來一秒鐘自己將會有什么樣的表現。例如,在高校體育網球課基本功教學的對鏡練習過程中,教師將網球課教材與學生實際情況緊密結合,以解決場地狹小的矛盾。對鏡練習實際是教學生進行自我檢查及自我糾正的最佳方法,它可以幫助學生練習許多技術動作。學生能站在鏡子前面看到自己揮動球拍的動作位置,不管有多大偏差都可以將其糾正調整至適當的姿勢,這樣能在學生腦海中形成一種意象,打球的時候也可以在腦子里反映出來,在打球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糾正。由于對鏡練習所用到的場地有限,學生數量多、等待時間長,故此課前教師在場地上事先標記對應的點、線、圈,并按固定標記排列隊形,原地對照鏡子練習跑位、側身、拍面控制等動作,教師有選擇地記錄學生的練習情況,并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意見。練習完畢后,教師通過播放一些知名網球球星的比賽視頻,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練習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受場地限制訓練只能采用下手發(fā)球、不能練習制勝球與大力抽球等注意事項,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小場地網絡教學的認識,對提高學生練習效率也有著積極影響。
小場地練習法具有多重優(yōu)勢,將其應用于高校體育網球課教學中,是對我國現行的高校網球訓練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和應用,逐漸成為了一種發(fā)展的趨勢和潮流,一定程度促進高校網球教學質量的提升及整體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