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學藝術學院 213000)
楊衛(wèi)華 (常州大學省非遺基地 213000)
當前徽州有很多的古村落和城鎮(zhèn),其中都有很多保存較好的古園林、古牌坊、古民居等建筑物。在各種建筑物中有很多十分精美的雕刻,包括木雕、磚雕以及石雕,從這些建筑物中可以看到它們的架構和布局都和這三種雕刻有著很好的結合,體現(xiàn)出濃厚的文化氛圍和顯著的徽州地域特色。各種雕刻杰作也具有很高的價值。把古徽州雕刻,特別是石雕、磚雕、木雕看做是公共藝術領域,屬于一個新的話題,這是由于一般人們都將這三種雕刻看做是建筑的雕刻,能夠將其看做是一個獨立的公共藝術中的藝術現(xiàn)象的人很少。
徽州地區(qū)中的大族仕家有很多都是由于戰(zhàn)亂的原因從北方遷移到該地域的,徽州具有良好的地理環(huán)境,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躲避戰(zhàn)爭,是安身立命和建設家園的好地方,也是因為這些門閥大族的遷入,讓徽州也受到了影響,他們帶來了北方建筑和雕刻技藝、中原文化,讓徽州地區(qū)聚集了很多的工匠,兩種文化也出現(xiàn)了良好的交融,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基于該地區(qū)的環(huán)境和氣候情況,構建了第一批建筑和公共景觀藝術,建設了一種新的地緣文化,北方衣冠巨族帶來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古老宗法制度變成該地區(qū)的強勢文化,在這一背景下,弱勢文化也沒有選擇的自覺的共同參與其中。其次,對于程朱理學十分看重,徽商也視儒為上,是商儒相結合的,在這種文化現(xiàn)象中,體現(xiàn)出了徽州人在認同自身文化價值方面的情況,還有對公共文化的共同參與性很強,這就是在一定社會體制下產生的一種主動和民主的行為。
磚雕、木雕、石雕的發(fā)展是建立在公眾認同文化價值上的,在這種背景下,他們會自覺的參與其中,徽州是聚族而居的,尊敬祖宗,將孝道看得很重,一族之村,沒有其他姓氏,所以,對他們而言,建立祠堂和樹立牌坊就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在建筑架構上具體要怎么雕刻,采取什么樣的手法就很重要,因為作品中是體現(xiàn)家族美好愿望的,所以,在相關的用材、雕刻等方面都很受重視,家族會通過開會進行研究決定,這就是共同參與,體現(xiàn)出的就是基于認同主流文化下的參與性?;罩荽笞寤蛘呤谴蟠逯卸紩胁煌I域的成功人士以及商賈大儒,因此,構建這種公共藝術,就是以這些人物作為主導而開展的大家都參與進去的藝術行為,這和現(xiàn)階段的城市公共雕塑建設較為類似,都是政府進行決策,進行規(guī)劃參與,同藝術家在一定的公共環(huán)境背景下進行創(chuàng)作建造的,公眾則是立足于欣賞層面評說作品?;罩菰诮ㄔO牌坊以及祠堂時也有很多方面參與進來,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例如,構建一座牌坊,就是要對那些以往和封建宗法制度相適應的體制規(guī)范以及文化精神方面提出的道德要求進行弘揚,要能夠凸顯出宗族光榮歷史,進而告知世人家族的歷史和輝煌。構建這樣的牌坊要經過批準,一般是所在地政府、朝廷、皇帝,這樣才能開始建設,而具體要建立在什么地址上,就需要通過風水師進行推斷,如果對于尺寸大小有要求的話,就需要討論出具體要請什么樣的工匠或者是雕刻家,家族中的族長要明確具體設計的造型和雕刻內容。各個大家族在建立牌坊時都存在相互參考的情況,是依據(jù)程序開展的,這樣的公共藝術作品就全面展現(xiàn)出三種雕刻藝術的公共性,其實本質上就是基于權威指導下開展的民主自覺意識參與的活動。具有代表性的共建紀念性雕刻作品有很多,例如,績溪龍川的胡氏宗祠前的明代牌坊、歙縣棠拋牌坊群等。在古徽州有很多的牌坊和祠堂,而各種木雕、石雕以及磚雕也都在這些牌坊和祠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就好像祠堂門罩和照壁上的雕刻就是磚雕,木質裸架上就是木雕,上面雕有不同的花樣;在院子中的柱柞、欄桿、大門前的石獅子等,這些就屬于石雕,因為對于這三種雕刻藝術的需求不斷增加,這也推動了這三個產業(yè)的發(fā)展,這方面的人才也不斷增加,徽州人對于文化和藝術有很高的要求,這些都共同推動著這三種雕刻藝術的發(fā)展,讓其在明清時期發(fā)展到了巔峰。培養(yǎng)出的三種雕刻藝術的人才也借助徽商的途徑,將其帶到了周圍不同的地區(qū),這也是對徽州雕刻文化的一種傳播,讓其在我國的雕塑文化中占據(jù)了重要的位置。
對于磚雕、木雕以及石雕的取材方面,其是有立意的,且有共同性,其是依據(jù)我國傳統(tǒng)藝術理念,普遍認為有圖就會有寓意,而且一定是吉祥的寓意。因為古徽州是由北方人民躲避戰(zhàn)略而來到此處的,所以,在當時的背景下,人們都很渴望和向往和平及美好,希望能夠長壽以及升官發(fā)財,所以,在雕刻中自然不會將以往不好的回憶用這種形式記錄下來,雕刻的內容都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體現(xiàn),這一點是公共普遍認可的,這也讓其成了雕刻作品的大族藝術的公認價值載體。
就雕刻內容來說,雖然有多種題材,但是寓意都是美好的,這也體現(xiàn)出了共同的文化精神價值認同。雖然雕刻的形式、水平和藝術風格都是藝術家自己的事情,但是其要想更好的發(fā)展,就需要獲得公眾的認可。
綜上所述,徽州的古建筑以及“三雕”藝術是相互作用、無法分割的,是我國古代真正的公共藝術代表作,是大眾文化以及精英文化結合的一種公共藝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