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飛 綦英
摘 要:本文從種子處理、整地、播種及撫育管理等方面論述了沙棗的播種繁育及管理技術(shù),對林業(yè)生產(chǎn)具有一定指導(dǎo)作用。
關(guān)鍵詞:沙棗;播種繁育;管理技術(shù)
沙棗(Elaeagnus angustifolia L.)、七里香、桂香柳、銀柳、銀柳胡頹子。胡頹子科胡頹子屬落葉喬木,高達15m,胸徑1m,常呈小喬木或灌木狀,樹干多彎曲,具枝刺。幼枝密被銀白色鱗片。葉長圓狀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3~7cm,寬1~1.3cm,先端鈍尖或鈍,基部楔形,上面幼時具銀白色鱗片,后部分脫落,下面密被白色鱗片,側(cè)脈不甚明顯;葉柄長0.5~lcm?;ㄣy白色,直立,單生,或2~3朵簇生;萼筒鐘狀,長4~5mm,裂片長3~4mm;雄蕊幾無花絲,花藥長2.2mm;花柱無毛,上部甚彎曲;花盤明顯,頂端無毛。果橢圓形,長0.9~1.2cm,黃色或粉紅色,密被銀色鱗片;果肉粉質(zhì);果梗長3~6mm。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產(chǎn)于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地、平原、沙灘、荒漠、半荒漠地帶;常見栽培。前蘇聯(lián)、中東、近東及歐洲也有分布。
喜光。根系淺,在干旱沙區(qū)地下水位過深的地方,生長不良。具根瘤菌。較耐鹽堿,對硫酸鹽的抗性較強,對氯化物的抗性較弱。萌芽性強,枝葉稠密,枝干沙埋后能生不定根。速生。在良好條件下,10a生樹高8~10m,胸徑15~17cm,30a后高生長停滯,50a后干徑生長緩慢,樹齡約百年。4~5a生開始結(jié)實,l0a生左右為盛果期。春季播種前須用熱水浸種,也可秋播。在土壤濕潤的地方可直播造林,也可用扦插及根蘗繁殖。產(chǎn)區(qū)沙荒及輕鹽堿土地方可用沙棗擴大造林,土層深厚濕潤的地方可選育大果優(yōu)良品種經(jīng)營果用林。不宜在粘土地帶栽植。
主要栽培良種有:大白沙棗、牛奶頭大沙棗、八卦沙棗(甘肅河西)、羊奶頭沙棗、黃皮大沙棗、紅皮大沙棗等。
木材紋理美觀,材質(zhì)堅韌,可供家具、農(nóng)具、礦柱等用。果可食,也可釀酒、釀醋、制果醬和蜜餞等。枝葉可作飼料;萌條可編筐?;閮?yōu)良蜜源,并可提制香精。枝、葉、樹皮、花、果等均可入藥,可治燒傷、白帶、慢性支氣管炎、閉合性骨折、消化不良、神經(jīng)衰弱等癥。樹干可割采沙棗膠,能代阿拉伯膠及黃芪膠。耐修剪,可作綠籬。
沙棗繁殖容易,適應(yīng)性強,是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造林的優(yōu)良樹種之一。沙棗果實中含有糖、蛋白質(zhì)、脂肪、淀粉及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開發(fā)利用沙棗資源前途廣闊。為便于沙棗推廣利用,現(xiàn)將沙棗實生苗的繁育技術(shù)介紹如下,以饗讀者。
1.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主要指春播用種的處理,首要工作是果實去肉, 然后催芽處理。有以下幾種催芽方法:
1.1層積處理法
土壤封凍前選背風向陽處挖深1.0~1.5m、寬0.8m的坑備用,長度不限,視用種量多少而定。 3月上旬用1/3種子與2/3干凈濕細沙拌均勻,細沙濕度含水量60%(手握成團,放下既散)。層積坑中間要豎立葦把子,以利通風換氣。4月中下旬種子1/3露白時進行播種。為縮短處理時間,也可在3月下旬,將種子和沙子按1∶2的比例混均勻后,堆放在溫室內(nèi),3d后,每天必須根據(jù)堆內(nèi)溫度情況翻堆2~3次,20d左右種子露白,即可用于播種。
1.2快速催芽法
將沙棗種子,用45℃~60℃溫水浸種一晝夜后撈出,再用3∶1的干凈細濕沙與種子充分拌均勻,堆放在背風向陽的水泥地面上,堆成饅頭狀,用白塑膜蓋嚴實。3d后每天翻堆1次,6d后每天翻堆2次,10d~15d即有1/3種子露白,即可用于田間播種。
1.3馬糞加溫催芽法
一般在播種前20天左右(具體體時間根用據(jù)各地氣候而定)用30℃~40℃的溫水浸種,每天換一次水,三天后種子吸水膨脹即可取出。用干凈的河砂3份和1份種子均勻混合。砂的濕度用手捏成團但不出水為度,砂中加少許的新鮮馬糞。挖深1m、寬1m、長視種子的多少而定。溝底加新鮮馬糞20~30cm厚,馬糞上蓋土5cm,將混合好的種子放入溝內(nèi),其上蓋馬糞5cm厚再覆上土10cm(至與平地面),上面蓋上草簾。處理種子時要經(jīng)常檢查,保持一定溫度和濕度,每隔3~5天翻動一次,約20天左右即可發(fā)芽。當1/3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2.苗圃地整地
將苗圃地在秋季翻耕,播種前1周地表解凍5~10cm時進行耙耱,整地要求細致平坦,上暄下實,土壤濕度60%左右。為預(yù)防禾本科雜草,每667m2用地樂胺100mL噴入土表,一周后即可播種。
3.播種
3.1播種時期
多采用春播,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土壤解凍后進行。
3.2苗木密度
根據(jù)育苗年限及技術(shù)要求來考慮,1年生苗為80~120株.m-2(用種量一般為60kg.667m-2);2年生為50~80株.m-2(用種量一般為40kg.667m-2),一般生產(chǎn)上不單獨繁育2年生苗。
3.3播種方式
采用大田條播育苗,寬窄行播種,寬窄行比為1:4,寬行為40cm,窄行為25cm,播種的溝深4~6cm,將種子和沙均勻撒播在溝內(nèi),種間距3~5cm,每畝保苗5~8萬株。覆土厚度為3~5cm(種子直徑的2~5倍),用腳踩或石碾壓實。播種后馬上灌水。
4.苗期撫育管理
4.1灌溉
根據(jù)土壤的干燥情況來決定。苗木出土后,在天氣不很干旱時一般不宜灌水;第一次灌水在80%的幼苗出土后進行(6月中旬),以后每間隔15d左右灌水1次,7~8月當苗木生長進入速生期,需水量增大,可采用少次多量,一次灌透的方法;到了秋季以后,應(yīng)停止灌水,使苗木充分木質(zhì)化,利于休眠越冬。為了苗木防寒還應(yīng)進行冬灌以減輕受害程度。
4.2松土除草
雜草與苗木爭奪水肥、光照,且易滋生病蟲。松土除草一般結(jié)合進行。松土除草一般每年進行3~4次。松土除草要做到不傷苗、不壓苗,苗根附近易淺,苗行間可深些。
4.3施肥
一般用碳酸銨、硝酸銨、尿素、過磷酸鈣、磷二銨等化學肥料。底肥以磷肥或復(fù)合肥為主,每畝施過磷酸鈣25kg或磷二銨12~15kg。在整個苗木生長期內(nèi),以氮肥為主,一般可追施3~4次,掌握“由稀到濃、量少次多、適時適量”。第一次灌水每畝施尿素5kg,第二次灌水每畝施尿素10kg或硝酸銨15~20kg。第三次灌水每畝施碳銨25kg。苗木速生期噴施葉面肥1~2次結(jié)合防蟲進行。第1次宜在幼苗出土1個月左右開始,立秋后應(yīng)停止追肥。第2年對2年生苗結(jié)合頭水灌溉畝追施尿素15kg,對長勢較弱的,第三次灌水時畝沖施碳銨15kg。
4.4病蟲害防治
危害沙棗苗的病蟲害主要有沙棗尺蠖、沙棗木虱、卷葉蛾、立枯病等。幼苗期噴施白菌清防立枯病,7~8月苗木速生期噴苯氧威4 000倍液1~2次,防止沙棗木虱,8月底噴施聚酯類殺蟲劑1次,防止卷葉蛾幼蟲蛀傷莖梢,冬灌后投放毒餌防鼠兔危害。
作者簡介:
劉鵬飛(1963—),男,中專,小教高級,主要從事林業(yè)生產(chǎn)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