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濤 劉培培
泛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橋梁支座主要用來連接橋梁的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橋梁支座在使用中因老化、破損或受原設計標準限制等產生病害,間接影響到梁體的長久運營安全。采用頂升法對橋梁病害支座進行托換處理,改善橋梁的使用性能,可以經濟、快捷地利用原有橋梁而又不破壞原有結構,達到工程設計要求,成為國內橋梁病害處理的一個重要方法。
某地鐵高架橋段病害支座墩為聯接墩,小里程側為3x30m鋼混結合連續(xù)箱梁,大里程側為1跨45m簡支鋼混結合梁,上部為單箱單室截面,箱梁高度2.7米,梁頂寬9米,底寬6米。病害支座在45m簡支鋼混結合梁下部。根據高架橋梁病害橋墩支座及支撐墊石的監(jiān)測報告可知,該支座墊石未發(fā)現內部空洞或不密實。病害支座位置如下圖所示。
圖1 支座平面示意圖
圖2 支座立面示意圖
(1)頂升部位的選擇:病害墩支座均在45m簡支鋼混結合梁下部,僅對該墩簡支板梁處進行頂升處理,因墩頂無法布置千斤頂,頂升部位選擇為梁底縱橫腹板位置,保證頂升時橋梁結構的安全,頂升高度15mm。
(2)支座更換期間的橋梁運行安全:根據監(jiān)測報告,支座墊石未發(fā)現空洞和不密實,則一個晚上可以完成支座的更換工作。
若墊石不平整或存在空洞,則需對墊石進行處理,需要2個晚上和1個白天的處理時間,那么在處理支座墊石期間需要考慮橋梁的運行安全;首先第一天晚上頂升梁體15mm后取出B支座,放入臨時支座(鋼墊塊+板式橡膠支座)后落梁15mm,最后進行墊石處理,第二天晚上再次頂升梁體15mm,放入新支座,再落梁15mm;其次,墊石更換期間需將梁體落在千斤頂和鋼支撐上,千斤頂和鋼支撐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穩(wěn)定性,同時千斤頂本身需自帶機械鎖死裝置,保證千斤頂不會存在問題。第三,在地鐵白天運行時,該段應限速平穩(wěn)勻速緩慢通過。
圖3 臨時支座布置示意圖
45m簡支鋼混結合梁估算總量為800噸,托換墩部位頂升重量約為400噸,每臺千斤頂320噸,共布置4臺千斤頂,頂升總噸位1280噸,頂升布置如圖示:
圖4 頂升布置圖
本工程整個支座的抬升托換施工可以分為3大階段,具體方案如下:
第一階段:頂升前期準備工作
(1)施工進場布置及圍護,時間:2天;
(2)土方開挖及外運,開挖深度約1.5米,約40方,時間:3天;
(3)承臺頂面處理及安裝鋼支撐(提前加工鋼支撐),時間:8天;
(4)鋼支撐和墩柱進行拉結臨時加固,時間:5天;
(5)設備安裝,時間:3天。
第二階段:頂升調試及頂升支座更換
(1)設備調試,時間:2天;
(2)頂升更換病害支座(按照墊石需處理考慮),時間:2天;
第三階段:設備、鋼支撐拆除及恢復
(1)設備拆除,時間:2天;
(2)支撐拆除,時間:3天;
(3)土方回填,地面恢復,時間:3天;
(4)清理現場及撤場,時間:2天。
開挖承臺覆土,露出承臺頂部,之后在其上澆筑C60灌漿料,混凝土的頂面必須水平,且平整度誤差控制在1mm之內,混凝土內預埋Φ24螺栓,做為固定鋼支撐之用,鋼支撐與橋墩之間用抱箍聯結,墩柱之間則以20角鋼聯結。
用鋼管腳手架在病害墩處搭建施工及監(jiān)測作業(yè)平臺,其中該墩小里程處搭設平臺作為軌道作業(yè)人員上下橋之用,平面尺寸為9.0×8.0m(長×寬),立桿空間間距為1.0×1.0×1.0m,腳手架高度為7m,施工平臺用密目網封閉。
PLC控制液壓同步頂升是一種力和位移綜合控制的頂升方法,這種力和位移綜合控制方法,建立在力和位移雙閉環(huán)的控制基礎上。由液壓千斤頂,精確地按照橋梁的實際荷重,平穩(wěn)地頂舉橋梁,使頂升過程中橋梁受到的附加應力下降至最低,同時液壓千斤頂根據分布位置分組,與相應的位移傳感器(拉線傳感器)組成位置閉環(huán),以便控制橋梁頂升的位移和姿態(tài),這樣就可以很好的保證頂升過程的同步性,確保頂升時梁體結構安全。
本次頂升PLC控制液壓同步系統由液壓系統、位移檢測傳感器、計算機控制系統等幾個部分組成。
液壓系統由計算機控制,可以全自動完成同步移位,實現力和位移控制、操作閉鎖、過程顯示、故障報警等多種功能。
千斤頂抬升施工過程可分為三步。第一步:設備調試時先聯網;第二步:加載千斤頂至上部荷載的30%,50%,80%,利用位移傳感器來監(jiān)控梁體沒有位移;第三步:同步控制頂升將橋梁頂升到設計位置,頂升速度2mm/min。頂升控制系統布置圖如下:
圖5 頂升控制系統布置圖
施工前,用松動劑分期多次噴灑固定錨栓,使螺栓松動,目前上下共8條螺栓。
橋梁頂升到位后,將托換敦支座利用施工導軌取出 ,環(huán)氧砂漿修復下墊石,第二天將新支座安裝入位滿足設計要求。
考慮到新舊盆式支座重量很大,人工更換存在較大難度,因此專門制作了一套施工導軌,放在蓋梁上,舊支座從其上運出,新支座從其上進入,導軌由角鋼等焊接而成,內置萬象滑輪和軸承,使滑動力大大減少。
(1)必須按系統設備布置方案和電氣裝配表安裝設備,每個器件的安裝必須經自檢互檢和聯檢三道工序,并簽字認可,確保安裝無誤,操作有序可查。
(2)各高壓油管、信號線要按順序合理布線,必要時用扎帶束捆,嚴禁各線縱橫交錯,雜亂無序。嚴禁各線打結、懸空線纜要做合理懸掛固定,確保不被車輛等剮蹭。
(3)用專用提升設備提升油缸到承重架頂,油缸吊環(huán)需確保緊固,提升過程中要緩慢,避免碰到承重架,損傷油管接口,嚴禁用手搬油管接口。油缸要安置在底座上,保持水平,牢固固定,不使其滑脫。
(4)位移傳感器的拉線非常敏感脆弱,嚴禁無關人員觸碰,使用時對其要做可靠保護,避免外力磕碰。嚴禁用手快速拉出拉線,再松手彈回,這會造成傳感器永久損壞。
(5)油管接頭要用手鎖緊,不能使用扳手。螺紋必須全部結合,使油液正確流動。必須在快換接頭連接后方可打壓,決不能對一半未連接的快換接頭進行打壓。
(6)操作過程中密切關注油路接頭部位,嚴重滲油甚至噴射的要立即停止操作,擰緊后方可繼續(xù)操作。
(7) 本系統油路均按700bra最大壓強設計,按照80%的可靠度操作原則,在實施頂升過程中每個油缸的壓力均須控制在560bra以下。
(8)在拆除位移傳感線、油管、壓力傳感線后要及時蓋住封帽。
(9)為了安全起見,當橋梁頂起后,要用鋼板及時支撐,以鋼板與梁之間沒有縫隙并頂緊為度。
本工程采用頂升法對橋梁支座進行托換處理,不但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同時也避開了場地限制的不利因素。合理使用頂升法施工工藝,可以有效地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對類似工程項目具有借鑒和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