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在火力發(fā)電廠的勘測設計中,測量控制網是測量地形圖的控制基礎,也是后續(xù)放樣等測量工作的控制基礎。為了使我們的控制網各點的反算長度與通過全站儀實地測量的長度一致,確保施工放樣等工作正常開展,我們必須保證測量控制網的長度變形在一定范圍。規(guī)范要求,平面控制網在主測區(qū)的投影變形不應大于2.5cm/km,為了滿足這一要求,我們在施工控制網的建立過程中,必須采取相應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由于一般的測繪成果采用高斯投影,在該種投影下不可避免的會產生長度變形,其產生變形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是實測的長度歸算成參考橢球時會產生長度變形;二是參考橢球面算到高斯平面時產生的變形。
首先,我們需弄清控制網長度變形的來源,其長度變形主要來源于一下兩方面:
(1)把實地測量的邊長歸算到參考橢球面上會產生長度變形,設其變形值為,根據(jù)文獻[1],可以得出:
S為測邊的平距,該平距是用測距儀測量后經過各項改正的值。
(2)歸算至基準面的邊長再歸算至高斯投影面上的變形,根據(jù)文獻[1]得知:
式中: 為測距邊橫坐標的平均值;
為測距邊中點處在參考橢球面上的平均曲率半徑;
以上方法通過大量工程實踐,證實十分可靠,拿一具體算例作說明:我們在測區(qū)周圍找到三個國家等級控制點,控制點A(3277930.51,321896.15)、控制點B(3275231.34,319212.21)、控制點C(3275200.92,334532.19)。
圖1 控制點坐標示意圖
則該區(qū)域選擇1455m作為高程抵償面合適。通過全站儀在實地進行測量,發(fā)現(xiàn)每條控制網的變形均小于2.5cm/km,論證了這一方法是可靠的。
該方法常常用于高海拔或者距離中央子午線較遠的測區(qū),對于西南地區(qū),尤其是西藏、云南等地區(qū)從事的火電相關項目較多,在控制網計算過程中,會用到抵償高程面的方法來解決一些測距邊歸算問題。在工程實踐中,美國天寶公司的GNSS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TBC(Trimble Business Center),在控制網計算中十分便利。軟件在控制網中選取一個指定的中心投影點與輸入測區(qū)平均高程后,會自動算出一個比例因子,軟件根據(jù)該比例因子調整測距邊長度。通過TBC軟件平差得出的控制網邊長,與全站儀測距邊長吻合十分好,說明該軟件算法穩(wěn)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