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剛
(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旺草鎮(zhèn)實驗小學 貴州 遵義 563304)
所謂的以生為本,實際上,指的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是非常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的。因此,閱讀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教師要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緊跟課改的步伐,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閱讀課堂上,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形式,將課堂交到學生的手上。當然,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普遍偏小,學習能力相對較差。所以,教師也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掌握閱讀的能力和技巧,從而構建最為有效的閱讀課堂。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jīng)驗,對于在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了以下幾點探討:
一二年級的學生剛剛步入小學階段,他們的閱讀能力相對較差。但是,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機會和空間。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夠有所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利用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進行閱讀。并且,教師要加強學生間的合作,讓學生在閱讀環(huán)節(jié)認識到自身的主導地位,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比如:在《窗前的氣球》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是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筆者會直接為學生講解課文內容。但是,為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筆者為學生設置了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有笑臉圖案和沒有圖案的兩個氣球,并提出問題:你喜歡哪個氣球,為什么?其次,筆者根據(jù)這個問題,引出了本節(jié)課的主題“窗前的氣球”,同時,提出了問題:“窗前的氣球”是用來干什么的?然后,筆者要求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自主閱讀了課文。學生經(jīng)過閱讀之后,就能夠找出正確的答案。緊接著,筆者設置了閱讀任務:分析在科利亞身上發(fā)生了怎樣的事情,結合現(xiàn)實和課文內容說一說“傳染病”的意思。最后,筆者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課文內容編成故事,講給其他同學聽。這樣的閱讀環(huán)節(jié),將課堂完全交到了學生的手上,不僅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還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大部分小學生,在學習期間都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等問題。而且,兒童天性活潑,他們很容易出現(xiàn)情緒激動的時候。這時,如果教師不能好好控制學生的情緒和課程的進度,閱讀課堂的教學效果就會有所下降。所以,教師就要把握好學生的性格特點,為學生設置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建直觀的教學情境,從而使閱讀課堂活起來。良好的閱讀氛圍,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還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必須注重環(huán)境的構建。
比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過程中,首先,筆者為學生播放了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并且,讓學生注意觀察小蝌蚪的身體變化。同時,筆者還讓學生自主查閱了關于蝌蚪和青蛙的資料。在學生對蝌蚪有了一個基礎的了解之后,筆者就引導學生閱讀了課文,并且,為學生提出了問題:小蝌蚪找媽媽找了幾次,他在路上遇見了誰?緊接著,筆者,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閱讀了課文,并且,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描述圖片的內容。這樣的形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還讓學生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此外,筆者根據(jù)教學內容讓學生回想了自己與媽媽相處的經(jīng)歷。學生在回憶的過程中,就能夠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梢?,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的構建,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閱讀的環(huán)節(jié)中,無法避免地,學生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很有可能就會降低學生閱讀的興趣。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教師就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從而及時為學生解決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而對于學生無法自主解決的問題,過于復雜的閱讀內容,教師就要帶領學生共同閱讀,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的內容和情感。此外,教師要注重多媒體等輔助工具的應用,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比如:在《小池》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筆者讓學生獨立閱讀了全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不認識、不會寫的字詞,同時,也能夠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部分。這時,筆者就及時為了學生講解了生字的含義,讓學生能夠順利閱讀。同時,為了豐富學生的主觀體驗,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出一副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古詩中的意象,筆者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景象。學生在形象的畫面中,就能夠理解詩句的含義。還有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蜻蜓是“立”在荷葉上,而不是“?!?還有學生不理解“泉眼”的意思。筆者對學生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不僅掌握了詩句的意思,還感受到了《小池》中描述的情境??梢姡胩岣邔W生的閱讀能力,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教師就必須要及時解決學生在閱讀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的困難,明確學生學習的方向。
總之,閱讀教學在語文課堂中占據(jù)著關鍵性的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構建多樣化的閱讀課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