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成超
目的:探究翻轉課堂在高職護理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度我院護理1班的同學作為對照組,護理2班的同學最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同學在胚胎學實驗教學中采取常規(guī)教學法,觀察組同學則給予翻轉課堂教學法,比較兩組同學的期末實驗報告成績。結果:觀察組期末考核成績和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翻轉課堂能提高高職護理學生對胚胎學實驗教學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值得高職院校借鑒。
組織學是應用顯微鏡對機體內的細胞、組織器官的細微結構深入了解的一門學科,胚胎學則是研究受精卵逐漸發(fā)育成新生個體的一門學科,兩學科涉及的內容多,且結構復雜,導致學生學習過程中掌握內容困難。此外,要學好組織胚胎學必須有良好的實驗教學作為基礎,而授課效果會直接影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與記憶。翻轉課堂是一種通過信息化技術對傳統(tǒng)的學習過程進行翻轉的一種模式,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和學生共同享有學習資源,指導學生提前進行知識的自主學習,更便于課堂上對學科的講解、學生之間的研討等,是一種新型的師生互動型教學。本文對我校2018年的2個高職護理班在組織胚胎學的授課模式進行了對比,旨在尋找更適合組織胚胎學的授課模式,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度我院護理1班的同學作為對照組(54人),護理2班的同學最為觀察組(58人)。對照組男1例,女53例;年齡16-17歲,平均(16.2±0.2)歲。觀察組男2例,女56例;年齡15-17歲,平均(16.3±0.2)歲。兩組學生在性別比、年齡比較上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同學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觀察組同學則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以呼吸系統(tǒng)為例,具體如下:①課前:由教師創(chuàng)建微信群或qq群,并對同學進行分組,根據呼吸系統(tǒng)的教學大綱提供教學材料、課件和學習任務單,學生在課前完成對教學材料、課件和學習任務單中的涉及的任務,同時可在線與教師及小組成員開展討論。②課上:將小組討論、師生討論和成果作為展示,課上先對學生課前的學習情況進行測試,了解學生對難點與重點的掌握,隨后根據測試結果在課堂上展開活動。討論過程中,老師應當對小組進行巡視并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解決,提出相應的理論與支持材料,指引學生深入思考,調動學習氛圍,提高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生課上討論的過程如下:a.組內討論,將氣管、肺組織學在小組內進行討論;b.組間討論,將組內討論的問題進行記錄,并分析結果,將未解決的問題通過組建討論進行解決;c.成果展示,每組派一名同學對組織學的結果進行闡述;d.課堂總結,老師對課堂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并布置課后作業(yè)。③課后:同學在線完成作業(yè)后,老師進行批改、總結,并予以在線指導,讓學生閱讀相應的科研論文,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思維,并調查學生對課堂和教學設計的優(yōu)勢及劣勢。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學生期末考試的理論成績與對授課模式的滿意情況,采用我校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滿分為10分,其中9~10分為滿意,6~8分為一般滿意,0~5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檢驗;計量資料以(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對照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85.2±5.3)分,觀察組(90.4±6.0)分,觀察組學生的理論考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學生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為了尋找更適合高職院校護理學生對組織胚胎學的授課模式,本文對我校2018年的2個高職護理班在組織胚胎學的授課模式進行了對比。調查結果中普遍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模式對其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促進效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①學習形式的靈活性,翻轉課堂模式授課,學生能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與學習進度,對查看教學視頻中遇到的難以理解的內容可反復查看、多次觀看,并根據學生反映的學習深度進行適當?shù)乃季S發(fā)散,讓學生查閱更多的專業(yè)資料。②深度討論:學生們普遍反映在課堂上與課堂下進行大量深刻的討論能讓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更頭側,同時不同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也能為彼此之間提供更多解決問題的方式,讓學習更具有系統(tǒng)性與邏輯性。為完成老師課堂提出的項目任務,學生表示更愿意為小組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并進行成果展示,這不僅提升了團隊之間的寫作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③個性化指導:根據學生反映的問題、個人學習水平的差異、學習偏好的情況,老師給予一對一的針對性指導,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成功與成就感。本次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期末考核成績和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
雖然本次研究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提出了相應的意見與建議,需要教師認真思考并積極改進,具體如下:①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更高,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需要更強的發(fā)散思維,其中涉及的專業(yè)知識較多,這就對教師的基礎知識的厚度與寬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應當關注每個同學的特長、愛好與興趣,讓授課融入其中,提高教師的個人修養(yǎng)、人格魅力與教學感召力。②信息教學平臺的限制性:翻轉課堂借助的互動交流平臺目前以微信與QQ為主,交流平臺不夠完善,無法監(jiān)控學生更好的觀看視頻和學習效率,這讓教師對學生課前學習的情況評估顯得被動,無法更好的為學生進行服務。③教學內容選擇合理性:為學生選擇邏輯性強的課程內容才更適合翻轉,否則容易導致學生學習迷茫而厭倦學習。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能提高高職護理學生對胚胎學實驗教學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值得高職院校借鑒。
(作者單位:昆明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