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華
新的市場環(huán)境下,對于計算機技術的需求日益增多,遍及現(xiàn)在的各行各業(yè),幾乎都需要計算機技術的相關支持,但是在專業(yè)的培養(yǎng)計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出現(xiàn)了種種的狀況,學生的接受能力低,新舊知識不能夠做到很好的轉化,只有尋找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讓中職計算機教學更加的便捷化與簡單化,才會更好的利于教學。本文通過對思維導圖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價值研究提出了一些見解。從而讓中職計算機教學更能夠適應學生的發(fā)展,更能夠讓學生對計算機學以致用。
在現(xiàn)今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中出發(f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日漸低化,不能夠很好的適應學生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日漸顯露,通過構建思維導圖式的授課模式,更加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并且充分掌握課堂的知識,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通過對思維導圖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比對思維導圖在現(xiàn)今計算機教學中的實際應用,以及在教學中應當注意的相關事項進行論述,更好的表達出自己對思維導圖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思維導圖誕生于上世紀60年代,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巴贊提出的一種筆記記憶方法。思維導圖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構圖的過程,另一部分是構圖的結果。根據(jù)巴贊的描述,思維導圖是一種強化記憶的輔助方法,即,一種特殊的筆記記憶方法,能夠讓其在學習的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維導圖式的筆記記憶方法,就是將零散的知識點和資料的內容通過記筆記的方式構架出一種層次鮮明的層次關系,通過這種關系,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本節(jié)所學的內容和知識點,從而更好的應用于學習之中。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我們不難看出,所謂思維導圖實際上就是對現(xiàn)有資料的一種有機整合,并且通過這種有機整合,達到更好的效果,其能夠將簡單的知識點核心化,將復雜的知識點簡單化。同時,思維導圖就像現(xiàn)在的一種手機系統(tǒng),通過安裝相適應的APP來讓系統(tǒng)的功能更加的完善。并且正是因為這種系統(tǒng)級別的APP的存在,從而使得個人在應用手機系統(tǒng)中更加的便捷流暢。思維導圖正是相當于一種系統(tǒng)級別的APP,將其應用到中職計算機的課堂教學中,從而讓計算機的課堂教學變的更加的簡單化、簡潔化。
職業(yè)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更多的專業(yè)性的技術人才,以此來應對現(xiàn)今的市場環(huán)境。伴隨著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內容需要被整合,從而使得越來越多的內容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被記憶。信息技術成為了現(xiàn)今中職畢業(yè)生在踏入職場后必不可少的一門技術,眾多的學校也將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作為主修課程被利用。通過調查我們看出,信息技術雖然被當做一門專業(yè)的課程被眾多的學校作為主修課程加以利用,但是學生仍舊沒有顯現(xiàn)出對該課程的重視性。很多只是在初級的任務學習階段,這也使得中職院校的學生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
首先,學生對信息技術掌握的力度不大,這也導致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不能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提起興趣。同時,信息技術的專業(yè)性程度和復雜性,也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雖然在前期的學習過程中對計算機有過一定的了解,但相對來說依舊是十分片面的,這也導致學生的技術薄弱,通過新舊知識點的比較學習,再次進行更加專業(yè)化的新的知識點的學習會更加的困難。由此我們得出一個問題,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課程,一個重要的突破點就在將原有的簡單的知識點同現(xiàn)在復雜的知識點相串聯(lián),建立一種有機的聯(lián)系。其次,學生的學習方法依舊在原有的學習模式上,要想盡快的轉換,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并且,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缺乏必要的引導,中職院校的學生,假若想更好的轉換學習方法,更加需要一種新的模式輔之教師的相關引導才能夠得以建立。
思維導圖的應用恰恰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這種有效的記憶模式,能夠適應于大部分的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通過一種可視化的工具,將邏輯性強、復雜的問題變得更加的條理化。通過這種框架類的模式來構建一種新的記憶方法,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容易的接受和理解其中的意思。即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將簡單的問題核心化。從而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
如何更好的利用思維導圖,讓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同樣也是一門研究的課程,思維導圖只有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得到更加實際的應用,才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出其應有的效果。在教師準備新課時,首先就要列舉出本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快的明白本節(jié)課所講的內容,從而更好的了解本節(jié)課應該從哪里切入更為實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第二,教師應準確的了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在準備教案的過程中,切記出現(xiàn)繁瑣復雜的知識點,或者重復的知識點。注重思維導圖和新的教學模式的結合,讓思維導圖在計算機教學中能夠發(fā)揮出其最大化的優(yōu)勢。比如,通過展示思維導圖,將優(yōu)秀的思維導圖通過課堂展示的方法加以運用展示,從而讓學生更加容易的接受和運用思維導圖。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積極的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更多的注重思維導圖的實用性技巧性。第三,學生在課后復習的過程中,要充分的利用思維導圖所帶來的知識。通過思維導圖對課程的總結,進一步確定學習的內容,進一步明確學習的重難點,從而在課后的復習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學以致用。具體可以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通過一個小組的方式,將個人的思維導圖變成眾多的思維導圖,進一步的延伸思維導圖的實際作用,通過小組之間對思維導圖的分享,充分表達在計算機課堂中的各個知識點,再次的進行進一步的整合,更加好的構建出優(yōu)秀的適合自己的思維導圖,即,富有個性化的思維導圖。再次,通過不斷地反思,對思維導圖達到更加充分的利用,通過思維導圖自身固有的特點,即系統(tǒng)性,核心化。將發(fā)散的思維進一步通過清晰地語言表達出來。在反思評價結束后,教師再對思維導圖做進一步的補充,從而使得思維導圖更加有助于計算機課堂的學習。
思維導圖在實際的計算機教程中仍舊需要注意更多的事項。首先,思維導圖是一種課堂輔助工具,其在本質意義上來講,是服務于課堂的,教師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不能夠局限于思維導圖。同樣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以及在課下復習的過程中,也不能將思維導圖當做是制勝的法寶。課堂的教學更重要的是要從教師的講授和書本知識的重點掌握出發(fā)。教師在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通過思維導圖,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獨立思考的能力,注重每一個階段的特點,最終達到讓學生能夠獨立的應用思維導圖的結果。但是我們仍舊要注意的是,思維導圖只是眾多的學習記憶方法中的一種,我們不能夠只用思維導圖這一種結構來學習,根據(jù)中職學生本身自有的特點,對于思維導圖我們在實際運用時,既要充分的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又要注意其應用的范圍和時間,注意思維導圖同其他記憶方法共同使用,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在現(xiàn)在的中職教學模式中,正在不斷的探討更好的教學模式,同時也正在探討更好的學習方法,通過思維導圖的構架,更好的讓學生了解知識點,更快的掌握每一節(jié)課堂的內容,將計算機的綜合性、實用性、復雜性、繁瑣性,進一步簡化,從眾多的內容中加以提煉,促進新舊知識的動態(tài)轉化,促進思維和記憶的進一步深化。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掌握學習的知識點,讓教師的授課更加便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從而更好的為課堂服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強中職學生在計算機課堂中的教與學的效果。由此更好的促進學生知識點的掌握,以便為以后的職場生涯提供更多的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