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合強
中圖分類號:S831.4? ? ?文獻標識碼:C? ? ?文章編號:1673-1085(2019)04-0029-03
4? 重視飼喂管理,確保分欄后體重調整達到預期效果
4.1? 確保充足有效的采食和飲水位置? 在大群飼養(yǎng)的情況下,如果雞群的采食位置不足或太多或雞群分布不均勻,雞群的均勻度和生產(chǎn)性能會受到負面影響。隨年齡增長,種公母雞頭的寬度(圖1)、肩膀寬度及長度不斷變化,應確保雞群有足夠的采食和飲水位置(表4),滿足雞只體型大小的變化。飼喂系統(tǒng)之間應有足夠的間距,槽式和盤式飼喂系統(tǒng)安裝時料線間距至少應在1m以上,每條料線上盤與盤之間(中間點到中間點)的距離應最少在0.75m以上,公雞飼喂系統(tǒng)必須離雞舍邊墻0.6m以上,以方便雞只均勻采食,保持均勻增重。
4.1.1? 安裝正確數(shù)量的飼喂設備? 為雞群提供足夠的采食位置,使所有的雞只能夠同時采食。飼喂系統(tǒng)必須能夠均勻分配飼料,并要防止雞群擁擠。經(jīng)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必須每天觀察飼料的分配情況。如果采用槽式或盤式飼喂系統(tǒng),應從8d后逐漸讓雞群使用這些自動飼喂系統(tǒng),此過程應通過2~3d的時間過渡完成,在此期間內自動飼喂系統(tǒng)中的飼料量應逐漸增加以使雞群逐漸適應自動飼喂系統(tǒng)的聲音并與之相關的飼喂活動,在這段過渡期內,還應繼續(xù)進行人工飼喂。
4.1.2? 如果使用多條槽式飼喂設備,各條槽式飼喂設備應從相反方向運轉? 每個欄的飼料分配應在3min內完成,如果飼料分配有問題,可在飼喂系統(tǒng)上增加輔料箱,這樣料箱內的飼料只行走一半的料槽,整個料線也只行走一半的距離,以此縮短飼料的分配時間。
4.1.3? 使用盤式飼喂系統(tǒng)? 如果管理正確,盤式飼喂系統(tǒng)的飼料分配較均勻。盤式飼喂系統(tǒng)任何時候都應保持充滿飼料的狀態(tài),以確保系統(tǒng)運行正確。必須定期檢查盤式飼喂系統(tǒng),確保所有料盤可以出料且料管內充滿飼料。
4.1.4? 經(jīng)常檢查? 在雞舍的不同位置,要經(jīng)常檢查料槽內飼料厚度、飼料分配時間及采食時間,保證飼料分配均勻,所有雞只都能同時采食及整個飼喂系統(tǒng)正確地分配飼料。最好在關燈黑暗條件下進行布料。
4.1.5? 及時調整飼喂器高度? 隨著雞群的生長及周齡的增長,飼喂系統(tǒng)的高度應及時調整。不同周齡雞群正確的飼喂系統(tǒng)高度應盡可能減少飼料浪費,滿足雞群最佳的采食及防止飼喂系統(tǒng)被墊料污染。
4.1.6? 地面飼喂? 除了槽式和盤式飼喂系統(tǒng)外,另一個越來越多被采用的飼喂方式是地面飼喂,該方式能大面積地將飼料快速而均勻地分配,能夠提高雞群的均勻度、墊料質量及腿部健康。地面飼喂時,每個欄雞數(shù)不應超過1000~1500只(根據(jù)小欄的形狀及撒料系統(tǒng)的類型而定)。地面飼喂時飼料的顆粒質量很重要,飼料顆粒要求直徑2.5mm、長度3~4mm。地面飼喂時必須做好顆粒料的過渡管理,顆粒破碎料應添加在料盤內,大約飼喂到14d,在16d左右開始使用自動撒料系統(tǒng),在100%使用顆粒料進行地面飼喂前,應先將顆粒破碎料和顆粒料混合,在墊料及料盤內至少飼喂2d。
4.1.7? 無論采用哪種飼喂系統(tǒng)? 發(fā)現(xiàn)問題如雞群超重、增重不足或均勻度變差時,必須及時調整飼喂量,隨雞群周齡的增加及體重增長,詞喂量的增加必須滿足體重較大雞群的營養(yǎng)需求。
4.1.8? 評估飼料質量? 種雞場飼料存放時間最好不超過1周,料塔必須保持良好的關閉狀態(tài),防止雨水進入,任何灑落的飼料必須及時清理干凈。磅秤每天在使用前用標準重量的砝碼進行檢查與校正;每批飼料保存樣品并儲存在干燥、涼爽的地方,如有問題,可對飼料樣品進行化驗分析。每批詞料都要進行目測評估,評估飼料的物理性質量、顏色、外觀及味道。如果是粉料,應檢查飼料中的原料是否混合均勻。飼料的物理性質量非常重要,顆粒料和顆粒破碎料的粉塵比例不應超過10%,粉料中的粉塵比例不應超過25%,粉塵比例增加會對生產(chǎn)性能造成負面影響,飼料的粉塵比例可用飼料震動篩濾器進行檢查。
4.2? 正確使用公母分飼設備,保證分飼效果,保持體重均勻增長? 混群后種公母雞應從各自的喂料系統(tǒng)中采食,公母分飼系統(tǒng)是利用種公母雞在頭型大小上的差異,更有效地控制其體重及均勻度。公母分飼技術需要特別細心的管理,整個產(chǎn)蛋期內都應注意定期觀察雞群的采食行為。至少在26周之前,每周進行兩次采食行為的觀察。正常情況下,大約26周左右所有種公雞都不再能夠進種母雞喂料器中吃料;在此之前仍會有部分種公雞能夠進入種母雞喂料器并偷吃母雞料;此階段應認真監(jiān)測體重和采食行為,以確保種公母雞都能吃到足夠飼料并保持目標周增重;26周后觀察采食行為可減少到每周一次。飼喂設備必須進行適當?shù)恼{整和維護,飼喂設備管理不善和維護不良會導致飼料分布不均勻,這是造成產(chǎn)蛋率和受精率不佳的主要原因。
4.2.1? 種母雞喂料設備? 種母雞有槽式和盤式喂料系統(tǒng)兩種。對于槽式飼喂系統(tǒng),最有效的防止種公雞偷吃母雞料的方法是在料槽上加裝防雞格柵。種公雞由于頭部較寬、雞冠較高,因而不能進入格柵內偷吃飼料,然而種母雞卻可自由地進入格柵采食。
格柵內徑寬度和高度分別為45~47mm和60~70mm,在格柵頂部任意一側加一條水平的橫粱能增加格柵的強度,如格柵寬度小于45mm,會影響相當一部分母雞采食并造成生產(chǎn)水平下降。在格柵頂部額外加一根塑料管能更好地防止公雞偷吃母雞料,這在混群后至公雞體成熟期間(大約30周)非常實用,之后在33~35周,可將塑料管移除;一定要確保塑料管在格柵頂部安裝到位,否則塑料管下垂會影響種母雞的采食。安裝在槽式飼喂系統(tǒng)上的滾動棒是另一種可代替格柵的設備,其高度可隨雞只的年齡進行調整,剛混群時滾動棒高度可設定為43mm,之后逐漸調高,到30周時調整到47mm。
盤式自動喂料器或懸掛式料桶也可通過加裝格柵防止公雞偷吃母雞料,使用懸掛式料桶時應盡量減少料桶晃動。每天檢查種母雞飼喂系統(tǒng),注意有無破損、變形、格柵間距異常等情況,如果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這些問題,會導致種公雞偷吃母雞料,從而不能有效地控制體重和均勻度。
4.2.2? 種公雞喂料設備? 一般使用盤式自動喂料器、懸掛式料桶、懸掛式料槽三種喂料設備。懸掛式料桶和懸掛式料槽都是從雞舍屋頂掛下來,喂料器高度可進行適當調節(jié)。當使用懸掛式料桶并人工加料時,一定要保證每個料桶的飼料量相同且不能傾向一側,下部帶平衡物的料桶有利于減少料桶晃動。懸掛式料槽由于飼料可用手勻平從而保證了飼料均勻分配,使用效果很好;喂完料后,應將懸掛式喂料器升高以避免種公雞再次接觸;喂料器被升高后,應將第二天的飼料加到喂料器中,喂料時可直接將喂料器放低,使種公雞能夠立即采食飼料。為有利于公母分飼,最好種公雞比種母雞延遲5min再開始飼喂。必須將種公雞喂料器調整到正確的高度,使所有種公雞都能同時獲得平等的采食機會,而又能防止種母雞偷吃到公雞料;公雞喂料器必須調到只有種公雞能采食的高度,正確的公雞喂料器高度取決于種公雞的體型大小和喂料器的設計,一般種公雞喂料器的高度應高于墊料50~60㎝,必須確保公雞喂料器下方的墊料厚度均勻一致,避免下方因墊料堆積而降低高度,從而使種母雞偷吃公雞料;每天在飼喂時間注意觀察和調整以確保公雞喂料器高度正確。隨種公雞數(shù)量的減少,公雞喂料器的數(shù)量應相應減少以確保維持最佳的采食位置。應注意避免給予種公雞過多的采食位置,因為有些霸道的種公雞會過多采食,導致公雞群的體重均勻度降低,生產(chǎn)性能會受到影響。
收稿日期:201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