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發(fā)明精華展:阿拉伯科學發(fā)明的黃金時代”如火如荼開展中,展覽展示超過60件互動展品,並透過短片、戲劇導賞及工作坊等,來介紹公元七世紀起一千年間的科學發(fā)展史。讓公衆(zhòng)認識當時的穆斯林學者如何傳承及發(fā)展前人的科學遺產,繼而在科學與實驗、數學、醫(yī)學及天文學等領域取得突破,為歐洲文藝復興以至現代科學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
展品“象鐘”出自13世紀一位匠心巧手的工程師——賈扎里。他生活在現今位於土耳其南部迪亞巴克爾地區(qū)。他所設計的象鐘非常精巧,以水力驅動,是件融合了多個民族智慧的傑作。它採用一種叫ghatika的印度計時機制,以一個碗作計時器,碗會慢慢沉入一個隱藏的水箱。象鐘還採用象徵埃及的不死鳥、古希臘液壓裝置、中國龍(時針)、印度的大象(底座)和身穿阿拉伯服飾的機械人像裝飾。這款時鐘巧奪天工,體現出從西班牙到中國等各國的穆斯林文明技術及文化。
滑翔飛行器是由一千多年前居於現今西班牙科爾多瓦的發(fā)明家及科學家阿巴斯·伊本·菲爾納斯按照鳥類翅膀的形態(tài)設計了一隻翼並安裝在手臂上,及後從一座小山的山頂一躍而下。我們可以將它視為最早期的一種滑翔飛行器設計。同時,展覽同場並設有VR飛行模擬器,讓公眾體驗飛行的樂趣。
主辦:澳門科學館 日期:至10月27日
地點:澳門科學館展覽中心2號展廳 網址:www.msc.org.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