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其秦
泰戈爾的《飛鳥集》里有這么一句話:“您的太陽光對著我的心頭的冬天微笑,從來不懷疑它的春天的花朵。”每次讀這句話,我總會想起一個人,想起她的陽光故事。她,就是媽媽的一位同事,實驗小學(xué)的一位班主任——董阿姨。
見到董阿姨,給我最深印象的就是她那燦爛的笑容。不論在哪里,不論什么時候,她總是那樣一臉真誠地笑著。那微笑,就像春天里的陽光,溫暖和煦,直射心田,讓你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倍感舒適。而這份溫暖,一個叫小健的同學(xué)感受最為深刻。
小健是董阿姨班里的一名學(xué)生,因為身患肌無力,肌肉萎縮,完完全全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正當(dāng)家長猶豫著是該讓孩子輟學(xué)回家,還是自己辭職陪讀的時候,她給了家長這么一顆定心丸:讓孩子留下來吧,你們安心去上班,我會照顧好他的。
從那以后,在實小的校園里,我每天都會看到這樣一對身影,一米五出頭的董阿姨,背著一個9歲大的孩子。有時這對身影出現(xiàn)在課間去廁所的走廊上,有時出現(xiàn)在去體藝樓上音樂課的樓梯上或去實驗樓上科學(xué)課的連廊上,有時又是在去食堂就餐的轉(zhuǎn)角處。
走近了,你會看見小健總是一臉陽光地伏在董阿姨的背上,小腦袋耷拉在她的肩上,親昵地摩挲著,一臉的幸福。而董阿姨呢,盡管有時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有時累得不得不停下來做短暫的休息,依然洋溢著微笑,一臉的慈祥,對待小健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一次,董阿姨接到了縣里上公開課的任務(wù),由于白天除了完成班主任和一個語文老師的工作外,既要照顧小健,又要輔導(dǎo)學(xué)生,騰不出時間。為了上好縣里的公開課,一向做事認(rèn)真的董阿姨,幾日來熬夜備課修改教案,在一個細(xì)雨綿綿的中午,終于抵不住身體的疲勞,暈倒了。誰也不曾想到,當(dāng)中午放學(xué)的鈴聲如期而至的時候,我又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沒錯,是董阿姨,是又背著小健的董阿姨。瘦小的身子,微駝著;蒼白的臉龐,微笑著。同學(xué)們堅持要替她,她堅決不肯,怕同學(xué)們吃不消。
只見她一手使勁托著小健的屁股,一手狠命地抓住樓梯的扶手,如今的小健,已不是當(dāng)初那個小巧的娃了,而是一個已經(jīng)一米四左右的大男孩了。而這個只有一米五出頭的教師,卻硬是蒼白著臉,背起了這個一米四左右的男孩,瞧著她顫顫巍巍,晃悠悠一級一級地下著樓梯,她的形象在我心中忽然變得高大起來。
這是一條怎樣漫長而艱辛的路啊,寒來暑往,從一樓到四樓,從教室到實驗室,從教學(xué)樓到體藝樓,上上下下,來來回回,這一背就是幾年啊!
董阿姨就是這樣默默地付出著,用她的愛去溫暖身邊的人。我相信,這種愛,就像種子一樣,它會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發(fā)芽、生根,繼而開出滿樹繁花。
象山縣丹城實驗初級中學(xué)203班 指導(dǎo)老師:潘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