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季 許華森
4月22日, “世界最薄陶瓷杯”世界紀錄認證儀式在德化縣祥窯陶瓷研究所舉行。經世界紀錄認證機構首席認證官DamirFirst現(xiàn)場嚴格縝密地認證、核實,最終認定德化縣祥窯陶瓷研究所陳清宜制作的超薄蟬羽杯為“世界上最薄的陶瓷杯子”。
“世界最薄陶瓷杯”由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陳清宜于2017年3月開始投入研發(fā),歷時一年七個月的時間反復試驗,于201 8年1O月研發(fā)成功。該陶瓷杯子制作工藝相當復雜,要經過山中挑,碓中敲,水里淘,火里燒,靠純手工制作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采用德化純原礦高嶺土,含鋁量達30%,含鐵量低于0.1%,現(xiàn)存量稀少。最薄杯子成型難度極大,修坯、刷坯極易破損,正常情況下,1 00個杯子經過修坯后只能挑出50個成品,再經過刷坯只剩下20個,最后經過1310℃高溫燒制,還有不少瓷品變形、坍塌或開裂,因此最后成品率僅為5%左右。
該陶瓷杯具有“白如雪、薄如紙、潤如玉、聲如罄”等特點,白度達到德化高白瓷的最高白度88.8度,薄度只有0.5毫米,光照下,如蟬羽般細膩紋理絲毫畢現(xiàn)。還可在杯底刻字,亦可在電陶爐上直接燒水煮茶.水燒開后水位線上杯沿不燙手,堪稱世界陶瓷—絕。
自古以來,德化所生產的白瓷瓷質致密,胎釉純白,以溫潤、明凈、典雅、精巧的玉質美感馳名中外,被譽為“象牙白”“鵝絨白”,代表了世界白瓷生產的最高水平,有“世界白瓷之母” “世界白瓷看中國,中國白瓷看德化”的美譽。據(jù)《德化陶瓷志》記載,南宋時代,德化已出現(xiàn)一些胎體很薄的產品,且不易變形,如16厘米的粉盒,白而薄。明、清時代,浮雕龍鶴杯、牡丹杯等產品,造型別致,雕飾精細,胎薄如紙,手拿著杯子,能見杯外的指影。
1 958年制作的薄如蛋殼的各種小花瓶、筆筒、水筒杯等高白瓷薄胎產品,并以工筆粉彩畫裝飾。1977年以來,制作高白、薄胎、內外畫、專供照明的臺燈罩等。根據(jù)以上記載史料,歷史上均無記載燒制1毫米以下薄度的白瓷,對比之下,陳清宜生產的陶瓷杯子薄度達到0.5毫米,是當今世界最薄的陶瓷杯子。
為了進一步保護和傳承陶瓷科研項目,總結分析工藝過程,向世界展示獨特的科研成果,2018年底,陳清宜向世界紀錄論證公司申請世界紀錄。這一研發(fā)成果也得到了福建省陶瓷行業(yè)協(xié)會的認定,認為該陶瓷杯瓷質高度潔白,薄如蟬羽,精美絕倫,世間精品,難得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