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志強 解建偉 錢虎君 劉君 楊志民
摘 要:以移植大香樟為研究對象,用不同濃度的IBA(0、0.5、1.0、2.0、4.0mg/L)和6-BA(0、1mg/L)的組合進行樹干輸液處理,分析不同處理間移植樟樹新生細根的根長、根表面積、根平均直徑、根體積等的差異,研究IBA和6-BA不同濃度的組合處理對移植大香樟根系的影響。結果表明: 各處理的細根累計根長、根表面積和體積,隨時間的增長都呈增長趨勢,隨著IBA濃度的升高,增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IBA濃度為2.0mg/L時,樟樹的根長、根表面積、根體積總量最高,根平均直徑最低;IBA濃度為4.0mg/L時,樟樹生長狀態(tài)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盡管 6-BA濃度在1mg/L時對根系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當IBA濃度為2.0 mg/L、6-BA濃度為0或1.0 mg/L時,對移植香樟的樹勢恢復生長都能起到良好的促進效果。
關鍵詞:香樟;移植;促根劑;細根;恢復性生長
移栽大樹是城市綠化的重要手段,大樹在移栽時經常會先修根和修枝,常常切斷主根和切除大量根系,保留基本樹枝及葉片,移栽后由于根系吸收能力的下降,在蒸騰作用下樹體的水分平衡極易被打破,嚴重時會導致移栽樹體枯死。大樹移栽能否成功,主要取決于新生根的數量和質量,這對移栽大樹恢復根系對水肥的吸收功能,恢復大樹生長所需的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至關重要。大樹移植的原理主要有近似生境原理和樹勢平衡原理,也包括根系的功能及其生長、樹木的衰老趨勢及特征、根系情況與大樹的生長勢等。國外有關研究表明,近80%的大樹移植失敗與移植后大樹根系腐爛或衰竭有關。大樹移栽之后,一般的水肥管理很難使之完全恢復到移栽前的生長水平。利用注干法可以向樹體中輸入營養(yǎng)液,供給移栽大樹恢復生長所需的礦質元素、水分,同時也可以在輸液袋中施加生根劑,促進新生根的大量生長,加快樹體的恢復。生根劑的主要成分有萘乙酸、赤霉素、吲哚乙酸等。吲哚丁酸(IBA)主要用于插條生根,可誘導根原體的形成,促進細胞分化和分裂,有利于新根生成和維管束系統(tǒng)的分化,促進插條不定根的形成。6-BA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芽的形成,也可以誘導愈傷組織發(fā)生。香樟是我國名貴樹種,可以避臭、驅蟲、吸毒氣、隔噪音,由于四季常青、枝葉秀麗,廣泛栽植于公園、校園、庭院等,以及城市行道旁邊。大香樟移栽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未見大樹移栽后快速恢復樹勢的相關研究報道。本試驗研究IBA和6-BA不同濃度的組合進行樹干輸液處理對移植大香樟根系的影響,對快速建立新的細根系統(tǒng)、提高移植大樹成活率,具有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一、研究材料和方法
1.研究材料
試驗在南京農業(yè)大學江浦農場的實驗基地進行。選擇樹齡30-40年、生長良好、無病蟲害、株高6-8 m、胸徑30-40 cm的香樟,共移植31棵,截干定高3 m,株行距為5m。試驗用其中的30棵。移植樟樹的地徑與編號見表1-1。
2.試驗方法
(1)試驗設計及處理。試驗采用裂區(qū)設計,主區(qū)為6-BA,濃度為0、1.0mg/L,副區(qū)為IBA,濃度分0、0.5、1.0、2.0、4.0mg/L。主區(qū)6-BA和副區(qū)IBA的不同濃度組合,成為試驗用促根劑,共有10個促根處理。處理1:1BA (0mg/L),6-BA(0mg/L) ;處理2:1BA (0mg/L),6-BA(1.0mg/L) ;處理3:1BA (0.5mg/L),6-BA(0mg/L) ;處理4:1BA (0.5mg/L),6-BA(1.0mg/L) ;處理5:1BA (1.0mg/L),6-BA(0mg/L) ;處理6:1BA (1.0mg/L),6-BA(1.0mg/L) ;處理7:1BA (2.0mg/L),6-BA(0mg/L) ;處理8:1BA (2.0mg/L),6-BA(1.0mg/L) ;處理9:1BA (4.0mg/L),6-BA(0mg/L) ;處理10:1BA (4.0mg/L),6-BA(1.0mg/L) 。
每個促根處理(主區(qū)6-BA和副區(qū)IBA濃度組合處理)選擇三棵樹作為三個重復。IBA、6-BA不同濃度處理組合及處理材料見表1-2。
(2)移植大香樟的定值與樹干輸液。移栽樟樹的定植采用土表堆土定植法。根系的生長及吸收功能與土壤的物化性狀密切相關,細根(直徑<5 mm)的分布與土壤容重和緊實度呈極顯著相關。土表堆土定植法有效解決了可能因土壤容重、總孔隙度、土壤含水量等因素的影響。
在試驗用移栽大樹距主干1.5 m處,從上往下斜下方45度角打孔(孔徑8cm),保證輸液能滴入樹體。分別于3月30日、4月28日、5月31日和6月28日進行4次樹干自流式輸液處理。按10個組合處理的1BA和6-BA的濃度比例,分別配制成500 ml的試驗用促根劑輸液,通過輸液器自動滴入樹皮的注射孔內。不同地徑樟樹的樹干輸液量及樟樹數量見表1-3。
(3)根系觀察管的設置及監(jiān)測。在移栽大樹根部周圍埋入長1.5m的根系觀察管(直徑6cm)。在根管口用記號筆標記掃描起始位置,管頭加蓋密封。每棵大樹周圍埋設3根掃描管,各管之間分別呈120度水平角。5月至12月期間,每月定期掃描根系觀察管內部的新生根。
(4) 數據處理。分析移栽大香樟細根的根長(cm)、根表面積(cm2)、根體積(cm3)及根平均直徑(cm)等,應用的軟件是Win RHIZO Tron (MF V.2009a)根系圖像分析系統(tǒng)軟件(加拿大Regent Instruments公司)。數據統(tǒng)計分析采用Excel2003,SPSS 16.0軟件處理。
二、結果與分析
1.不同濃度促根劑處理對移植樟樹細根累計根長的影響
圖2-1結果表明,各處理在監(jiān)測期間,隨著時間推移,移栽大樹細根的累計根長呈持續(xù)增長趨勢,大部分處理與對照存在著極顯著差異。IBA、6-BA不同濃度組合處理中,隨著IBA濃度的增大,促根效果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且IBA濃度在2.0mg/L時促根效果最佳;處理中6-BA濃度(1.0mg/L)對根系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有處理中處理7(IBA濃度為2.0mg/L)、8(IBA濃度為2.0mg/L、6-BA濃度為1.0mg/L)對移植香樟的根系生長促進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