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作為中國民族品牌,已蔚然屹立在世界大舞臺的鎂光燈聚焦之下。以海信為代表的中國制造已擺脫過往的質疑,逐漸贏得全球消費者的認可。
2018年,對于海信來說,可謂是收獲頗豐的一年。
2018年12月12日,《中國企業(yè)海外形象調查報告》發(fā)布,華為、海信位居榜單前兩位。其中,海信集團以122.46分位居20強榜單第二位,并在分行業(yè)榜單中榮膺中國家電行業(yè)“最佳海外形象”第一名。
此前,海信已連續(xù)5年入選“外國人最熟悉的十大中國品牌”之列,在WPP和凱度華通明略聯(lián)合谷歌(Google)發(fā)布的《中國出海品牌50強報告》中,海信位居十強之列,并獲評“成長最快家電品牌”。
不僅如此,2019年1月16日,2018中國互聯(lián)網年度創(chuàng)新評選“火焰獎”揭曉,海信位列年度中國最具創(chuàng)新力企業(yè)第一。
近年來,海信作為中國民族品牌,已蔚然屹立在世界大舞臺的鎂光燈聚焦之下。以海信為代表的中國制造已擺脫過往的質疑,逐漸贏得全球消費者的認可。
海信在海外堅決瞄準高端、堅持推廣自主品牌,通過連續(xù)贊助歐洲杯和世界杯等頂級賽事提升國際熟知度,通過品牌收購、渠道建設,布局全球,國際化進程持續(xù)加速,為講好中國品牌故事提供了樣板,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中國品牌出海之路。
王者的進化之路
海信,這家1969年成立的企業(yè),如今擁有海信電器、海信科龍兩家分別在滬、深、港三地上市的公司,持有海信、科龍、容聲、東芝電視等多個著名商標,已形成了以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智能信息系統(tǒng)技術、現(xiàn)代通信技術、綠色節(jié)能制冷技術、城市智能交通技術、光通訊技術、醫(yī)療電子技術、激光顯示技術為支撐,涵蓋多媒體、家電、IT智能信息系統(tǒng)和現(xiàn)代地產的產業(yè)格局。
截至目前,海信集團官方數(shù)據顯示,海信在全球擁有13所生產基地、12所研發(fā)中心,面向全球引進高端人才,促進國內的設計、研發(fā)人員“走出去”。海外分支機構覆蓋美洲、歐洲、非洲、中東、澳洲及東南亞等全球市場,產品遠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同時,繼2016年成為歐洲杯贊助商之后,海信再次成為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官方贊助商。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海信元素在世界賽事上全面開花,不僅收獲強大的眼球效應,彩電銷售也隨之節(jié)節(jié)攀升??梢哉f海信是獲得了品牌和銷量的雙豐收。
凝視今日的海信,誰能想到,這曾經是一家只有10余名員工、靠生產“紅燈牌”半導體收音機起家的企業(yè)。而這位今日家電業(yè)的王者,也是經歷了數(shù)年的蛻變才步入今日的巔峰,成為“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的典范。
可以說,海信的成長歷程,繪制出了中國彩電品牌完美蝶變的增長軌跡。
1969年,青島無線電二廠成立,生產半導體收音機,固定資產10.7萬元,員工10余人,這就是海信的前身。1970年8月,青島無線電二廠研制出山東省第一臺電子管式14英寸電視機,開辟了海信涉足電視的先河,填補了山東省內空白。當年青島無線電二廠共生產電視機82臺,工業(yè)總產值(銷售收入)69.8萬元。
隨后,青島無線電二廠開始專注于電視研發(fā),1976年9月,9英寸全塑機殼晶體管黑白電視機問世;1976年11月,12英寸木塑結構晶體管電視機試制成功;1978年9月,首臺CJD18型彩色電視機出產。
終于,在1979年2月,青島電視機總廠成立了,這是海信歷史上的一次重要角色轉變。但在那個時期,雖然身份是國家確定的電視機定點生產廠,但青島電視機總廠還只是一家產品單一,基本沒有品牌運作概念的企業(yè)。
20世紀80年代,中國彩電行業(yè)迎來了第一次技術進步的紅利。而海信正是抓住了這次上升的機遇。1984年,青島電視機總廠成功引進世界一流彩電產品與制造技術,第一代青島牌彩色電視機問世,并成為此后很多年中國唯一一家獲得歷屆國家優(yōu)質產品榮譽的彩電企業(yè)。而青島電視機總廠從進口散件組裝到彩電基本實現(xiàn)國產化,僅僅用了3年的時間。
事實上,海信的第一次騰飛發(fā)生在1985年4月。當時,青島電視機總廠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位列山東省電子行業(yè)、全國電視行業(yè)第一。正是一次大膽的決策讓企業(yè)的發(fā)展邁了一大步——投資500萬美元引進日本松下彩色電視機生產線。
可以想象,500萬美元的投資在當時會面臨怎樣的壓力和風險,廠里進行了若干次討論,最終決定將目光聚焦在未來發(fā)展的需要上——引進世界一流的技術設備,通過消化吸收,爭取盡快趕上發(fā)達國家的彩電生產水平,從而在未來的品牌之戰(zhàn)中處于有利地位。1984年12月26日,引進日本松下技術和設備生產的第一臺14英寸彩電走下線體。
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頒布,青島電視機總廠大膽決策,在全體員工中發(fā)起征名。中標者為當時的總工程師錢鐘毓,將“青島牌”正式更名為“海信”,將“海納百川、信誠無限”確立為企業(yè)與品牌的內涵。當年3月,新商標正式注冊。
1994年,電視機市場上青島電視機總廠生產的青島牌漸漸變成了海信牌,海信集團就在這一年成立了。1995年,海信技術、人才、薪酬特區(qū)——技術研究中心(法人)成立,為技術孵化產業(yè)的發(fā)展模式奠定了堅實基礎。同年7月,海信研究所升級為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
自此,研發(fā)和人才成為海信的重中之重。2005年6月,海信研發(fā)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產業(yè)化的數(shù)字視頻處理芯片——“信芯”。
這是中國音視頻領域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可以正式產業(yè)化的芯片,中國年產7300萬臺彩電全部使用外國芯片的歷史自此結束。
溫家寶同志曾為此題詞鼓勵:“立足自主研發(fā)和技術創(chuàng)新,企業(yè)才有生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企業(yè)才有競爭力”。
海納百川信誠無限
隨著中國企業(yè)的日漸崛起,“出?!睅缀跻呀洺蔀橹袊揞^企業(yè)們的集體共識,而國際化也一直是海信的重要發(fā)展戰(zhàn)略之一。
多年來,中國家電產業(yè)大多采用“OEM”代工和產品出口的方式開發(fā)國際市場。真正以全球眼光布局全球化、在國際市場持續(xù)打造自主品牌、在海外設立生產和研發(fā)基地的家電企業(yè)并不多。但海信始終將國際化作為企業(yè)發(fā)展的核心戰(zhàn)略,很早就在內部達成了“海信的長遠發(fā)展在海外”的共識,并不懈努力付之于行動。
南非,是海信在海外進行本土經營的起點。其實早在1985年海信就開始涉足對外貿易,不過這一時期還不具備自主出口權,而是依靠山東省外貿公司代理出口產品,產品出口以OEM為主,還不具備大舉進入國際市場的能力。
直至1994年,海信才在南非設立海信南非銷售控股有限公司,總部位于約翰內斯堡以及開普敦。自此,海信在重點市場開始布局,逐步建立一些海外的銷售渠道和生產基地。1996年,南非海信成立,并建成海信在海外的第一個生產基地。
時至今日,南非已成為海信一個重要的海外市場,海信南非公司在當?shù)氐闹饕鞘卸荚O有辦公室,產品已進入全國3000多家連鎖店和500多家家電連鎖商店。2016年和2017年,海信電視的銷售量都位居南非市場第一位。2017年,海信冰箱的市場銷售額也達到南非市場第一位。同時,海信手機的銷售量也在快速增長,銷量達到120萬臺。
如今,海信LED電視和冰箱在南非當?shù)匾殉蔀橐痪€品牌。同時,海信南非公司還向周邊國家輻射,出口到南非周邊的13個國家,包括肯尼亞、坦桑尼亞、贊比亞、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韋等,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海信非洲生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遠認為,海信之所以能夠不斷在南非乃至非洲地區(qū)做強、做大,秘訣在于公司在當?shù)厣a、銷售和售后服務3個環(huán)節(jié)的有效運作?!昂P攀窃谀戏牵瑥?996年正式進入南非,到2013年開始在開普敦建設家電產業(yè)園,包括電視和冰箱,從生產方面來說,對市場是個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包括銷售和售后服務。我們非常注重售后服務,現(xiàn)在南非有3個海信的售后服務中心,有50多家當?shù)厥酆蠓丈獭I銷方面,比如我們贊助了2016年歐洲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2017年開始贊助當?shù)胤浅S忻拈蠙烨蜿?,叫Lions,效果也非常好?!?/p>
除此之外,北美地區(qū)也一直是海信的重點市場。2001年,海信美國公司在美國洛杉磯成立,2007年搬遷至亞特蘭大。該公司致力于為北美消費者提供優(yōu)質的電視、空調、冰箱等多媒體和家電產品。目前,海信產品已經進入了美國多家全國性大型連鎖渠道,如沃爾瑪、百思買、山姆俱樂部、Costco、亞馬遜、P.C.Richards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在北美業(yè)務的重大拓展始于2015年的一次收購。那一年的7月31日,海信收購了夏普在墨西哥的工廠及其在美洲的電視業(yè)務。此次收購之后,海信的北美業(yè)務迎來高速增長期。
海信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廠后,2016年全年實現(xiàn)160萬臺的產出,比2015年提高3倍,人均單小時產出提升了178%,有效支持了北美市場的供貨。2017年海信在北美地區(qū),出口同比增長48.4%;海信電視在美國出口額同比增長66.1%。海信成為北美用戶最炙手可熱的電視品牌。
海信全球化的腳步注定不會止于此。
事實上,早在2005年,海信就進入了澳洲市場,并建立關系網絡,開發(fā)適合澳洲當?shù)氐漠a品。2006年,海信澳洲公司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成立,當年5月正式開展業(yè)務,銷售海信的電視、空調、冰箱等產品,并不斷根據澳大利亞客戶的要求擴充產品線,銷售區(qū)域覆蓋整個大洋洲。與此同時,海信澳洲公司通過冠名國際澳網公開賽主場館、贊助澳網公開賽等一系列品牌運營,進一步推動了海信品牌在當?shù)氐陌l(fā)展。
2007年5月,海信位于荷蘭埃因霍溫的歐洲研發(fā)中心正式運轉,成為繼美國光纖通信公司、美國多媒體研發(fā)中心、南非研發(fā)中心后,海信在海外設立的第四個研發(fā)中心。
2016年1月14日,海信正式成為2016年歐洲杯的贊助商,同時也成為2018年世界杯歐洲區(qū)預選賽的全球贊助商。這是歐洲杯設立56年以來首個中國頂級贊助商。
2017年,海信歐洲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18.2%。自此,海信電視在歐洲幾乎家喻戶曉。
在日本,海信在2010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以銷售進口家電為主要業(yè)務。事實上,日本市場對于家電企業(yè)海信來說還是極具挑戰(zhàn),日本除了有索尼、松下等老牌電視品牌之外,還有著全球最為苛刻的質量和品質要求。
然而,海信先是用小尺寸電視打開日本市場,再用冰箱和洗衣機影響消費者,用穩(wěn)扎穩(wěn)打的方式和環(huán)保技術搶攻日本市場,再接著用不斷推出高端產品逐步提升海信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017年11月,海信成功收購日本另一著名電視品牌東芝電視。
截至2018年10月底,海信(海信電視+東芝電視)在日本市場的銷售量份額達到了19.1%,超越日本本土品牌松下和索尼,拿下日本電視市場第2名,在日本樹立起“中國制造”的旗幟。
2012年,海信在阿聯(lián)酋迪拜開設了海信迪拜公司,銷售網絡覆蓋阿聯(lián)酋、卡塔爾、科威特、黎巴嫩以及其他海灣國家。通過多年的不斷努力,海信迪拜公司已建立起覆蓋整個區(qū)域的銷售網絡,與家樂福、SharafDG、EMA、Lulu等當?shù)刂髁髑郎探⒑献麝P系,成為中東地區(qū)消費類電子行業(yè)中最活躍的品牌之一。在迪拜,海信的目標是成為中東地區(qū)排名前三的品牌。
如今,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海信,正在“海納百川”的國際化之路上加速。繼2018年贊助俄羅斯世界杯后,海信又成為2020年歐洲杯足球賽的贊助商,以提升海外品牌影響力,“信誠無限”。
自主品牌的原動力
回顧海信的發(fā)展史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海信斬獲“中國最具創(chuàng)新力企業(yè)”第一的成績并非偶然。50年來,對于技術和質量的堅守一直是海信最大的底牌,海信之所以能在海外市場收獲高端市場的青睞,與其打造的自主品牌不無關系。
早在1992年,還是青島電視機總廠的海信率先在技術中心設立“人才特區(qū)”,優(yōu)秀研發(fā)人員的薪酬水平可以達到普通員工的10倍。此后,技術創(chuàng)新和對人才的重視一直貫穿著海信發(fā)展歷程的始末。從1972年海信開始生產電視以來,一路狂奔,創(chuàng)造了多項第一。時至今日,海信更是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海信在繼2017年收購了東芝電視之后,再次于2018年收購了斯洛文尼亞白電制造商Gorenje。這也成為了2018年國內白色家電行業(yè)的重要事件之一。
海信營銷副總裁FranjoBobinac(前Gorenje總裁)表示:“我們現(xiàn)在是一個更強大的全球性多品牌公司,涵蓋市場的不同部分,根據地理位置、產品范圍和價格點定位我們的綜合品牌。這意味著我們不僅可以在同一屋檐下?lián)碛腥盗械南M電子產品和家用電器,而且還可以擁有從經濟實惠到最優(yōu)質的產品?!?/p>
FranjoBobinac稱,“海信的主要優(yōu)勢包括四大洲的全球制造和研發(fā)(Ramp;D)能力,以及由著名設計師支持的全球設計能力?!?/p>
FranjoBobinac還表示,2018年是海信非常成功的一年。海信在全球銷售超過2000萬臺電視機,在美國就銷售近300萬臺,達到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事實上,近幾年海信交出的業(yè)績也的確值得海信人驕傲:2017年海信國際銷售收入達39億美元,相比2016年增長22.3%,其中59.1%是自主品牌。在南非,海信電視銷售量占有率第一,海信冰箱銷售額占有率第一。在澳洲,海信冰箱、海信電視均取得市場占有率第一。在俄羅斯,海信電視品牌銷售量同比增長140.8%,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453.0%;海信中央空調產品市場占有率約為24%。
海信2018年1月-8月的數(shù)據顯示,海信集團海外收入超32億美元。2018年1月-9月,海信海外自主品牌銷售同比增長達到了27.5%,其中,海信加拿大品牌銷量同比增幅更是達到了95.1%。
而這只是海信業(yè)務和數(shù)據的一部分。海信今天的優(yōu)良業(yè)績來自多年的苦心經營,這一切離不開海信極強的技術實力。而正是因為掌握了核心技術,海信才能推出全球最大背光分區(qū)的液晶電視、全球第一款具有普及意義的激光電視,等等。
毫無疑問,海信的出海經歷頗具樣本意義。當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布局海外市場,“中國制造”在全球化的道路上需要更多類似海信這樣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