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良云南省曲靖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外科,云南曲靖 655000
腹腔粘連為普外科常見的腹部術后并發(fā)癥,具有非常高的發(fā)生率,嚴重者需要再次進行手術治療,會對患者的預后造成惡劣影響,因此為了減少術后腹腔粘連發(fā)生率,必須及早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故,該次研究針對該院腹部手術患者選擇108例(2016—2017年)進行不同方式治療,比較差異性,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該院腹部手術患者,108例,男性62例,女性46例,最大年齡86歲,最小年齡5歲,平均年齡為69.7歲。其中,腸套疊3例,結腸癌5例,復合性腹部損傷11例,胃腸穿孔20例,膽囊切除27例,闌尾穿孔并腹膜炎53例。存在精神問題而無法正常與醫(yī)護人員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患者等不在此次研究范圍。隨機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知情了解該次研究且當面簽署同意書,符合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各有54例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手術完成后對臟器進行生理鹽水沖洗。試驗組腹腔關閉前使用醫(yī)用透明質酸鈉預防腸粘連,劑量5~15 mL,均勻涂抹于腹腔內各臟器表面,主要包括腹腔受損部位、腸管表面、切口周圍和手術創(chuàng)面,完成涂抹后行常規(guī)關腹操作[1]。
手術完成后需密切觀察藥物排斥及過敏反應、腎臟功能、肝臟功能、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以及體溫等情況,記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腹脹緩解、肛門排氣和住院時間[2]?;颊叱鲈汉筢t(yī)護人員對其進行隨訪,記錄腹腔粘連程度并進行分級:0級,腹腔沒有粘連;Ⅰ級,腹腔內有易分離的疏松、細小粘連;Ⅱ級,粘連數量較多且粘連帶較寬,進行粘連分離時存在滲血現象,行鈍性或者銳性結合分離時效果較好;Ⅲ級,可見致密廣泛的粘連現象,但未見腸梗阻現象;Ⅳ級,可見廣泛致密的腸粘連、明顯腸梗阻以及高度擴張的近端腸管[3]。
該次研究數據分析工具為SPSS 11.0統計學軟件,采用 χ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腹脹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長于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等觀察指標[(±s),d]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等觀察指標[(±s),d]
組別 腸鳴音恢復時間腹脹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時間 住院時間對照組(n=54)試驗組(n=54)t值P值2.5±0.8 1.2±0.5 10.126 2 0.000 1 5.0±1.7 2.4±0.6 10.598 1 0.000 1 3.3±1.2 1.1±0.4 12.780 8 0.000 1 12.5±3.7 9.4±2.5 5.101 5 0.000 1
試驗組24例腹腔粘連患者,占比為44.44%,對照組42例腹腔粘連患者,占比為77.78%,兩組患者腹腔粘連發(fā)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對照組患者腹腔粘連程度明顯重于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腹腔粘連程度[n(%)]
腹腔粘連是造成機械性梗阻和腹部手術常見并發(fā)癥的主要因素,患者一旦發(fā)病會引發(fā)腸壞死、腸梗阻以及腹部疼痛等多種并發(fā)癥,病情嚴重者需要接受二次手術治療,不但會加重患者的機體痛苦還會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4]。有研究認為造成腹腔粘連的主要原因為手術進行過程中受不同病理因素的影響,造成腹膜間皮細胞纖維蛋白元溶解以及釋放失衡從而致使大量纖維蛋白沉積[5]。由組織胺引發(fā)的漿液滲出和由纖維蛋白釋放的血管活性因子能夠在患者完成手術3 h發(fā)生凝結并進而形成粘連現象,如果患者在術后3 d內腹腔粘連現象得不到自行溶解,則會造成新生毛細血管和纖維細胞進入組織并機化從而導致永久性粘連的形成[6]。對外科操作技巧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能夠使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以及創(chuàng)傷得到抑制從而降低術后腹腔粘連發(fā)生率,但是臨床上并未取得非常明顯的效果。將隔離物置入腹腔間能夠對多種藥物或者細胞因子發(fā)揮抑制作用從而取得理想的術后腹腔粘連預防效果[7]。
作為線性酸性粘多糖,透明質酸由于N乙酰胺基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交替連接形成,因其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質和分子結構因而屬于可進行天然可降解吸收的、具有極高安全性的生物醫(yī)學材料,臨床上應用至今尚未發(fā)現由其引發(fā)的不適反應或者過敏等。人體內存在廣泛分布的透明質酸,該物質具有減少粘連,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和潤滑關節(jié)的功效,具有良好的粘連預防效果,在普外科、骨科以及眼科等具有普遍的應用[8]。透明質酸鈉不會對患者腎臟功能、肝臟功能、尿常規(guī)以及血常規(guī)和切口愈合造成影響,而且有關研究以及該次研究均未見患者出現藥物排斥或者過敏反應,可見該藥物具有很高的應用安全性,對于改善患者體質以及術后相關指標均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作為透明質酸的鈉鹽形式,透明質酸鈉在發(fā)揮術后腹腔粘連預防作用方面的機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因其具有獨特的高分子纖維網架構能夠有效隔離患者腸管表面從而推動暫時性機械性屏障保護作用的發(fā)揮而取得理想的腹腔粘連以及纖維組織形成的預防作用;能夠降低血小板聚集和纖維蛋白原發(fā)生沉積,從而對白細胞吞噬或者遷移產生抑制作用,使抗炎效果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同時還能夠使外源性組織修復的作用得到間接性的發(fā)揮,除此之外,還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術后形成血塊和出血現象并使纖維細胞分化得到抑制;可與機體透明質酸進行結合并產生相互作用從而使成纖維細胞和間質細胞遷移得到促進和提高,從而使其內源性組織的修復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此次研究中,試驗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腹脹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治療期間,可有效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恢復效果,試驗組腹腔粘連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治療效果較佳,可明顯改善患者粘連發(fā)生情況,應用價值較高。潘一紅等[9]學者在《透明質酸鈉凝膠預防婦產科手術后盆腹腔粘連的臨床效果觀察》中表示,針對婦產科手術后盆腹腔粘連患者選擇透明質酸鈉凝膠治療存在較為顯著的效果,能夠有效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手術后相關指標情況,還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粘連發(fā)生率,低至1例,存在一定的應用價值,該文研究數據與潘一紅等學者在《透明質酸鈉凝膠預防婦產科手術后盆腹腔粘連的臨床效果觀察》中的研究數據相似,故,該次研究存在顯著差異性。
綜上所述,接受腹部手術治療的患者于術后應用透明質酸鈉能夠有效控制腹腔粘連發(fā)生率,對于改善其身體機能,緩解腹腔粘連所帶來痛苦以及減輕患者的精神負擔和經濟壓力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具有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