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闖
【摘要】 目的 研究乳房再造手術同期行對側乳房對稱性整形手術的近期療效。方法 6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1例。對照組僅采用乳腺癌根治術+乳房再造手術, 觀察組則采用乳腺癌根治術+乳房再造手術同期行對側乳房對稱性整形手術。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優(yōu)良率為96.77%, 對照組優(yōu)良率為64.52%, 觀察組患者的優(yōu)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6.77%(30/31), 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77.42%(24/31), 觀察組患者術后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乳房再造手術同期行對側乳房對稱性整形手術的方法可以明顯提高患者患者術后的滿意度, 改善術后乳房的對稱性及美觀度, 而且并未增加術后常見并發(fā)癥的幾率, 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乳房再造手術;乳房對稱性整形手術;乳腺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8.024
隨著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大, 女性患乳腺癌患者數(shù)量逐年增加, 全世界每年約有120萬婦女發(fā)生乳腺癌, 乳腺癌已經(jīng)成為危害婦女健康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隨著人們對乳腺癌認識的不斷提高, 乳腺癌患者的早期發(fā)現(xiàn)率也明顯提高, 加之治療手段的完善和輔助治療方法的應用, 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已經(jīng)大大提高了, 同時對手術后的生活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乳癌術后的患者, 乳房缺失, 胸部“平坦”, 甚至胸壁呈“搓衣板”樣畸形、鎖骨下凹陷畸形、腋前襞缺如畸形等, 這不僅僅是造成生理功能缺陷, 更嚴重的是使患者產(chǎn)生強烈的自卑感, 對年輕女性更是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負擔, 她們不愿社交, 對生活失去興趣, 家庭生活受到影響。所以, 乳房再造術對于乳房切除的女性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一般來講, 再造的乳房以對側乳房為標準來塑形。如果對側乳房過大、過小或下垂, 再造的乳房不能與其對稱, 則需要對對側乳房施行巨乳縮小術、隆乳術或乳房固定術[1]。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并觀察乳房再造手術同期行對側乳房對稱性整形手術的手術方法的近期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確診為乳腺癌需要進行乳房切除術的62例女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嚴重感染、肝腎功能不全、凝血因子障礙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1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1~72歲, 平均年齡(51.5±6.84)歲;觀察組患者年齡34~70歲, 平均年齡(52.1±6.0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在乳腺癌根治術后行乳房再造手術。根據(jù)患者的癌腫情況選擇不同手術方式。觀察組患者采用乳腺癌根治術+乳房再造手術同期行對側乳房對稱性整形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所有病例術后回訪1年。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3. 1 乳房的對稱性及美觀度評價 整形外科專科醫(yī)師依照乳房的體積、位置、凸出度、下垂度、下皺璧、乳暈復合體、乳間溝和乳頭等部位及雙側乳房的對稱性對術后兩組患者的乳房進行乳房的對稱性及美觀度評價。優(yōu):綜合評分≥90分者;良:綜合評分在80~89分;中:綜合評分在70~79分;差:綜合評分<70分。優(yōu)良率=(優(yōu)+良)/總例數(shù)×100%。
1. 3. 2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主要包括出血、感染、移位、包膜痙攣、假體感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發(fā)癥發(fā)生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 3. 3 滿意度 調查患者對術后雙側乳房的滿意度, 依照乳房的體積、位置、凸出度、下垂度、下皺璧、乳暈復合體、乳間溝和乳頭等部位及雙側乳房的對稱性等方面設計調查問卷。依照問卷分數(shù)分為:滿意:綜合評分≥90分;一般:綜合評分為70~89分;不滿意:綜合評分<70分。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優(yōu)、良、中、差的例數(shù)分別為17、13、1、0例, 優(yōu)良率為96.77%;對照組優(yōu)、良、中、差的例數(shù)分別為12、8、8、3例, 優(yōu)良率為64.52%;觀察組患者的優(yōu)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術后, 觀察組出血、感染、移位、包膜痙攣、假體感染的發(fā)生例數(shù)分別為3、2、1、0、0例,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9.35%(6/31);對照組出血、感染、移位、包膜痙攣、假體感染的發(fā)生例數(shù)分別為2、3、0、1、0例,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9.35%(6/31);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術后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一般、不滿意例數(shù)分別為18、12、1例, 滿意度為96.77%(30/31);對照組患者的滿意、一般、不滿意例數(shù)分別為13、11、7例, 滿意度為77.42%(24/31);觀察組患者術后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生活作壓力的增大, 女性患乳腺癌的例數(shù)日趨增多, 乳腺癌是女性發(fā)病率最高的女性惡性腫瘤, 尤其是中年女性, 乳腺癌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困擾, 比如, 患者長時間持續(xù)的軀體疼痛會影響自身的正常生活、學習等。另外, 還會造成患者出現(xiàn)心理上的困擾, 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2]。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 外科手術可以很好地治療乳腺癌, 但部分患者在心理上會對切除乳房難以接受, 乳房缺失和傷疤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社交生活。故臨床研究在切除術后給予乳房再造手術為患者重新塑造一個乳房, 大大減輕了乳腺癌患者的痛苦, 有效降低了乳房缺失對婦女心理及生理的影響。乳房再造手術及假體乳房再造術已經(jīng)成為一種在乳腺癌根治術后的成熟手術方法。目前, 為了將乳腺切除手術對患者的影響降到最低, 臨床研究在乳房切除術后進行對側乳房對稱性整形手術, 以期獲得對稱美觀的乳房, 為患者帶來福音[3]。乳房的美學取決于許多方面, 乳房的體積、位置、凸出度、下垂度、下皺璧、乳暈復合體、乳間溝和乳頭等部位及雙側乳房的對稱性等各方面都對乳房的美觀度造成影響[4]。在對患者患側進行再造手術后, 健側若不對稱則可對健側同時進行整形手術, 分為兩種情況, 乳房的縮小術或增大手術, 使乳房保持對稱, 提升美感。
綜上所述, 乳房再造手術同期行對側乳房對稱性整形手術的方法可以明顯提高患者患者術后的滿意度, 改善術后乳房的對稱性及美觀度, 而且并未增加術后常見并發(fā)癥的幾率。因此, 乳房再造手術的同時行對側乳房對稱性整形手術可在乳腺癌手術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青松, 霍彥平, 梁芳, 等. 乳腺癌即刻乳房再造臨床分析.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3, 7(24):75-76.
[2] 劉巖, 穆籣, 李廣學, 等. 乳房再造同期行對側乳房對稱性整形手術的初步探討.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16(10):1253-1257.
[3] 張曉永. 即刻乳房再造在乳腺癌治療中的應用. 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 2014(13):94.
[4] 李天石, 何君君, 胡華新. 乳腺癌根治術后即刻與延期乳房再造術的臨床比較.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 10(15):30-31.
[收稿日期: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