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憲亭
(深圳市博克時代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0)
對于制造企業(yè)而言,以規(guī)模生產、走量銷售求效益是普遍方法,這符合規(guī)模經濟[1]的原理。單個訂單數量大,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而且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以及相應的管理成本、服務成本。多年來,中國較有規(guī)模的服裝工廠都不愿接數量小的訂單,但當下大訂單越來越少,多品種小批量成為常態(tài),作為服裝生產企業(yè),繼續(xù)追求數量已不符合發(fā)展要求。文中通過對定制化生產轉型的分析,為服裝企業(yè)應對新常態(tài)[2]提供解決方法。
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表現在兩個方面:①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市場需求越來越個性化,消費者從以前的趨同性消費正在走向個性化消費;②消費者正在從之前的價格主導向價值主導轉變,尤其是剛剛走向社會的年輕一代,他們正成為個性消費的主力, 他們的價值觀與父輩們所堅持的省吃儉用完全不同,品質與個性成為其消費的主導需求。市場需求的變化造成了多品種小批量服裝訂單的持續(xù)增加。
互聯網對消費環(huán)境的影響巨大。消費互聯網蓬勃發(fā)展引發(fā)的長尾效應[3]催生了服裝供給側的多樣化生產。傳統服裝零售中,受店鋪空間限制,可展示的服裝品較少,品牌商往往只選擇適合大眾的服裝款式和尺碼。網上零售不僅突破了空間的局限,可以展示更多的產品,而且突破了地域的局限,消費者可跨區(qū)域購買,這些因素都推動了個性消費的快速發(fā)展。
規(guī)模經濟對于推動中國發(fā)展發(fā)揮了巨大作用,但也引發(fā)了一些問題。大規(guī)模生產給中國制造帶來了成本優(yōu)勢,在國際上極具價格競爭力,讓全世界各國人民都享受到了物美價廉的商品,但不斷擴大的產能超出了人們的需求極限,生產過剩問題嚴竣。服裝庫存多年來一直是個無解的難題,蠶食了行業(yè)的利潤,造成很多企業(yè)無力為繼,被迫關門,所以去庫存是供給側改革的必然。同時,不斷提高的勞動力成本也讓低價競爭策略無法繼續(xù)。
互聯網的蓬勃發(fā)展,的確為服裝業(yè)的轉型提供了巨大幫助,很多中小企業(yè)借助淘寶等互聯網零售平臺,實現了從加工生產到品牌經營的轉化。但是互聯網平臺無法解決居高不下的退貨率問題,究其根源在于預測式的批量生產與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之間存在著無法逾越的鴻溝。
2.1.1小單快反 小單快反是目前最主流的C2B[4]方式,其方法為:品牌企業(yè)在早期并不生產大量的服裝,使庫存最小化,并根據市場的反饋,快速補貨。嚴格意義上,這種模式融合了B2C與C2B。
2.1.2預售模式 預售模式是新款定樣后,先不進行量產,而是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預售,定期形成小訂單,再進行生產。這種模式實現了零庫存,而且收到貨款再生產,沒有庫存風險和資金風險,資金周轉率好。杭州漢帛通過此模式進行定制化生產,實現了較好收益,是女裝企業(yè)定制化轉型的成功案例。
2.1.3團單模式 團體訂單簡稱團單,團單主要集中在職業(yè)類服裝,包括各種企事業(yè)單位的職業(yè)裝、標志服等。國內從事團單生產的企業(yè)較多,年產值較大。其中南山服飾、浪登、琪達、際華等企業(yè)都已經通過數字化改造,實現了團單定制的高效生產。
2.1.4定制模式 近年來,伴隨著智能制造的發(fā)展,利用互聯網實現大規(guī)模的個性化私人定制成為新浪潮。市場上出現了多家各種模式的私人定制,包括O2O定制店與線上平臺的結合模式、上門服務模式,也有基于純線上的“輕定制”模式。雖然私人定制目前還存在著較多問題,如服務的標準化等,但不可否認,私人定制已由概念成為現實,而且隨著技術的成熟,私人定制的比例將會越來越高,甚至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流模式。同樣,利用博克的數字化技術方案,也有一批成功實現私人定制轉型的企業(yè),包括魯泰集團、匯川服飾、Matchyou、贏家服飾、Zozo等。
2.2.1滿足個性化需求 傳統的預測式生產有很大的盲目性,雖然品牌企業(yè)也針對市場需求做了大量調研,但生產與消費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多數企業(yè)沒有辦法客觀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按需定制實際是通過互聯網將用戶和生產廠家連接,企業(yè)根據用戶需要進行生產。定制化生產可以多方面滿足用戶的需求,包括款式、面料、顏色、工藝以及尺碼。在目前定制化生產中,因為男裝款式相對較少,工藝也接近,合體性問題成為重點,所以量體定制是主流;而女裝與男裝不同,女裝的定制主要是解決款式及面料的個性化問題,所以女裝定制模式主要是小單快反或者預售式。
2.2.2降低庫存和退貨率 高庫存、高退貨率是服裝行業(yè)的兩個突出問題。相關數據顯示,一般品牌正常銷售(最低零售折扣在5折以上)庫存率在35%~45%[5],個別品牌的庫存率甚至高達58%。庫存分布情況:①品牌廠家,庫存15%~20%(按照執(zhí)行15%退貨率,外加備貨);②區(qū)域總代理,庫存5%~10%;③加盟商,庫存占到10%~15%。另外據調查數據顯示,電商平臺的服裝退貨率一般高達30%~40%,個別品牌的退貨率甚至高達60%。解決庫存的根本途徑就是按需生產,所以C2B模式有更廣泛的發(fā)展前景。
2.2.3加快資金周轉 資金的周轉效率決定了企業(yè)的競爭力。傳統的服裝生產模式是提前將服裝生產出來,放到倉庫慢慢銷售,一般需要3~6個月才能收回成本,甚至有的投資回收期長達1年以上。而定制商品不同,一般7 d左右就能完成交貨, 并收回貨款進行再生產,資金的周轉效率大大提高,企業(yè)的競爭力也隨之提高。
2.2.4提高中國服裝企業(yè)的行業(yè)生態(tài)位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C2B模式有望改變中國眾多代工企業(yè)的行業(yè)地位[6]。中國多年來為國際品牌代工,處在產業(yè)生態(tài)的底端,只能賺取廉價的加工費,而產業(yè)互聯網的到來,有望改變眾多服裝生產企業(yè)的生態(tài)位。當互聯網成為一種商業(yè)的基礎設施后,每家服裝企業(yè)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為全球的消費者定制服裝,服裝工廠的生產附加值就會明顯提高,中國服裝產業(yè)的國際競爭力也會顯著增強。
目前服裝行業(yè)中已經成功轉型及正在進行轉型的企業(yè)屢見不鮮,其中博克科技服務的多家企業(yè)包括魯泰、匯川、贏家、南山等,對行業(yè)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近年來服裝定制轉型成為熱點。文中基于深圳博克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為眾多企業(yè)提供解決方案過程中積累的大量經驗,就轉型路徑和方法進行總結。
1)用標準化的手段做個性化的產品。定制產品品類不宜過多,理想狀態(tài)是基于常規(guī)產品的有限選擇,在基本款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個性化的部件。如一款襯衫可以有多種領型供選擇,面料類型可以比成衣稍多,但需要有主打花色,從而增加單款銷量,以便批量采購面料,降低成本。
2)“成衣+定制”是目前最優(yōu)的業(yè)務模式。在沒有完全實現智能化生產之前,定制生產的成本較高,而60%~70%的消費者身材相對標準,標準體型的消費者在選擇成衣就可以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無須定制,除非體型標準的消費者需要更加個性化的款式或花色。在成衣中不能選到滿意號型或款式的消費者才更有定制需求。換言之,傳統服裝零售企業(yè)增加定制業(yè)務,可以提高客戶的轉化率,利潤也可以得到提高。
3)生產型品牌企業(yè)進行定制化轉型的優(yōu)勢較大。定制化改造需要實現業(yè)務數據與生產數據的無縫對接,并需要實現各類系統的集成。由于生產企業(yè)具備了完備的生產體系,通過數字化系統的改造,可以在原有的設備、人力等基礎上實現定制化生產。生產型的企業(yè)還可以通過主推面料的備貨,有效降低成本。
4)定制業(yè)務選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是主流方向。線上可以實現數據的對接集成,而線下能夠實現更好的試穿體驗,所以傳統的服裝零售門店增加定制業(yè)務比純粹的互聯網定制更容易??蛻舻降旰?,通過標碼服裝的試穿,能夠獲取比單純量體更加精準的數據;通過服裝參照和面對面的溝通,更易獲取客戶的穿衣習慣,更好地幫助消費者選款與搭配,增強客戶信任感。
5)漸進式的系統升級更容易成功。漸進式的系統升級要預先進行數字化系統頂層設計,其中較為關鍵的下單系統和CAD系統需優(yōu)先考慮,在訂單逐漸增多后,再增加工藝系統和生產執(zhí)行系統。通過漸進式的系統升級,不僅降低了投資風險,而且降低了組織難度。頂層設計的目的是實現更好的數據集成,避免數據孤島,同時也是最大程度優(yōu)化流程,降低復雜度。
定制化生產難題較多,包括材料庫存以及生產管理都比較復雜,而最大的障礙是版型設計。由于定制款式的多樣化以及尺碼的個性化,要真正實現一衣一款和一人一版[7],使用傳統的CAD系統,將產生巨大的工作量。有些企業(yè)所采用的樣版大數據,實際是采用密集號型的方式,提前堆放大量的號型。但密集號型方式不僅要提前做大量的工作,而且無論多少號型,都無法解決特體人群的合體問題。
解決一人一版的最佳方案是參數化設計,通過參數化軟件實現智能樣版[8]。當人體數據輸入軟件后,智能樣版可以根據數據自動修改每個部位的形狀,做到真正的一人一版。博克定制CAD系統是目前最為成熟的參數化設計系統,采用博克系統可以快速建立基礎樣版模型和部件庫,并且可以通過導入電子表格或直接對接數據庫自動讀取數據,還能快速、自動完成樣版組合與修改,從而精準處理特體樣版,讓定制服裝更加符合人體。參數化CAD系統數據模塊如圖1所示。
要實現大規(guī)模定制,需要解決從量體數據到版型設計以及生產工藝數據的互通,博克科技提供的定制解決方案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零售終端通過3D下單平臺選擇客戶需要的款式、部件和面料后,系統就可以直觀地呈現出最終成衣效果,然后按照系統提示一步步完成量體,最后通過在線支付,完成定制下單。3D下單平臺模塊如圖2所示。工廠通過博克定制系統讀取云端的訂單數據和款式信息,并快速自動完成改版和排料,然后發(fā)送至自動裁床,完成裁剪后進入智能流水線,最后將完成的成衣寄給客戶。博克服裝定制數字化系統整體流程如圖3所示。
圖1 參數化CAD系統數據模塊Fig.1 Data module of parametric CAD system
圖2 3D下單平臺模塊Fig.2 Part of 3D order platform
圖3 博克服裝定制數字化系統流程 Fig.3 Boke digital system flow of garment customization
基于參數化設計系統的大規(guī)模定制方案效率高、成本低、易實現,目前已經有多家企業(yè)引入,并實現了定制化轉型。
服裝企業(yè)定制化生產轉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利用數字化技術,通過互聯網打通零售與生產,實現新零售與新制造的結合,進而實現O2O模式的大規(guī)模定制。借鑒已成功轉型的企業(yè)經驗,總結經驗與方法,推動整個行業(yè)的轉型升級。中國的服裝企業(yè)將借助于數字化技術和互聯網平臺,逐步實現C2B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