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愛軍
(江蘇省高郵中學 225600)
教學實踐證實,高中生心理、生理特性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數學知識認知能力的差異亦是客觀存在的.時下的普通高中,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認知能力存有差異,致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領悟與掌握能力存有較大的差距,勢必對高中階段數學教學帶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在上述情況下,如果高中數學教學依舊采取“一刀切”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勢必造成“優(yōu)等生吃不飽,后進生內化不了”的現(xiàn)象.在新高考導向下,高中數學教學人員 應改變傳統(tǒng)“一刀切”的教學模式,積極倡導“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使優(yōu)等生得到知識拓展,才華展示,后進生掌握基礎知識,建立數學學習自信,進而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能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與接受能力程度,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工作,滿足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的實際需求.此外,實行分層教學,符合新高考導向下“低起點,多元化”的教學理念,以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自主、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通實行分層教學,教師能有針對性地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生在達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熱情,消除學生畏懼數學的心理,自主積極地進行數學學習.
教學工作的本質是師生間進行雙向的互動與交流的活動,在分層教學中,數學教師是策劃者、引導者,學生是真正的主體.教師通過學生的不同特點與個性化差異,科學的制定分層教學計劃,不但能有效激發(fā)學生潛能,還能有效展現(xiàn)學生主人翁精神.
對學生實行分層管理,是實現(xiàn)分層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此時期,數學教師應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掌握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習慣、知識認知能力,因材施教.譬如: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 ,可采取測驗方法,擬定不同難度的數學試題,對學生進行成績測試,科學地進行分組.通??蓪W生分為三個小組.成績優(yōu)異的一組,成績中等的一組,成績偏差的一組.在實行分組教學中,數學教師應將學生的自尊心放在首位.此外,分組不應是固定不變的,數學教師可定期地進行測驗,科學地進行更改.
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課件設計時,務必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實際情況,做好不同課程的工作安排.因為學生個體之間存有個性化差異,數學功底各異,對于數學成績偏差的學生,數學教師可設計一些基礎性較強的課件,例如:數學公式、數學概念、定理等證明,并合理地附加基礎練習題,以慢慢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思維.對于成績一般的學生,數學教師可側重拔高內容,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拓展.對于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可加大授課難度,并鼓勵學生參加全國奧數競賽,不斷突破自己.
問題是一切知識的最初起點.問題教學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形式之一,是幫助學生內化數學知識的重要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數學教師問題設置普遍存在單一性,致使習題解答活動成為部分同學的學習活動,易加劇“兩極分化”現(xiàn)象.新高考導向下的數學分層教學的核心思想便是力求每一位學生獲得學習的知識探知、實踐的機會.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應秉承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設計理念,設置具有層次性的數學問題案例,力求每一位學生都有獲得探知、實踐的機會.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分析問題、辨析問題、解答問題等活動,以實現(xiàn)“人人都獲得進步與發(fā)展”的數學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在新高考導向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對提升數學教學整體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