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華
(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qū)人民醫(yī)院 四川 廣元 628021)
手術室作為治療外科疾病患者的關鍵場所,雖然患者在手術室停留的時間較短,但是多數(shù)患者普遍內心會生出不同程度負面情緒,加之其對手術治療的恐懼,最終患者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不安感。而積極在手術室護理期間的護理干預措施,除了能夠確保手術的質量,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1]。本次研究,通過選取我院行手術治療的140例患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后分別予以不同的手術室護理干預措施,旨在進一步分析人性化護理干預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間行手術治療的14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均分為常規(guī)組(n=70)與研究組(n=70)。其中常規(guī)組男42例,女28例;年齡18~67歲,平均(42.33±6.10)歲;包括:普外科患者50例,婦產科患者12例,骨科8例。研究組男40例,女30例;年齡17~68歲,平均(42.89±5.51)歲;包括:普外科患者49例,婦產科患者14例,骨科7例。經核實,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常規(guī)組患者應用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干預,具體包括:針對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恐懼及焦慮情緒進行心理干預,同時手術前向其講解術中導尿管及引流管等附加器械的作用,以減少患者的不安感。另外,營造良好舒適的手術室環(huán)境,使患者術中保持舒適狀態(tài)。
對研究組患者則應用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內容:
(1)術前護理:由于手術前患者出于對手術治療的排斥心理,會對手術效果及術后恢復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在術前醫(yī)護人員應加強和患者的交流溝通,可通過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向其講解手術的必要性、作用,以減少患者的恐懼及焦慮情緒。另外,囑咐患者需要做好的術前準備、積極配合相關檢查,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
(2)術中護理:在手術當天,護理人員應熱情的與患者保持良好溝通,可通過交流輕松的話題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交流過程中,護理人員可同時將穿刺靜脈留置針的操作的完成。手術視野在充分暴露的前提要減少不必要暴露,應給予患者尊重。針對手術過程中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的恐懼感,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鼓勵的眼神并握住患者的手,取得患者信任的同時使其傳達支持,同時護理人員要準備好相關搶救物品,加強注意術中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間隔20分鐘對患者束縛部位有無缺血、不適情況進行觀察,必要時按摩其局部受壓部位。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在完成手術器械、棉球清點的同時,擦拭患者切口部位血跡,注意患者的保暖措施,直至患者清醒后,陪同麻醉醫(yī)師將患者送回病房,告知患者家屬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
(3)術后護理:對全麻患者應待其生命體征平穩(wěn)且意識清醒后拔除氣管導管送回病房。術后進行病房隨訪,及時告知患者與其家屬手術成功的消失,促使其情緒盡快為穩(wěn)定。另外,觀察患者的固定體位,以防止循環(huán)障礙及神經壓迫等情況的發(fā)生。積極切口的感染預防措施,詢詢問并記錄患者的圍手術期感受,持續(xù)改進護理干預措施。
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其中得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得分70~80分為一般滿意;得分低于70分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一般滿意率;對兩組護理質量進行評價,得分越高則代表護理質量越好。
SPSS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χ2檢驗,計量資料以t檢驗,P<0.05為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不同手術室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
表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n(%)]
經調查評價,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為(96.43±4.72)分,常規(guī)組護理質量評分為(82.40±4.53)分。組間比較,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外科手術患者在術前普遍都存在焦慮、緊張情緒,主要表現(xiàn)包括食欲下降及睡眠質量不佳等。加之患者對手術治療的陌生感與對成功的疑慮,沉重的心理負擔會對手術效果帶來不良影響[2]。在臨床上,手術室的常規(guī)護理僅是手術期的短暫護理措施,甚至只是配合外科手術操作中的一個被人們普遍忽視的環(huán)節(jié)。但隨著近些年來醫(yī)學模式的改變,手術室護理范圍在不斷更新同時,針對不同患者予以適當?shù)娜诵曰o理模式已逐漸成為手術室護理工作發(fā)展中的重要方向。
人性化護理是一種現(xiàn)代化護理模式,它充分做到了以“患者”為中心,通過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3],體現(xiàn)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及幫助人等四人精神。同時,經過一系列術前、術中及術后的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消除患者因手術生出的負面情緒,調動患者治療積極性與信心,實現(xiàn)了雙向互動,既讓患者樹立正確良好的治療心態(tài),又可促使手術室護士保持熱情并不斷提高自身護理服務的質量[4]。本次研究中,通過對兩組外科手術患者分別實施不同手術室護理干預措施,經對研究結果分析,其中采取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干預的研究組不僅護理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前者護理質量評分更佳,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表明在外科患者手術室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具有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效果。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用于手術室護理中具有積極作用,可在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同時改善護理質量,應用價值顯著,值得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