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瑩瑩
摘 要:新稅法的變革就是增加了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等專項扣除費用,首次將個人消費與個人所得稅有機結合,如繼續(xù)教育和大病醫(yī)療在稅前扣除;并將家庭負擔與個人所得稅有機結合,如子女教育和贍養(yǎng)老人等,實現(xiàn)了企業(yè)職工個人所得稅征管從過往以扣繳義務人為中心的模式,向納稅人與扣繳義務人并重的模式正式轉變。本文基于此背景探索新稅制下如何對企業(yè)個人收入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優(yōu)化企業(yè)薪酬管理,以使企業(yè)職工享受到更多的稅收紅利。
關鍵詞:新個稅;所得稅;分析
一、新個稅研究目的
個稅申報情況將影響個人納稅信用,向員工做好宣貫工作,主動引導企業(yè)職工參與個稅申報和薪酬管理。隨著廣大職工越來越深入參與個人所得稅繳納,職工對企業(yè)薪酬管理、個稅管理的透明度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企業(yè)應盡快重點梳理薪酬相關制度,明確薪酬、個稅等管理職責和管理內容,增強管理制度科學性、合理性的同時,提高制度透明度,同時加強宣傳和引導,為職工提供政策解讀和熱點分析,繳納個人所得稅是廣大企業(yè)應盡的義務,企業(yè)有責任組織職工學習并敦促其履行納稅義務,協(xié)助企業(yè)職工實現(xiàn)納稅自律。
二.新個稅解析
(一)新個稅變化
新個法中明確指出,居民個人取得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將和工資薪金所得,合并為綜合所得,實現(xiàn)了從分類征收模式向混合征收模式的初步轉變。作為與企業(yè)員工稅后收入息息相關的新個稅政策主要變化有以下幾點:
1、對個稅稅率進行了優(yōu)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的稅率級距與舊個稅法一致。
2、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費用,在考慮基本生活費、“五險一金”的基礎上,首次考慮了居民的綜合支出,而且為保證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的落實,國稅總局制定了具體的操作辦法,在預扣預繳中采用累計預扣法申報個稅,并在年度終了申報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對稅款進行調整。
(二)新個稅計算
新個稅法下個人所得稅從分類稅制改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對工薪、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所得(即綜合所得)納入綜合征收范圍,適用統(tǒng)一的超額累進稅率,統(tǒng)一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應區(qū)分所得類型,適用對應的征稅方式,準確計算個人所得稅。
1、綜合計稅是將綜合所得按年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驹硎且岳塾嬍杖腩~減除累計免征額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對照綜合所得稅率“表一”計算累計應繳稅額,再減去已繳稅額,確定本期應繳稅額。具體分析如下:
2、收入指綜合所得具體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四個項目所得。收入額=工資薪金收入(全額)+勞務報酬收入×(1-20%)+稿酬收入×(1-20%)×70%+特許權使用費收入×(1-20%)。
三、新個人所得稅法下工資薪金所得和年終獎納稅籌劃
為平衡國家稅收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進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帶動消費能力提升,在員工全年薪酬總額既定的情況下,工資薪金所得和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同分配方式,可得出不同的個稅計算結果。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在若干假設前提下,對工資薪金所得和年終獎進行納稅籌劃,得出在不同薪酬區(qū)間,使得個稅最低的分配方案,達到員工可支配收入最大化目的。
1、條件假設。個稅籌劃建立在以下假設前提基礎上:一是員工除工資薪金所得外無其他綜合所得;二是當年在同一家企業(yè)任職受雇,即在同一家企業(yè)預扣預繳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三是工資薪金、全年一次性獎金、免稅收入、各扣除項目均可預測,能夠合理估計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和全年一次性獎金;四是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2005〕9 號)規(guī)定的,且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取得。
2、籌劃方案。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工資薪金所得計稅方式每月減除費用為5000元,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方式不設減除費用。當年度所得總額為負數時,全部所得按照工資薪金所得計稅,應納稅額為0元,則全年一次性獎金合并到工資薪金所得計稅,能保證當年無需繳納個稅。當所得總額大于0且小于等于3.6萬元時,所得總額大于0元部分,無論按照工資薪金所得計稅,還是按照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稅率均為3%,則全年一次性獎金在0到所得總額之間取任何數值,都能保證應納個稅最低。工資薪金所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在大于0且不超過3.6萬元時,均按照3%稅率計稅,故當所得總額大于3.6萬元且小于等于7.2萬元時,全年一次性獎金分配數為3.6萬元時,能保證應納個稅最低。當全年一次性獎金大于3.6萬元不超過14.4萬元時,均按照10% 計稅,故當所得總額大于7.2萬元且不超過N(N為臨界值)元時,超過7.2萬元部分應優(yōu)先選擇按照工資薪金所得計稅,全年一次性獎金分配數保持3.6萬元不變。當所得總額超過N元之后,全年一次性獎金分配數調增至14.4萬元,能使個稅最低。為計算臨界值N,先測算所得總額為33.6萬元時,以下兩種分配方案的個稅:第一,全年一次性獎金保持3.6萬元(稅率3%),工資薪金所得達到30萬元(邊際稅率20%),個稅合計44160元;第二,全年一次性獎金達到14.4萬元(稅率10%),工資薪金所得19.2萬元(邊際稅率20%),個稅合計35670元。經測算,所得總額為33.6萬元時,全年一次性獎金分配14.4萬元時,個稅更低。因此,所得總額在7.2 萬元和33.6 萬元之間存在臨界值N 元,其全年一次性獎金分配3.6 萬元與14.4萬元的方案,所計個稅總額一致且均為最低。通過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得N 值為20.31萬元,即當所得總額為203100元時,全年一次性獎金分配3.6萬元時的個稅總額,與全年一次性獎金分配14.4萬元時的個稅總額是相等的。
3、籌劃結論。在若干假設前提下,通過一系列測算、推理、分析,得出在不同薪酬區(qū)間,使得個稅最低的工資薪金所得和全年一次性獎金分配方案,納稅籌劃結果詳見《個人所得稅最低的年所得總額分配方案》(表1)。企業(yè)可以根據上述結論,通過在EXCEL 中設置公式,快捷地得出每位員工的納稅籌劃方案。
個人所得稅最低的年所得總額分配方案
參考文獻:
[1]蘇楠楠,關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方法分析[J],納稅,2018(32)